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我叫金三鑫 > 第21章 古玩市场的初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手握那块能辅助凝神的太极玉佩,金三鑫对古玩法器市场的热情被彻底点燃。这不仅仅是潜在的暴利,更关乎他自身超凡道途的资粮。他深知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仅凭一点微弱的气感就去闯荡深不见底的古玩行,无异于盲人骑瞎马。

他首先去找了韩师傅,将那块太极玉佩和几块感觉奇异的石头拿给他看。

韩师傅拿着放大镜仔细端详了许久,尤其是那块玉佩,手指反复摩挲着上面模糊的太极图案,眼中露出追忆和凝重之色。

“这玉佩……材质是普通的岫玉,做工也粗,年头估计也就清末民初。”韩师傅缓缓道,“但奇怪的是,这雕刻的纹路,尤其是这太极图,似乎暗合某种韵理,常年累月下来,竟自行吸纳蕴藏了一丝极其微薄的‘天地灵气’。对你现在这微末道行,确实有点静心宁神的辅助作用。至于这几块石头……”他拿起那几块颜色温润的石头看了看,摇摇头,“就是品相好点的雨花石和一块普通的黄蜡石,没什么灵异,只是长期埋在地下或水中,沾染了些许地脉水汽,让你感觉舒服点罢了。”

金三鑫有些失望,但更多的是兴奋。韩师傅的话证实了他的猜测,确实存在“蕴灵”之物!而且韩师傅显然懂得辨识!

“韩师傅,您能教我辨识这些东西吗?”金三鑫恳切地问。

韩师傅叹了口气:“古玩这一行,水深得很。真假难辨,做旧手法层出不穷。我这点眼力,也就是年轻时跟着师傅跑腿,耳濡目染了些皮毛,加上这点对‘物气’的粗浅感应,勉强能看个大概。真正的顶尖高手,看的是历史、是工艺、是包浆、是神韵,那都是几十年功夫泡出来的。你想靠这个发财,难!”

他顿了顿,看着金三鑫不甘的眼神,又道:“不过,你若只是想找些对你修炼有点微末用处的东西,倒是可以试试。记住几点:一,感觉。对你气感有明确吸引或安抚作用的,多半有点门道,但也可能是阴邪之物,需谨慎。二,包浆。真正的老物件,包浆温润自然,由内而外。做旧的包浆浮于表面,死板僵硬。三,神韵。好东西自带气度,仿品再像也缺了那份精气神。这需要多看真东西才能练出来。”

带着韩师傅的告诫和一点初步的知识,金三鑫在一个周末的清晨,踏入了本地最大的古玩旧货市场——城隍庙古玩街。

这里与他熟悉的旧货市场截然不同。青石板路,仿古建筑,店铺林立,地摊遍地。空气中弥漫着檀香、旧书和灰尘混合的味道。摊主们大多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或喝茶下棋,或闭目养神,对顾客爱答不理。来往的人也是形形色色,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衣着光鲜的商人,也有像他一样好奇张望的年轻人。

金三鑫深吸一口气,收敛心神,开始运转那微弱的“引气”法门,同时将韩师傅教的“感气”法门运用到极致,小心翼翼地在一个个摊位前流连。

他首先在一个卖杂项的地摊前停下。摊子上摆满了铜钱、鼻烟壶、旧怀表、木雕等各式各样的东西。他目光扫过,大部分物品在他感知里都如同死物,毫无波澜。但当他的目光落在一个沾满泥污的青铜小铃铛上时,气感微微一动,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带着点阴凉的感觉。

他心中一动,蹲下身拿起那个铃铛。入手冰凉,上面锈迹斑斑,刻着模糊的兽纹。

“小伙子,好眼光啊!”摊主是个精瘦的中年人,立刻凑了过来,“这可是汉代的辟邪铃,你看这锈色,这包浆,开门的老物件!挂在家里镇宅辟邪最好不过!”

金三鑫不为所动,仔细感应着那丝阴凉的气。他发现这气并非源于铃铛本身,而是附着在表面的泥土和锈迹里,带着一股陈腐的气息,并非他想要的清灵之气。他不动声色地放下铃铛:“再看看。”

一连逛了几个摊位,他一无所获。要么毫无感应,要么感应到的气息驳杂不纯,甚至带着让他不舒服的晦暗之感。他深刻体会到了韩师傅所说的“水深”。

就在他有些气馁时,在一个角落里很不起眼的老者摊位前,他停下了脚步。老者摊位上东西不多,几本破旧的线装书,几个瓷碗,还有一堆乱七八糟的铜件和碎玉。

他的目光,被摊子角落一块黑乎乎、毫不起眼的木头吸引了。那木头巴掌大小,形状不规则,表面布满裂纹,看起来就像一块烧焦的柴火。但就在他目光触及的瞬间,他丹田处的气感竟然自发地、清晰地雀跃了一下,传来一种温暖、醇和、如同冬日阳光般舒服的感觉!

就是它!

金三鑫强压激动,蹲下身,先是拿起一个瓷碗装模作样地看着,然后才“不经意”地指向那块黑木头:“老板,这破木头怎么卖?”

老者抬了抬眼皮,浑浊的眼睛看了金三鑫一眼,慢悠悠地说:“那是雷击木,辟邪的,五十块。”

雷击木?金三鑫心中一震,他似乎在韩师傅提过的只言片语里听过这个名字,据说是道家制作法器的上好材料之一,蕴含纯阳之气!

他拿起那块木头,入手并不沉重,木质紧密,那丝温暖醇和的气息更加明显,让他体内的气感都活跃了几分。

“老板,这就是块烧火棍吧?十块钱,我拿回去当个柴火样。”金三鑫开始砍价,脸上带着嫌弃。

老者摇摇头,闭目养神,不再理他。

金三鑫又磨了几句,见老者不为所动,知道遇到明白人了。这木头对普通人或许无用,但对识货的或者像他这样有需求的人,价值就不同了。他不再犹豫,掏出五十块钱:“行,五十就五十!”

拿着这块看似不起眼的雷击木,金三鑫如获至宝。这是他凭借自身能力,真正“捡”到的第一个漏!

正当他准备离开时,旁边一个摊位传来的争吵声吸引了他的注意。只见一个穿着时髦、戴着金链子的胖男人,正拿着一个颜色鲜艳的“大明宣德年制”的铜香炉,和摊主争得面红耳赤。

“你这绝对是假的!你看这颜色,这铸工,跟我家那个祖传的根本不一样!”胖男人大声嚷嚷。

金三鑫下意识地运转气感感知过去,那香炉在他“眼”中,气息浮躁而混乱,毫无沉淀感,甚至带着点刺鼻的化学味道,显然是现代低劣的仿品。而胖男人身上佩戴的一个不起眼的玉观音挂件,反而散发着一层柔和温润的宝光,气息纯正。

这大概就是韩师傅说的,有钱没眼力的“棒槌”吧。金三鑫摇了摇头,没有多管闲事,揣好雷击木,离开了这是非之地。

初探古玩市场,有失望,有教训,但最终收获了一块真正的天材地宝——雷击木。这让他信心大增。他明白,这个领域虽然风险巨大,但回报也同样惊人。这不仅关乎财富,更关乎他安身立命、通往非凡的根本。

回到工作室,他将雷击木小心存放好,感受着那丝纯阳之气带来的温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