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我叫金三鑫 > 第45章 砺剑、织网与静默杀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章 砺剑、织网与静默杀机

从深城归来,金三鑫如同换了个人。外在的沉稳依旧,但内在的驱动却变得更加清晰、冷硬。他将南下的见闻与感悟,迅速转化为系统性的行动,在多个层面同步推进,如同一位耐心的工匠,开始精心砺剑,悄然织网。

砺剑:工坊升级与技术壁垒

“三鑫工坊”是他在世俗层面安身立命、积累资本的根基。见识了深城的科技前沿后,他不再满足于低端维修和简单翻新。

他首先利用带回的新元件样品和资料,与韩师傅一起,成功修复了几台市面上罕见的、故障复杂的早期md播放器和一款造型经典的德系收音机。他将这些修复一新的“精品”,配以精心设计的包装和说明(强调其稀缺性与技术难度),以远超普通翻新机的价格,通过苏小萌介绍的渠道和本地高端客户进行试销,结果大受欢迎。

这让他看到了差异化竞争和打造技术壁垒的巨大潜力。他开始有意识地让孙浩团队搜寻那些技术独特、有收藏或使用价值的“硬骨头”旧电器,作为工坊的招牌。同时,他凭借前世对mp3发展趋势的了解,开始让李婉清小批量采购相关闪存和主控芯片,尝试进行最基础的mp3播放器组装和固件汉化,虽然粗糙,却走在了绝大多数同行的前面。

资本的积累也随之加速。高端业务的利润远超普通翻新,金三鑫手头的流动资金迅速膨胀。他没有挥霍,而是将其大部分投入再生产、元器件储备以及……下一步的“织网”行动。

织网:情报的触角与人的网络

金三鑫深知信息的重要性。他正式向孙浩提出了新的要求:组建一个更可靠、更有针对性的信息搜集小组。不仅限于本地废旧电器来源,更要开始有意识地收集两类信息:

1. 关于郝刚与“刚诚贸易”:关注其在南方电子圈的口碑变化、主要客户和供应商动态、是否有新的融资或扩张计划。金三鑫提供了一笔专项经费,让孙浩通过南方的一些地下信息掮客和行业边缘人,持续获取郝刚公司的零散信息。

2. 关于王婷婷:低调地了解其家庭背景、就读学校、社交圈子以及大致的消费水平。他需要知道,这个前世背叛他的女人,如今究竟处于何种状态,她的虚荣,究竟到了何种程度。

这张情报网初具雏形,虽然粗糙,却意味着金三鑫不再被动等待,开始主动向外延伸感知的触角。

与此同时,他也在巩固和拓展“人的网络”。与韩师傅的关系愈发密切,时常探讨技术难题和那玄妙的“物气”感应。与苏小萌保持着互利互惠的盟友关系,借助她的视野和人脉,避免自己闭门造车。他甚至开始有选择地结交学校里一些家境普通但头脑灵活、有一技之长的同学,或给予一些小恩小惠,或提供兼职机会,潜移默化地积累着潜在的人脉资源。

修炼:心境的打磨与“惊魂刺”

南下之行,尤其是与郝刚、王婷婷那戏剧性的擦肩而过,让金三鑫的心境经历了一次淬炼。他修炼时,更加注重“定”字诀。手握青铜残片,不再仅仅追求气感的增长,更多的是在气感流转中,反复观想、模拟各种可能扰乱心神的场景——诱惑、愤怒、恐惧、仇恨,锤炼着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灵台一丝清明的能力。

随着对那残缺凝神法门的深入,以及青铜残片古老气息的滋养,他发现自己对“神识”(或者说精神力量)的运用有了新的突破。他尝试将极度凝练的一丝精神力,如同无形之刺,骤然外放。这并非实质攻击,也无法影响实体,但若近距离针对心神不宁或意志薄弱者,或许能产生一瞬间的“惊悸”或“恍惚”之感。

他将这粗浅的运用命名为“惊魂刺”。效果微弱且极耗心神,成功率也不高,但无疑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代表了他在超凡之路上迈出了超越单纯能量积累的一步。

静默杀机

所有这些行动,都在一种近乎绝对的“静默”中进行。金三鑫在学校里,依旧是那个成绩优良、略显安静的学生;在家里,是那个懂事、偶尔能拿回“竞赛奖金”贴补家用的孝顺儿子;在工坊,是那个技术精湛、决策果断的年轻老板。

唯有李婉清,能隐约感觉到他平静外表下,那日益厚重的城府和偶尔眼底闪过的、如同深渊般冰冷的锐光。她没有害怕,只是更加努力地学习管理知识,提升自己,默默地将工坊的后方打理得固若金汤,希望能为他分担更多。

苏小萌也察觉到了金三鑫的变化,他比以前更加沉静,言谈举止间少了几分少年的跳脱,多了几分与她父亲那辈人类似的、难以捉摸的深沉。这让她在好奇之余,也更多了一份慎重。

秋风渐起,梧桐叶黄。高二的学习生活平稳推进,金三鑫的成绩依旧稳定在年级前列,为未来考取一所好大学打下基础。他像一个最耐心的猎手,在丛林深处,默默地磨利爪牙,编织陷阱,等待着猎物一步步走进预设的伏击圈。

郝刚,王婷婷……你们永远不会知道,在你们看不见的地方,一张针对你们的罗网,正在以你们无法理解的方式,悄然织就。

静默之下,杀机已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