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永恒光辉号”巨大的飞船舰体悬浮在虚空之中,像一颗沉默的告别泪滴,映衬着下方那颗即将迎来巨大挑战的蓝球。而此刻这颗星球笼罩在自遥远外星系而来的不速之客“厄难彗星”狰狞的彗尾之下,巨大的彗核占据了多半个视野,如同一只冰冷的、充满恶意的、带来一股毁灭气息的巨眼,无情地凝视着星球上所有的生物。大气层边缘闪烁着不祥的极光,那是彗星尘埃与地球磁场剧烈摩擦的灾祸之光。

舰桥内气氛凝重。空气净化循环系统单调重复的嗡鸣是唯一的背景音,却更凸显了嘈杂中的寂静。最后一批登舰者——不足三千人,大部分是一些行业中的精英:顶尖的科学家、工程师、人文历史学家、艺术家,少部分是通过抽签获得资格的普通人”。他(她)们被固定在特制的抗冲击座椅上,目光透过巨大的观景穹顶,死死盯着那颗蓝星。没有哭泣,没有喧哗,只有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感和巨大的、难以言喻的惆怅。每个人的脸上都刻着离别的印记,眼中映照着这片故土即将经历巨大考验前最后的微光。

舰长司马长青站在中央控制台前,这位以钢铁意志着称的老兵,此刻下颌绷紧,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发白。他的目光死死锁定在全息星图上那个不断闪烁、代表最终目标的坐标——位于伽马星系的“新希望”候选行星。距离:7.9光年。常规航行下,即使以“永恒光辉号”的极限速度,也需要数百年,这么久的旅途,恐怕全舰的人都成了冢中枯骨。然而,正如之前各批次撤退的巨舰一样,靠得都不是常规航行。

“舰长,能量矩阵充能……97%……98%……” 首席科学官陈贞雅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打破了舰桥的寂静。她的手指在复杂的控制面板上飞速跳跃,监控着舰船核心深处那足以撕裂时空的力量。

“启动开天辟地之‘星门协议’!”

“是,舰长!能量矩阵充能……100%!空间曲率引擎超载启动!目标坐标锁定!负能量奇点注入……开始!”

永恒光辉号舰体深处,被重重防护包裹的“创世之核”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咆哮。那不是机械的轰鸣,而是空间本身被强行扭曲、撕裂发出的痛苦呻吟。难以想象的庞大能量——提取浓缩自太阳的黑子脉动能量矩阵、月球氦-3储备以及恒星际尘埃中提炼的反物质——被瞬间点燃、压缩、定向释放。舰体剧烈震动,仿佛下一秒就要解体。刺眼的蓝金色光芒从引擎喷口和舰体特定节点疯狂涌出。

舰桥内,重力场疯狂波动,警报灯闪烁成一片猩红。人们被死死压在座椅上,连呼吸都变得困难。司马长青紧握扶手,指关节发出咯咯声,死死盯着主屏幕。

“永恒光辉号”舰艏前的空间,发生诡异的扭曲。光线像被吸入漩涡般弯曲、拉长,形成一片不断旋转、吞噬一切的黑暗区域。紧接着,在这片黑暗的核心,一点难以言喻的“色彩”爆发开来——那不是光谱中的任何颜色,而是一种超越了人类视觉极限的存在感,一种纯粹的“空洞”与“连接”的具象化。这个“奇点”迅速膨胀,伴随着令人牙酸的时空撕裂声,一个巨大的、不断旋转的幽蓝色光轮在虚空中骤然成型!

虫洞!通往伽马星系的星际之门!

它并非稳定的圆环,边缘闪烁着狂暴的紫红色电弧,那是被强行撕开的空间裂缝在狂暴的能量冲击下愈合又崩裂的痕迹。幽蓝的光轮中心,是深不见底的黑暗,却又仿佛倒映着遥远星系的璀璨星光。一股无形的引力开始拉扯舰体,空间在呻吟,时间感变得错乱。这就是他们通往新星系的桥梁,也到了最终要离别的时刻!

“虫洞稳定度64%!舰长,我们必须在它崩塌前进入!” 阿雅嘶喊着,她的全息屏幕上数据瀑布般刷新,红色的警告框不断弹出。

司马舰长没有丝毫犹豫。“全舰注意!最高抗荷准备!引擎推力最大!目标——虫洞中心!冲!冲!冲!” 命令通过广播传遍全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和不可违逆的信心。

“永恒光辉号”巨大的舰体调整行驶方向角度,引擎喷吐出前所未有的、足以熔化小行星的等离子洪流,义无反顾地朝着那旋转的、狂暴的幽蓝光轮加速驶去!舰体在剧烈的时空扭曲中发出令人心悸的金属摩擦碰撞呻吟,仿佛随时会受损甚至解体。可惜这种担心稍显多余,毕竟之前的撤退舰船都顺利进入了虫洞,甚至一艘星河舰船在虫洞稳定度不足40%的情况下也有惊无险地驶离了这颗蓝色星球。

……

“永恒光辉号”没入了那幽蓝光轮的中心,狂暴的空间乱流瞬间包裹了舰体。巨大的引力撕扯着一切,观景窗外不再是星空,而是光怪陆离、无法理解的色彩和线条的洪流,时间与空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

司马长青的身体被巨大的力量死死压在座椅上,他看着主屏幕上最后消失的地球影像——那颗在“厄难”彗星阴影下依然倔强地反射着一丝阳光的蓝色星球,在虫洞入口扭曲的光线下,像一个最后的、破碎的微笑。

“全舰……保持航向!” 他闭上眼睛,任由泪水流淌。他的声音在舰桥内响起,微弱却带着一种磐石般的坚定,穿透了悲伤:“我们承载的……不止是希望……更是地球所有的记忆、所有的美、所有的歌……为了我们的未来!前进!目标——伽马星系!”

