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承烈领命出发,带着林川的亲兵队和一支锐士,如同离弦之箭,直扑通州。他们日夜兼程,换马不换人,将速度提到了极致。

与此同时,林川的公告已通过尚能控制的驿站系统,迅速发往北直隶各州县。《告北直隶军民书》中,以皇后名义,痛斥通州“劣绅胥吏勾结南逆,煽惑良民,袭杀钦差,形同造反”,定下了严厉镇压的基调。公告末尾,“只诛首恶,胁从不问”八字,又给惶惑的底层民众留下了一丝生机。

通州城内外,依旧是一片混乱。漕帮头目和几家豪绅自以为得计,正在饮酒庆功,盘算着如何借此向南京请功,并进一步逼迫林川让步。被煽动起来的漕工和饥民,则聚集在衙署外围,既因饥饿而愤怒,又因前途未卜而恐惧。

徐承烈赶到时,看到的正是这样一番景象。他没有丝毫犹豫,甚至没有进城与受伤的黄宗羲会合。根据孙小眼提前送来的情报,他直接兵分两路。一路由他亲自带领,直扑漕帮总舵;另一路由一名老成持重的队正带领,前往那几家豪绅的宅院。

漕帮总舵内,杯盘狼藉。帮主“混江龙”李魁正与几个心腹划拳行令,吹嘘着自己“一呼万应”的本事。突然,大门被猛地撞开,一身戎装、满身征尘的徐承烈大步踏入,冰冷的眼神扫过全场。

“尔等聚众作乱,袭击钦差,罪同谋逆!奉林帅令,诛杀首恶!”徐承烈声音不大,却带着沙场的杀气,瞬间压倒了所有的喧嚣。

李魁勃然变色,抓起桌上的佩刀:“哪里来的丘八,敢在爷爷的地盘撒野……”

话音未落,徐承烈身后一名锐士抬手便是一弩!劲弩近距离发射,短矢直接钉入了李魁的咽喉,将他后面的话永远堵了回去。

场面瞬间大乱!几个悍勇的漕帮头目还想反抗,但在如狼似虎的北疆锐士面前,如同土鸡瓦狗,顷刻间便被砍翻在地。徐承烈看都不看地上的尸体,厉声道:“将首级割下,悬于衙署门前示众!其余人等,缴械者不杀!”

同样的场景,在几家豪绅宅院几乎同时上演。敢于抵抗的家丁护院被迅速格杀,为首的几个豪绅被从床下、密室中拖出,在明晃晃的钢刀面前,瘫软如泥,连求饶的话都说不出口,便被当场处决。

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被迅速挂上了通州衙署前新立的木杆。同时,衙署大门洞开,黄宗羲不顾臂伤,亲自出面,指挥随从和刚刚赶到的北疆兵士,打开附近官仓,架起大锅,熬粥赈济聚集的民众。

“乡亲们!首恶已诛!朝廷开仓放粮,绝不让大家饿肚子!都过来排队领粥,不要再受奸人蛊惑!”士兵们高声呼喊着。

饥饿的民众看着那还在滴血的人头,又看着那冒着热气的粥棚,短暂的死寂后,人群开始骚动,最终化作对食物的渴望,纷纷涌向粥棚。所谓的“民变”,在雷霆手段和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面前,烟消云散。

徐承烈快刀斩乱麻,在通州掀起一片腥风血雨,用最直接、最残酷的方式,硬生生撕开了一条血路。消息传回北京,朝堂之上那些暗地里非议的官员,顿时噤若寒蝉。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这位林督师,不仅手握重兵,更有不惜践踏一切规则、用鲜血维护秩序的可怕决心。

而几乎在通州事变平息的同时,北疆再传捷报。杨把总依令行事,派出精锐夜不收,设伏全歼了三股频繁越境的科尔沁游骑,并将数十颗首级连同林川那封措辞强硬的国书,一并送到了科尔沁首领的大帐前。

科尔沁帐内,看着那些熟悉的首级和充满杀气的国书,原本蠢蠢欲动的气氛为之一滞。南京使者虚无缥缈的承诺,与眼前实实在在的死亡威胁和北疆明军依旧强悍的战斗力相比,孰轻孰重,似乎不难抉择。

内外两记重拳,暂时打退了汹涌的暗流。但林川知道,这仅仅是开始。他用鲜血和钢铁暂时稳固了局势,却也留下了更深的隐患和更多的敌人。这条通往“新大明”的路,注定要用更多的鲜血来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