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骨戒:剩余寿命730天 > 第176章 融雪脉动,破土惊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6章 融雪脉动,破土惊春

立春前三天,总坛的雪突然开始“唱歌”。不是簌簌的落雪声,而是冰层融化时的“滴答”声,混着藤网光丝的嗡鸣,像无数小钟在敲。石敢当蹲在兽类越冬洞前,看着洞顶的积雪化成细流,顺着藤网的纹路往下淌,在地面汇成小小的溪,溪水里竟漂着些嫩绿的芽尖——是雪下藏着的草籽,被融雪冲醒了。

“醒了醒了!”少年用手接住颗芽尖,小家伙在他掌心轻轻颤动,脉语里带着“我要长大”的雀跃,“比往年早醒了五天,藤网说这是地脉太着急,把春天往前提了提。”

水灵儿提着竹篮,里面装着用融雪水拌的“醒苗肥”,正往去年种的望岳草圃里撒。草圃的雪刚化了一半,就有绿芽顶着残雪往外钻,叶片上的脉语与藤网的光丝一碰,立刻舒展了不少。“你看这颗,”她指着株顶着雪块的嫩芽,“藤网说它昨晚跟地脉‘聊’了半宿,说想第一个开花,让迁徙的候鸟能看见。”

陈默站在观星台,看着九州的脉语云图上,代表生机的绿色正顺着融雪的轨迹蔓延。陨骨在掌心泛起温润的光,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地脉的搏动比冬日快了三倍,像擂起的春鼓,顺着藤网传到每个角落——冻土在脉语中酥软,冰层在嗡鸣中开裂,连最坚硬的岩石缝里,都有根须在悄悄探出头。

“这是‘融雪脉动’。”白长老的声音带着笑意,老人正用融雪水调和镇星石粉末,往通脉藤的根部浇,“地脉把冬天攒的力气全放出来了,你看这藤条,一夜间就爬长了半尺,跟憋着劲要比赛似的。”

苏清月带着村民在溪边修“引春渠”,渠边种着刚发芽的固堤草,草叶的脉络与渠水的流向完全一致。“去年的渠总被融雪冲垮,”苏清月用锄头培着土,“今年有固堤草帮忙,藤网说渠水能顺着脉语走,只往田里流,不淹庄稼。”

疯和尚则在共栖棚前支起“迎春灶”,灶上煮着用融雪水、星核果和新麦种熬的“醒春粥”。粥香混着藤网的脉语飘出去,引得刚醒的野兔、松鼠都凑到棚边,老和尚就用木碗盛了,放在地上,看着它们吃得欢。“你看这松鼠,”他指着只叼着粥碗的小家伙,“去年还怕人,今年闻着粥香就敢来抢,藤网说这叫‘熟了’,跟邻居似的。”

阿木则在绘制“破土时序图”,图上标注着不同植物的苏醒时间:望岳草最早,初三就冒芽;雪脉草稍晚,初七才露头;最懒的是菩提苗,得到十五才肯醒。“这图比历书准,”他指着图上的批注,“藤网说每种草都有自己的‘性子’,急不得,得顺着它们的脉语等。”

雨水那天,藤网的光丝突然爆发出一阵金色的光晕,所有的脉语都变得欢快起来。水灵儿的脉语符在掌心发烫,她往草圃跑时,正看见望岳草的第一朵花迎着融雪开了——花瓣是嫩黄的,花心却泛着藤网的金光,脉语里带着“春天来了”的欢呼。

更让人惊喜的是,越冬洞的熊醒了,正摇摇晃晃地走出洞口,看见石敢当,竟没像往年那样嘶吼,反而用鼻子嗅了嗅他手里的醒苗肥,脉语里带着“给我也来点”的憨厚。少年愣了愣,笑着往它嘴边递了点,熊舔了舔,竟往草圃的方向走了几步,用爪子扒开积雪,露出底下的草籽,像是在“回礼”。

“它懂咱的意思了!”石敢当激动地喊,“藤网说它整个冬天都在听咱说话,知道咱在帮它们守着家!”

守脉亭的风铃在融雪的风中轻响,与破土的芽尖声、渠水的流淌声、苏醒的兽鸣、藤网的欢歌交织在一起,像首炸开的春之序曲。陈默望着那片在融雪中泛绿的土地,忽然觉得所谓春天,从来不是突然降临的,而是地脉、藤网、生灵与人类,用一整个冬天的守护,慢慢“熬”出来的——熬到雪化,熬到冰消,熬到那些藏在深处的生机,终于敢对着世界,露出第一抹绿。

灰棱跟着疯和尚在迎春灶旁转,看着松鼠叼走粥碗,就追着跑了两步,又回来趴在灶边,用尾巴扫着地上的草籽,像是在给刚醒的芽尖“留口粮”。小家伙额间的星屑落在灶台上,粥锅里的热气立刻腾起金色的雾,雾里竟飘着藤网的脉语,像首无字的迎春歌。

属于破土惊春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当融雪的脉语传遍九州,当第一朵花迎着寒风绽放,当苏醒的生灵与人类相视一笑,这片土地的春天,便不再是单薄的季节,而是所有守护凝聚的奇迹,是冰冷过后,最热烈的生长。

雪在融,春在醒,而守护的故事,也在这破土的生机中,变得更加鲜活,更加滚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