“永恒光辉号”如同投入沸水的冰晶,彻底消失在狂暴旋转的幽蓝星门之中。虫洞在吞噬了这最后的火种后,能量迅速衰减,旋转的光轮开始向内坍缩,紫红色的电弧疯狂跳跃,最终在一阵无声的剧烈闪光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

只留下那片空寂的宇宙,和那颗在巨大彗星阴影下,正静静等待最后审判的蓝色星球。

守望者堡垒,岗仁波齐峰深处。厚重的铅合金门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喧嚣。堡垒内部,只有仪器运转的低鸣和压抑的呼吸声。巨大的主屏幕上,分割显示着“厄难”彗星逼近的恐怖画面、全球各地其他堡垒的主控联络室,以及“永恒光辉号”由清晰变模糊的轮廓。

指挥官欧阳永志,一个头发花白、面容坚毅如岩石的男人,站在通讯台前。他的身后,是正操控堡垒总控制室的数十名工作人员。他们的脸上有一种平静的等待和深沉的使命感。

“永恒光辉号”彻底消失在了控制室的主屏幕中。堡垒总指挥官欧阳永志缓缓转过身,面对着所有堡垒工作人员,下达了新的指令:“各部门注意,接下来是对我们守望者堡垒最后的考验时刻了,一切按原计划执行!五分钟后开启终极守护模式”。

欧阳走到巨大的舷窗前——这是基地唯一能直接看到外界的窗口(这个窗口也即将关闭,只有确定撞击结束后彻底安全才会重新开启)。厚重的合金门缓缓向两侧滑开,露出了外面岗仁波齐峰顶的壮丽景色。只是此刻,天空不再是纯净的湛蓝,而是被“厄难”彗尾染成了诡异的紫红色。狂风卷着雪粒和尘埃,呼啸着掠过亘古不变的峰峦。

五分钟后,各部门的汇报纷沓而至!

指挥部,“已完成全堡垒系统联动,战略推演模块显示,厄难彗星碎片群预计将在 6小时后进入近地轨道,主碎片直径约 133.2 公里,预测撞击目标点在北纬53度、东经5.3度附近。伴生碎片共计

块,其中威胁等级橙色以上的有 4842 块。已同步激活全堡垒紧急广播系统,堡垒内数十万避难人员已全体处于安全状态。”

天文观测部,“深空监测网络 237 台射电望远镜全功率运行,厄难彗星轨道参数每 5 分钟更新一次。最新测算数据显示,彗星核心密度约 2.8g\/cm3,含冰量占比 27%,存在不规则自转现象,自转周期约 4.3 小时。光谱分析确认存在少量金属成分,但绝大部分成份未知,极大概率是地球上从未发现过的新物质。目前已建立四维轨道预测模型,误差范围缩小至 ±8 公里,后续将持续加密观测频次。”

堡垒能量护盾部,“全堡垒12 座巨型能量塔同步充能完毕,等离子体发生器功率提升至设计值的 133%。主护盾已于 10 分钟前完成能量并网,形成覆盖全堡垒的椭圆形防护屏障,护盾厚度达 32 公里。重点防护节点能量密度强化 40%。能源储备监测显示,fusion 反应堆集群输出稳定,可维持最高功率运行 948 小时,备用能源库储备量充足。”

地质监测部,“全球地质活动监测网络数据正常,板块运动实时监测显示无异常活跃迹象。重点火山监测站数据传输稳定,环太平洋火山带警戒级别提升至二级。地壳应力传感器阵列显示,当前大陆板块承受力处于安全阈值内,护盾能量场对地质磁场影响已降至最低。海啸预警系统完成升级,214 个沿海无人值守监测站可提前 75分钟发布异常海浪警报。”

后勤保障部,“战略物资储备库启用率 100%,医疗物资、应急食品、饮用水、氧气储备量可满足全堡垒人口 150 天需求,堡垒深处可食用菌及可食用昆虫蛋白生产线可随时高效启动。能源补给线路完成多线程冗余预备配置,87 条主干输能管道压力稳定。医疗救护模块已前置部署至各避难所,配备 AI 手术机器人 320 台,急救物资分发完毕。通讯保障分队完成 127 处备用通讯基站架设,确保极端情况下指挥链路畅通。”

信息科技部,“量子通信网络实现全堡垒无死角覆盖,加密传输信道抗干扰能力提升至最高等级。超级计算机集群算力全开,每秒完成 37 亿次轨道模拟运算。网络安全防护系统拦截 519 次异常访问尝试,核心数据库物理隔离完成。全球信息同步平台上线运行,可实时更新各区域防御状态数据。”

………………………………………………………………

厄难的撞击如约而至,蓝色星球上激起一阵又一阵的剧烈波动和冲击涟漪!地表上已经不再有生物存活的任何迹象。世界各地不时传来某避难堡垒失联的讯息………,所有在剩余堡垒中存活的避难者都在不停的祈祷灾难的早日完结。

一瞬间,成永恒,时间仿佛定格在了公元7677年的某月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