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我叫金三鑫 > 第2章 古卷藏秘,社团试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金三鑫在燕京大学的生活,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工笔画,每一笔都清晰而富有目的。他穿梭于课堂、图书馆、社团与修炼点之间,将时间利用到了极致。

学术的深耕与意外的线索。

《高等数学》课上的一鸣惊人,为他赢得了教授的青睐和部分同学的敬佩,但也引来了如李哲般隐约的嫉妒。金三鑫对此浑不在意,他深知知识的价值。他将更多时间泡在图书馆,不仅啃读艰深的专业教材,更将大量精力投入到那些落满灰尘的古籍区。

他查阅地方志、野史笔记、道家杂谈,搜寻一切与“陨铁”、“星宿”、“金气”、“炼器”相关的只言片语。这个过程枯燥且希望渺茫,但他凭借着青铜残片带来的微弱感应和超乎常人的耐心,如同考古学家般细心筛选。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本记载前朝皇家营造司杂录的残破手抄本中,他发现了一段模糊的记载:“……永乐年间,改建紫禁,于地基深处得异铁数块,色黝黑,质密而坚,触之冰寒,似含星芒,匠人以其不祥,熔铸于殿角镇兽基座之下……”

异铁?色黝黑?似含星芒?熔铸于殿角镇兽之下?

金三鑫的心脏猛地一跳!这描述,与李老提及的“天外陨铁”何其相似!而且地点,竟然就在这北京城的核心——紫禁城内!

线索虽然依旧模糊,却第一次将“星辰金气”的可能来源,指向了一个具体而宏大的方向。紫禁城,那可不是能随意挖掘探查的地方。但他记下了“殿角镇兽基座”这个关键信息,这或许意味着,并非需要挖地三尺,而是可能存在某种表面上的“载体”?

社团的试炼与人脉的编织。

在“电子技术协会”,金三鑫没有藏拙到底。当协会承接了一个为学校老教授改造老旧实验室恒温系统的项目时,面对复杂的模拟电路设计和抗干扰难题,几个高年级学长都一筹莫展。金三鑫在众人争论不休时,默默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勾勒出一个结构巧妙、稳定性极高的改进方案,其中甚至隐含了一丝他对能量场平衡的模糊理解(源自“物气”感应和青铜残片的启发)。

方案一出,满座皆惊。其构思之精妙,对底层细节把握之老辣,完全不像一个大一新生。协会会长,一位即将保研的大四学长,拿着那份草稿,看了金三鑫许久,最终拍了拍他的肩膀:“金学弟,深藏不露啊!这个项目,你来做技术核心。”

这一次,是实力使然,他无法再完全低调。

他坦然接受了这个角色,带领一个小团队,高效地完成了项目,赢得了协会内部的真正尊重。通过这个项目,他与几位技术扎实、为人踏实的学长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关系,这是他未来技术团队的第一块基石。

而在“创业与发展协会”,他依旧保持着观察者的姿态。但他敏锐地发现,那个来自江南、名叫林薇的女生,似乎对协会里空谈“模式”、“风口”的氛围有些不屑,她更关注具体的供应链、成本控制和现金流。金三鑫在一次关于“如何验证一个小型电子产品市场需求”的讨论中,没有高谈阔论,而是提出了一个极其务实、成本低廉的“校园地推+线上小众论坛反馈收集”的方案,细节详尽,可操作性极强。

林薇听完,第一次主动看向他,眼中闪过一丝认同。会后,她找到金三鑫,直接问道:“你的方案很落地。你对硬件创业有兴趣?”

金三鑫看着她精明而直接的眼神,知道这是一个潜在的、质量较高的合作者。“有兴趣,但更相信步步为营。”他回答得同样简洁。

两人交换了联系方式,一种基于能力和务实精神的初步连接就此建立。另一边,那个张扬的赵凯,则对金三鑫展现出的技术能力产生了兴趣,几次试图拉拢他参与自己一个“听起来很牛”但细节空洞的“智能硬件”项目,被金三鑫以“学业繁忙,能力有限”为由婉拒。赵凯虽有不快,但见金三鑫技术确实过硬,倒也没有交恶。

修炼的坚持与远方的波澜。

对校园内几处灵气相对浓郁之地的修炼,已成为金三鑫的日常。气感在稳步增长,对“惊魂刺”的运用也愈发纯熟,虽仍无法用于对敌,但已能更精准地控制其强度和目标。他隐隐感觉,自己的“神识”范围似乎又扩大了少许,对他人情绪的感知也清晰了一分。

家乡方面,李婉清独立运营的“三鑫科技”遇到了第一个真正的挑战——一家本地的竞争对手,开始模仿他们的高端复古电器修复业务,并以更低的价格抢夺客户。李婉清有些焦虑地通过邮件向金三鑫求助。

金三鑫回复得很迅速,也很冷静:“婉清,记住,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价格,是技术和信誉。对方模仿的只是形。第一,将我们近期的几个技术突破(如md播放器核心芯片修复、特定型号收音机调校秘诀)适度包装,通过老客户渠道释放出去,彰显技术壁垒。第二,启动我之前让你准备的‘客户档案系统’,对核心客户提供定期的免费检测和维护服务,增强粘性。第三,让孙浩留意那家竞争对手的元器件来源和翻新流程,看看有没有文章可做。”

他的指示清晰而老辣,既有阳谋,也准备了后手。李婉清依言而行,很快稳住了局面。

而南方的郝刚,在经历了调查挫折和订单流失后,似乎变得更加偏执和激进。孙浩传来的最新消息显示,郝刚可能铤而走险,试图通过一些非常规渠道,获取一批价格极低、但来源可疑的走私集成电路,企图以此降低成本,抢夺市场。

金三鑫得知后,眼中寒光一闪。郝刚,你果然还是走上了这条老路!他立刻指示孙浩,不惜代价,摸清这批货的交易时间、地点和接头人细节。他感觉到,一个重创郝刚,甚至将其送入万劫不复之地的机会,或许就要来了。

站在未名湖畔,金三鑫感受着怀中青铜残片传来的温润气息,又望向那座象征着至高权力与历史隐秘的紫禁城方向。

学术的阶梯已在脚下,人脉的网络正在织就,修炼的道路显现曙光,复仇的利刃即将淬火。

这燕京之水,果然深不可测,却也正好让我这条潜龙,尽情遨游,积蓄腾空的力量!

(第二卷 第2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