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已是三个月来的第五次专题讨论会,屏幕上的ppt内容一次比一次详实,数据一次比一次坚挺,清晰地勾勒出向“数字化、绿色化、全过程咨询”转型的蓝图。

从最初的概念框架,到如今包含引入bIm技术、拓展低碳建筑设计、整合供应链打造设计施工一体化平台等具体路径的详尽规划,每一版方案都吸纳了前一次会议上部分董事的质疑与建议,但核心战略始终未变。

他的陈述逻辑清晰,眼神锐利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位董事,试图从他们微妙的表情中捕捉到态度的一丝松动,或是新的反对信号。

然而,回应他的并非一致的赞许。话音刚落,一位与宋父辈分相仿、头发花白的陈董便率先发难,手指敲着桌面:“宴秋,蓝图绘得很宏伟。但你想过没有,这套系统性的转型,前期投入有多大?软件采购、人才引进、市场培育,哪一项不是烧钱的无底洞?尤其是现在宏观经济下行,集团主业资金链也吃紧,我们把宝押在一个未来收益不确定的方案上,是不是太冒险了?”他的质疑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保守派的声音,关切点直指成本和风险。

另一位以精明着称的孙董随即附和,语气带着嘲讽:“是啊,说的比唱的好听。绿色建筑、数字化,概念是时髦,可市场买单吗?业主们最关心的还是造价!你增加这些成本,谁来承担?别到最后,转型没成功,反而把我们设计院原有的价格优势给丢掉了,赔了夫人又折兵。”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支持与反对的声音交织,讨论的焦点逐渐偏离了方案本身的技术可行性与长远价值,而是陷入了一场关于“成本”与“不确定收益”的激烈辩论。宋宴秋清晰地感觉到,有几位原本中立的董事,在听到“巨大投入”和“收益不明”这几个词后,眼神也开始游移不定。

他站在那儿,背脊挺直,承受着每一道质疑的目光。他知道,这些质疑背后,有些是出于对集团利益的真实担忧,而有些,则隐约闪烁着其他意图,或许正与那位未曾到场却影响力无处不在的李董有关。他必须稳住局面,不仅为了父亲的期望,也为了守住自己立足的根本。他深吸一口气,准备用更详实的数据和应对策略,逐一回击这些质疑。

可就在他开口的前一秒,手机在口袋中无声地震动了一下。他本能地想到是医院或是黎裳的消息,心神出现了一丝极细微的涣散。

借着端起茶杯喝水的间隙,他快速瞥了一眼屏幕。是李楠枝。

“宴秋,董事会元老们的顾虑不无道理,转型成本确实惊人。爸爸很为你担心,他说,若是自家人,他无论如何都会鼎力支持,可惜…晚上来家里坐坐吗?他刚收到一位德国外科权威的咨询回复,或许对伯父有益。”

短信的内容像淬了毒的蜜糖,精准地刺中他此刻最脆弱的两处软肋——事业的生死,与父亲的性命。一股混合着被胁迫的怒意与冰冷寒意的血液,猛地冲上头顶。他放下茶杯,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他必须将李楠枝带来的干扰彻底屏蔽。目光重新聚焦于会议室,聚焦于陈董、孙董那些写满质疑的脸。他知道,任何的迟疑或慌乱,都会被视为软弱。

“陈董、孙董,”他开口,声音出乎意料地平稳,甚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冷静,“关于成本与收益的疑虑,是任何重大决策前都必须审慎评估的,我非常感谢各位的严谨。”

他操控投影笔,ppt翻到附录部分,那里有更加详尽的投资回报周期测算和风险对冲模型。“我们所言的投入,并非一次性沉没成本。bIm技术的引入,将在三年内通过减少设计变更和施工返工,收回初期投资。而绿色建筑领域,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目录已经非常清晰,这本身就是一笔可观的‘确定性收益’。”他引用了几条最新出台的政策条款,数据精准,条理分明。

“至于市场是否买单,”他看向孙董,目光锐利,“问题不在于业主是否关心造价,而在于我们能否提供‘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的解决方案。这正是我们打造一体化平台的核心目的——通过设计优化,为业主降低长期运营维护费用。这,才是我们区别于传统设计院、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他的回应有理有据,既承认了风险的存在,更清晰地阐明了应对策略和潜在收益,像一面坚固的盾牌,稳稳地接住对方抛来的质疑。几位中立董事的眼神开始发生变化,微微点头。

然而,在这看似沉稳的应对之下,李楠枝那条短信像一根刺,扎进了他的思维深处。他清晰地意识到,仅仅在对方设定的规则内进行防守和解释,是远远不够的。

这些元老、包括李家,依然能用“成本”和“传统资源”作为绳索,一次次地束缚他。一个更为激进、旨在彻底跳出当前博弈框架的破局思路,开始在他心底悄然滋生——但现在,还不是时候。他必须先稳住眼前的阵脚。

近来,宋伯父因着黎裳的用心陪伴和开导,精神明显好了许多,食欲和睡眠也有所改善。主治医生查房时肯定地表示,患者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身体状态,为后续可能进行的治疗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这本身就是一剂良药。

然而,这份来之不易的宁静被李楠枝的一通电话打破了。当黎裳按照约定时间走进那家需要会员才能进入的私人俱乐部咖啡厅时,李楠枝已经坐在靠窗的最佳位置等候。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李楠枝面前那杯精致的拉花咖啡上投下耀眼的光斑,却照不进黎裳所在的这一侧阴影。

黎小姐,请坐。李楠枝微微颔首,目光在黎裳简单的衣着上短暂停留,嘴角维持着得体的微笑,听说最近伯父的身体有好转,这真是个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