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骨戒:剩余寿命730天 > 第22章 冬雪,骨哨与新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场雪落时,古玩街的老槐树落尽了叶子,枝桠上积着层薄雪,像幅淡墨画。陈默在听骨轩门口扫雪,竹扫帚划过青石板,发出“沙沙”的响,惊起几只躲在屋檐下的麻雀。

“小默,借点骨粉。”疯和尚裹着件厚棉袄,从隔壁素面馆探出头,鼻尖冻得通红,“新熬的汤总差股味,得用你那忘忧草混的骨粉提提鲜。”

陈默笑着从柜台下摸出个纸包递过去。这骨粉是他新磨的,加了晒干的镇魂草和秋天收集的银杏叶,闻着有股草木香。

刚回铺子,就见苏清月站在博古架前,手里拿着块龟甲——正是上次暴雨夜从博物馆找回来的镇煞龟甲残片,经过她大半年的修复,裂纹处填了金,成了件别致的摆件。

“石老传讯,说陨骨谷的雪下得有三尺厚。”苏清月将龟甲放回原位,龟甲上的纹路在阳光下流转,“守陵人在冰窟里发现了些新东西,像是骨帝时期的乐谱。”

陈默的心一动。骨帝的乐谱?他想起玄老笔记里的一句话:“骨有灵,闻声而动。”难道骨帝的力量还能通过音乐唤醒?

正琢磨着,铺子里的电话突然响了,是市博物馆的王馆长,声音急得发颤:“陈先生,您快来!库房里的青铜器……全都活过来了!”

赶到博物馆时,工作人员正举着灭火器,对着展厅里乱窜的青铜爵、青铜鼎大喊大叫。那些青铜器上缠着淡淡的黑气,显然是被怨气附身了,三足鼎的鼎耳还在“咔咔”作响,像是在磨牙。

“是城西那座汉墓的陪葬品。”王馆长指着墙上的展签,脸色惨白,“昨天刚运回来,晚上就出事了,守夜的保安说听到库房里有人吹骨笛……”

骨笛?陈默的幽冥戒突然发烫,他冲进库房,果然在一个破碎的展柜旁看到支漆黑的骨笛,笛身上刻着噬骨派的标记,正幽幽地冒着黑气。

“是林野的人。”苏清月随后赶到,拔出银色短刀挑飞骨笛,“他想用汉墓的怨气唤醒青铜器,制造混乱,趁机去秦岭地宫救走被封印的同伙。”

陈默抓起骨笛,指尖传来刺骨的寒意——笛管里塞满了细小的骨殖,是用孩童的指骨磨成的,怨气重得惊人。

“这些青铜器认主。”他突然想起玄老的记载,“汉墓主人是位乐官,生前爱吹笛,这些青铜器能跟着笛声起舞。”

他将骨笛扔给疯和尚:“用镇魂草汁洗干净,吹支安魂曲。”

疯和尚接过骨笛,跑到展厅中央,用清水冲洗干净,凑到嘴边吹起来。笛声悠扬,带着镇魂草的清冽,那些乱窜的青铜器果然慢了下来,鼎耳不再作响,爵杯里的黑气渐渐散去。

陈默趁机在每件青铜器上贴上新画的镇骨符,金光闪过,黑气彻底消失,青铜器恢复了原状,安安静静地立在展柜里。

处理完博物馆的事,天色已经暗了。雪还在下,路灯下的雪片像无数只白蝴蝶。王馆长非要留他们吃饭,被陈默婉拒了——素面馆的骨汤面还在等着呢。

回铺子的路上,苏清月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天空:“你看。”

只见昆仑山脉的方向,有颗绿色的流星划过夜空,拖着长长的尾巴,像支燃烧的骨哨。

“是守陵人的信号。”陈默的骨纹印记轻轻发烫,“石老说过,这是‘聚骨令’,只有发现重大线索时才会点燃。”

疯和尚摸出骨哨吹了声,声音在雪夜里传得很远:“看来陨骨谷的乐谱不简单,说不定藏着骨帝陵寝的最后秘密。”

陈默抬头望着流星消失的方向,心里突然涌起股熟悉的悸动,像每次出发前那样。他知道,平静的日子或许又要告一段落了,但这次,他不再像从前那样忐忑。

因为他明白,守护不是困在一个地方,而是无论走到哪里,心里都装着这片尘世的烟火。

回到听骨轩时,雪已经停了。陈默给博古架上的凡骨罐都盖上了棉布,又给老槐树的树干裹上草绳——就像小时候奶奶给他裹棉袄那样。

苏清月在隔间整理古籍,疯和尚在隔壁煮面,骨汤的香气混着雪的清冽飘过来,温暖得让人想眯起眼。

陈默坐在柜台后,看着窗外的雪光,手里攥着青铜匕首。匕首的红芒映着他的脸,眼神清亮。

他知道,明天一早,他们又要出发了。去昆仑,去陨骨谷,去解开那些藏在乐谱里的秘密。或许还会遇到林野的残部,或许还会有新的骨祟作祟,但那又怎样?

只要骨纹印记还在发烫,只要幽冥戒还在指引方向,只要身边还有并肩的人,他就敢往前走。

雪夜里,听骨轩的灯亮了很久。灯下,那支新磨的骨粉,那本翻开的古籍,那碗冒着热气的骨汤面,都在静静等待着新的旅程。

而远方的陨骨谷,冰窟深处的乐谱正在月光下轻轻震动,仿佛在哼唱一首三百年前的歌谣,等着懂它的人来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