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杀千刀的土木学院。

山上哭嚎的不是奴隶,而是先锋军的精锐们。

开孔位置的计算,只有书院出来的才能完成,施工图纸指认知识不认力气。

纵使奴隶再多,这些关键的工作也只有书院学生能完成。

这导致土木的学生,把其它人当强化版的奴隶使用。

巴图那里的投诉信堆得比军报还高。

全都是痛斥陌有童不当人子,虐待他们的血泪。

奈何战事陷入僵局,宁盛这段时间带人尝试从沙丘进攻。

结果损兵折将,伤亡之大。

连张渔歌都下令停止攻城了。

那就是毫无意义的送死,一点收益都没有。

现在除了火炮军还在轰炸居庸关,前线已经没人了。

全部退回了矿区休息。

土木是所有人的希望,别说只是虐待他们,

就是真把他们当牛马用。

巴图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有事情都要拖到战后才能结算。

而且土木学院势大,所有书院加起来可能还没有他们人多。

作为医学院的先生,巴图可太清楚土木和医学院的恩怨情仇了。

他也不想自己实验做到一半,房子塌了。

这事土木学院的人是真干的出来。

时间紧,任务重。

奴隶虽然可以当消耗品用,但是架不住书院出来的效率高。

土木学院这么做确实也没办法。

比起自己去攻城。

苦一苦同窗是最好的选择。

陌有童一个人控制着五个施工处的调动。

吃喝拉撒睡全在山上的帐篷里。

还好火器学院给的雷管够。

大一点的石头无需开孔,用绳子把雷管捆起来直接爆破。

极大的节省了施工时间。

把土木学院的施工手册一撕。

危险系数拉满。

前面在爆破,后面密密麻麻的的仆从军在搬石头。

偶尔会有倒霉蛋被飞来的石头砸中。

或者是被炸飞的雷管二次伤害。

只要不看伤亡指数。

施工的进度堪称一日千里。

又不是做官府和黑甲军的工程,连民间的工程都算不上。

就是紧急开一条路出来就行。

雷管充足,从头炸到尾。

山里的爆炸声就没停过。

这也吸引了居庸关守军的注意。

当斥候传来这个消息的时候,张巨鹿破口大骂。

整个魏武向居庸关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

结果对方不玩了,掀桌子想重新开一条路出来。

在火药没有出现的时候。

想凭借人力开凿新的的道路,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是居庸关城墙被炸飞之后。

张巨鹿就不再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而且最新进度,第一座山已经被炸穿了!

再这么下去,居庸关防线就等同虚设。

于是张巨鹿和秦军向山里派出斥候队伍。

大量军队在崎岖的山里,展开激烈的厮杀。

伤亡人数直线上升。

陌有童被张渔歌追着赶工程的进度,急得正上火。

哪有好脾气给张巨鹿。

双方增派的军队与日俱增。

打着打着斥候之间的交手,演变成大规模山区混战。

摔死的人,比战死的人还多。

秦军兵源质量更高,狭路相逢的时候总能占据优势。

这让张巨鹿十分恼火。

十六卫多是中原士兵,和深处山区的秦军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己方士兵爬的高一点手脚就会发软。

秦军士兵爬山都不用绳子的,怎么和他们打。

烦恼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笑容也一样。

居庸关受到的委屈,在山里全部找回了回来。

这会张巨鹿该急得跳楼了吧。

把土木学院申请的物资全部批了下去。

虽然上面出现了大量不合理的物资申请。

但是张渔歌没吱声,全当福利发了下去。

让人干活又不舍得花钱怎么行。

这也算是土木学院的被动技能了。

钱给的越多发的越快,进度就越快。

而且山里条件艰苦,多给点物资,也能提高士气。

反正黑甲军也用不上这些,给了就给了。

后面战争结束,这些物资一样会发下去。

带着还麻烦。

黑甲军在军备科技上断层式的碾压。

不平等的战争现在就能很直观的感受到。

先进的战场技术和指挥系统,使得秦军的军队调派更灵活。

即使在士兵掉队的时候,也能进行单独作战。

反曲弓和弹簧弩,射的魏武士兵哭爹喊娘。

魏武士兵身上的盔甲,无法抵挡重磅的弩箭射击。

除了不停的增派士兵,用数量来弥补没有别的选择。

只是山区的遭遇战,并不是可以依靠数量取胜的。

险要的地势会造成大量的环境减员。

来的越多死的越多。

秦军的仆从军也是伤亡的重灾区。

他们或许是很好的骑兵战士,但是在山区只能当步兵用。

宁盛也不会因为他们善于马战,而对他们有任何优待。

他想要的是继承秦军,而不是这百万人的东夏降兵。

将他们带回来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筹码。

另一个作用是减少秦军的死亡。

燕山的攻城战,真的是给他留下的很深的心理阴影。

士兵的死亡速度太快,快到自己还没能记住他们的名字,就在军册上销户了。

按这么打下去,秦军这点人在战争结束之后也剩不了几个。

到时候的秦军也没有什么价值了。

只有保存秦军的主力不被打残,战后自己的收益才能实现最大化。

宁盛猜测巴图战后即使不退伍,也不会继续执掌实权。

他在书院还有研究要做。

而且巴图的性格就不喜欢战争和死亡,他是一个比较纯粹的武人和学者的综合体。

和巴图相处这么久,宁盛十分确定自己的判断。

所以对仆从军的态度,宁盛一直都是当消耗品使用。

其它人就更不必多说。

仆从军心里也清楚。

只是他们对此并没有太多怨言。

草原上的奴隶,还不如牛羊值钱。

他们在秦军麾下过得很好。

所以他们也愿意为秦军效命,甚至希望战后能获得真正的加入秦军。

或者是风谷镇居民的正式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