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料危机暂时解除,好在耽误的时间不多,大家加班加点能够追回时间。
三天后,第三批货顺利送出,七天后,收到货款。
半个月后,广交会的所有订单全部按时交货。一切有惊无险。
国营厂利润翻倍,今年年内有望扭亏为盈,比何芸香承诺的时间早了很多。
夏天终于来了,何芸欣学成归来。
当时学校毕业后统一分配,基本原则就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何芸欣分到县一中教英文。
何芸欣办理好了毕业的相关事宜,终于回到了怀宁。
何家又热闹了起来。
何芸香去火车站接了小妹,何芸香说到饭店里点菜。
苏月梅却坚持要自己做饭迎接何芸欣。
何芸兰带着两个孩子,何芸萍也带着孩子回家,一家人热热闹闹围坐在一起。
何芸欣回到久别的家里,寒暑假她能不回来就不回来,做家教攒钱。
何芸香没有亏待过弟弟妹妹,他们的学杂费,书本费,生活费都是她来负责。
何芸欣上学勤工俭学后基本没有再主动问何芸香要过钱。
何芸香摸着柜子上的电视机,录音机,新买的缝纫机,这些在普通家庭都是宝贝,何芸香都攒齐了。
何芸兰帮着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父亲在堂屋里喝茶。
二姐在院子里带孩子。
何芸香笑着说:“小妹,我带你去你的房间。”
“我走的时候家里还没有盖新房,刚才回来我差点没认出来,要是我自己偷偷回来,肯定连家都找不到了。”
何芸香哈哈笑着,打开了二楼的一间房:“这是你的房间。”
房间里摆着书桌,单人床,大衣柜,梳妆台,一个小书架,上面放着何芸欣以前用过的书。
“简单的布置了一下,你看看还缺什么,我再去买。”
何芸欣抓住了何芸香的手:“姐,你对我太好了。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房间。”
“这是我们的家,咱们一家人都有自己的房间。”
楼下传来了何芸兰的叫声。
“走吧,饭好了。”
二人下楼,何芸兰已经端上了最后一道菜。
何芸欣坐在桌前,看着一桌丰盛的饭菜,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想当初,我和家明还为了一碗玉米糊糊吵架。”
何芸兰笑着说:“我记得,那次你还跑到我家来哭的稀里哗啦,结果就是为了一碗饭。”
“家明咋样了?”何芸欣问,好久没见了。
何芸香哈哈一笑:“他呀,可好了,上次广交会我们还见了一面,长高了,也长黑了,懂事了,再也不是跟你为了一碗饭吵架的小弟了。”
苏月梅招呼大家:“快吃快吃。”
说着夹了一个鸡腿放在何芸欣的碗里:“老四,吃,你在外面不舍得吃喝,看你瘦的,以后在家里,想吃啥给我说。”
何芸兰问:“小妹,你工作解决了么?”
何芸欣一边吃着鸡腿,一边点头:“嗯,已经解决了,在县一中,明天就去报到,开学后正式上班。”
何青松说:“以前芸香坚持让老四老五念大学,我还没感觉,现在家里出了个老师,脸上都有面子了。”
“对了,老四你教什么?”何芸萍问。
“英文。”
说着何芸萍也给她碗里夹了一块排骨。
何芸萍眼中放光:“英文好啊,英语老师在学校里都是宝贝疙瘩,你是不是还能跟老外对话?”
何芸欣点了点头:“对。这两年京城的老外多,教授还经常让我们去跟老外对话。”
“厉害啊,可以跟老外对话。”何芸兰也说,又对着孩子们说:“你们以后要跟小姨好好学习,考大学,找好工作。”
几个孩子叽叽喳喳夹着盘子里的肉吃。
何芸香说:“小妹,家里只有我一个人,你上班后,住我那吧。”
何芸欣有些犹豫:“会不会不太好?”
“平时就我自己在家,我们俩还能做个伴。”
何芸欣看了看大家,点了点头:“好,要是姐夫回来,我就走。”
说着她又笑了起来:“姐,我没赶上你的婚礼,听说很热闹呢。”
“家明见我也这么说,你俩商量好的?”
何芸欣哈哈笑了起来。
“你也稳定了,啥时候找个对象回来?”苏月梅说。
何芸欣害羞的红了脸:“妈,现在人家都提倡晚婚晚育,我这才刚毕业。”
“单位还管结婚呢。”
何芸欣说:“那可不,结婚要单位开介绍信的。”
何芸香见小妹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绕下去,打断他们的对话:“小妹,我们这次广交会,有几个国外的订单,你可以给我当翻译么?”
何芸欣一听国外的订单很惊讶:“没问题啊,姐,你们好厉害,还有国外的订单呢。”
“对,有国外的订单,广交会有不少外国人呢。”
一家人吃吃喝喝结束,何芸香把大姐二姐都送回家里,何芸欣明天要去学校报到,跟着何芸香去了她家。
县里的楼房都很少,何芸欣跟着姐姐上楼。
何芸香打开门打开灯:“进来吧。”
何芸欣缓缓进门。
房间是两室两厅,面积不算大,但被布置的很温馨,家具家电一应俱全,比不上现代,但在那个时代,已经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了。
何芸欣在沙发上坐了坐:“我还是第一次坐沙发,真舒服。以前在学生家里见过,也没好意思坐过,我还想着什么时候能坐上自家的沙发。”
“本来想给爸妈坐一组沙发,他们说太软了,坐不习惯。等你以后成家了,姐送你最好的沙发。”
何芸欣眼睛一亮:“姐,你说的。”
何芸香点头:“嗯。”
何芸香指了指隔壁的卧室:“以后你就睡这间。”
何芸欣抱着她:“姐,今晚我要跟你睡,有好多话要跟你聊呢。”
何芸香抱着毯子塞到她的怀里:“好,今晚一起睡。”
何芸香忙完了订单,好容易轻松几天,赶上小妹回来心情愉悦。
两个人和从前一样,躺着聊天,一直聊到了天快亮,何芸欣才被催着睡觉。
县一中是何芸欣的母校,她成绩优秀考上了一中,她的名字还在光荣榜上挂了好久。
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本科毕业生春季就毕业了,何芸欣又忙了一阵子,学校的事情忙完,还有教授介绍的家教,孩子今年参加高考,终于等到学生参加了考试后,她才回来。
课程要等到新学期开学后才能安排。
现在学校还没放假,何芸欣到教导处报到。
周老师拿着何芸欣的档案。
“原来是你呀。何芸欣老师,欢迎你加入我们的队伍。现在学校里还有你的传说呢。”
何芸欣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旁边的谢老师不理解。
周老师解释:“何芸欣,1977年,恢复高考后,咱们学校成绩最好的,考到了京城师范学校,本科高材生,学英语的。”
谢老师一脸惊喜:“原来是她呀,在光荣榜上挂了几年的优秀毕业生。”
谢老师起身来跟何芸欣握手:“何老师,欢迎你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们学校没有一个像样的英语老师,咱们英语算是有救了。”
周老师给她办好了入职手续。带她去见校长。
何芸欣是个好学生,但是她最怕见老师,见校长。
心中莫名的紧张袭来。
秦校长还是那个秦校长,她曾在秦校长手里接过优秀学生的毕业证书,还和校长拍了照片。
几年过去,秦校长更加苍老,见到何芸欣,主动来握手:“小何老师,欢迎你。听说你还是77届的优秀毕业生,好样的,你们这些孩子没有忘本,还能回到母校来教书,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