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灶王爷的赊账簿 > 第108章 竹篮里的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秋风卷着落叶掠过院角的老槐树,豆宝蹲在槐树下,看着竹篮里刚摘的野菊花发呆。那些细碎的花瓣沾着晨露,黄灿灿的,像撒了把星星在篮子里。爹说这野菊得趁太阳没出来时摘,露水打湿的花瓣更嫩,晒出来的茶也更清苦回甘。

“发啥愣呢?”娘拿着竹筛走过来,把野菊花倒进去,细细铺开,“赶紧晒上,不然太阳一出来,露水干了就蔫了。”竹筛放在屋檐下的晾架上,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来,在花瓣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一群跳动的小金虫。

豆宝帮着把沾在一起的花瓣分开,指尖沾了点黄色的花汁,蹭在蓝布褂子上,像不小心点上去的印章。“娘,表姐收到菊花会高兴不?”她想起表姐上次寄来的照片,穿着的确良衬衫,站在高楼前,笑得眉眼弯弯,可信里总说“城里的空气不如家里清爽”。

“咋不高兴?”娘用竹耙子轻轻翻动花瓣,“你表姐打小就爱喝这个,小时候总跟你抢野菊饼吃,现在倒成了稀罕物。”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吱呀”一声,是张爷爷背着药篓路过,竹篓里装着半篓草药,散发着清苦的气味。“豆宝娘,晒菊花呢?”张爷爷笑眯眯地站在门口,“前儿托你打的络子做好了没?我那药箱的带子断了。”

“早做好了,这就给你拿。”娘转身进了屋,很快拿着个靛蓝色的络子出来。那络子编得细密,是用娘染的蓝布条编的,上面还缀着个小小的布穗。张爷爷接过去,摸了摸络子的纹路,连连点头:“你这手艺,村里没第二个人比得上。”

豆宝看着络子上的结,忽然想起前几天娘教她编的平结,编到一半总散架,气得她把线团扔在地上。娘当时没骂她,只是捡起来重新绕好:“编结跟做人一样,得有耐心,一步错了就得拆了重编,急不得。”

野菊花晒到半干时,爹从地里回来了,裤脚沾着泥,手里拎着个竹筐,里面装着刚挖的红薯。“今年雨水足,红薯长得可瓷实了。”他把红薯倒在院子里的石板上,一个个圆滚滚的,沾着新鲜的泥土,像群胖乎乎的小娃娃。

豆宝跑过去,挑了个最大的红薯,抱在怀里沉甸甸的。“爹,这个烤着吃吧!”她仰着脸喊,红薯的泥土蹭在她脸上,像画了个小花猫。

爹笑着刮了下她的鼻子:“就你嘴馋。行,晚上给你烤,再蒸几个做红薯泥。”

午后的阳光暖融融的,豆宝坐在晾架旁的小板凳上,看娘坐在屋檐下纳鞋底。线穿过布面的“嗤嗤”声,和风吹动菊花的“沙沙”声混在一起,像支温柔的曲子。她拿起没编完的络子,学着娘的样子慢慢绕线,这次居然没散架,心里偷偷乐开了花。

“对,就是这样,”娘瞟了一眼,嘴角带着笑,“拉紧点,不然松松垮垮的不经用。”

日头偏西时,野菊花已经晒得半干,颜色变成了淡淡的金黄,香气却更浓了,清苦里带着点甜。娘把它们收进布袋子,装了满满两袋,一袋给张爷爷送去——他总说野菊茶能解草药的涩味,另一袋仔细包好,准备明天托去城里的车捎给表姐。

晚饭的灶膛里,红薯被埋在炭火里,外皮渐渐烤得焦黑,香气从灶膛里钻出来,勾得人直咽口水。豆宝守在灶边,隔一会儿就问:“熟了没?”娘被她问得没办法,用火钳夹出来一个,敲掉焦皮,里面的瓤红得流油,烫得她左右手倒腾着,还是忍不住咬了一大口。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爹端着红薯泥走进来,瓷碗里的红薯泥拌了点白糖,像座小小的火山,“明天去给你外婆送几个红薯,她最爱吃蒸的。”

豆宝嘴里塞得满满的,含糊着点头,看娘把装野菊花的布袋子挂在门后的钩子上,袋子上绣的小菊花在灯光下轻轻晃。她忽然觉得,这秋天就像这竹篮里的野菊,看着清清淡淡,却在晒干的时光里,攒着满满的香,藏着说不完的牵挂。

夜里,豆宝躺在床上,闻着窗外飘来的淡淡菊香,手里攥着没编完的络子。月光从窗缝钻进来,在墙上画出一道银线,像娘纳鞋底时拉得笔直的线。她想,明天给外婆送红薯时,要把这个刚编好的小络子给她系在拐杖上,外婆肯定会高兴的。

梦里,她好像看见表姐收到了野菊花,正泡在玻璃杯里,金黄的花瓣在水里慢慢舒展,像又开了一次花。而外婆的拐杖上,那个蓝布条络子随风晃着,和院角的野菊一起,在秋风里轻轻唱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