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腊月二十九,野狐峪笼罩在节前的忙碌中。文书馆新到的典籍堆积如山,儒生们日夜不停地整理编目。教谕在整理白鹿书院救回的残卷时,发现了一份珍贵的手稿——明代辽东都司的疆域图。

这是宝贝啊!教谕激动得双手发抖,上面标注了所有卫所和驿道!

林川立即召集众将研究这份地图。泛黄的绢布上,山川河流清晰可见,从山海关到奴儿干都司的军事据点一一在列。更珍贵的是背面用朱笔标注的屯田点和矿藏分布。

有了这个,杨把总眼睛发亮,我们就能直捣黄龙!

但陈璇提出了实际问题:地图是二百年前的,现在的道路和据点肯定有变化。

让夜不收去核实。林川当即下令,王老蔫,带你的人按图索骥。

与此同时,李二狗在伤兵营里发现了一个特殊人才。一个叫周瘸子的老兵曾在辽东当过驿卒,对关外地形了如指掌。

这条驿道早就废了,周瘸子指着地图说,但我知道有条小路可以绕过去。

在他的帮助下,王老蔫的侦察队少走了很多弯路。更让人惊喜的是,他们在核实路线时,遇到了来自索伦部的猎人。

这些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部落民,仍然保持着明初的服饰和习俗。当看到地图上奴儿干都司的印章时,首领激动地跪地痛哭:一百年了!终于又见到朝廷的人了!

王老蔫将他们带回野狐峪。索伦部首领乌力罕献上一张熊皮,用生硬的汉语说:我们的祖先,是大明的臣民。我们等你们,等得太久了。

这个消息在峪内引起轰动。吴秀才连夜查阅典籍,确认索伦部确实是明初奴儿干都司的属民。教谕更是老泪纵横:华夏血脉,从未断绝!

林川敏锐地意识到这个机会。他让乌力罕带着定北军的文书返回部落,号召所有仍心向大明的关外部落起来反抗。

告诉他们,林川郑重地说,大明没有亡,我们就是大明!

便在这时,清军的报复来了。巴彦得知地图之事,派出一支精锐直扑野狐峪,目标明确——摧毁文书馆。

腊月三十,除夕之夜,战斗在漫天飞雪中打响。清军死士冒着炮火突入峪内,直扑文书馆所在的山坡。

保护典籍!李二狗带着伤腿,指挥新兵组成人墙。

战斗异常惨烈。火铳在近距离失去作用,双方展开残酷的白刃战。阿木尔为保护一箱《史记》,身中数刀。临死前,这个蒙古少年用最后的力气说:书...比命重要...

危急关头,乌力罕带着索伦部的援兵赶到。这些擅长山地作战的猎人如同神兵天降,用毒箭和套索大量杀伤清军。

为了大明!乌力罕的呐喊在夜空中回荡。

战至子时,清军终于溃退。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野狐峪的军民在战场上迎来了崇祯十八年。

林川站在文书馆前,望着满目疮痍的战场,突然下令:把阵亡将士的姓名,都刻在石碑上。

包括清军吗?有人问。

包括所有为守护文明而死的人。

正月初一,野狐峪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葬礼。阵亡的定北军士兵、儒生、索伦部猎人,甚至包括那些清军死士,都被安葬在一起。石碑上刻着林川亲笔题写的铭文:

华夏文明守护者之墓

教谕在墓前诵读祭文,当读到魂魄一去,千秋永在时,许多人都泣不成声。

便在这悲壮的氛围中,一队来自江南的文人辗转抵达野狐峪。他们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各地残存的明军和义军,正在联合起来。

我们不是孤军奋战,领头的士大夫说,文明的星火,正在各地重燃。

林川望着东方初升的朝阳,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黎明的曙光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