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六月初十,东征大军兵临盛京城下。这座满清的都城城墙高厚,护城河宽阔,城头架设的红衣大炮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更令人心惊的是,城楼上悬挂着数十个木笼,里面关押的都是拒绝剃发的汉人儒生。

多尔衮这是要负隅顽抗。杨把总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城防。

林川的目光却落在城中央的宫殿群:《永乐大典》应该就在皇宫里。

李二狗躺在担架上,坚持要来到前线。医官警告他再移动会有生命危险,但他只是摇头:我要亲眼看到《永乐大典》被救出来。

就在这时,城头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几个清军押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走上城楼,竟是南京国子监祭酒钱谦益!

林将军!钱谦益高声呼喊,老朽无能,未能护住《永乐大典》...

话音未落,一支箭矢贯穿了他的胸膛。老者踉跄倒地,用最后的气力喊道:典籍在...文溯阁...

畜生!全军将士怒不可遏。

林川强忍悲痛,下令全军准备攻城。然而盛京的防御远超想象,第一次进攻就被击退,伤亡惨重。

不能强攻,王老蔫建议,让我带人挖地道。

这个计划风险极大,但眼下别无选择。当夜,锐士营开始秘密挖掘通向城内的地道。李二狗不顾伤势,坚持要参与行动。

我认得文溯阁的位置,他对王老蔫说,小时候跟父亲来盛京卖山货时去过。

六月十五,地道终于挖通。当王老蔫和李二狗从一口废井中钻出时,发现盛京城内已经乱作一团。清军正在焚烧档案,浓烟笼罩全城。

他们在销毁罪证!李二狗心急如焚。

两人带着小队直奔文溯阁。沿途遇到的清军都在忙着抢劫,根本无人阻拦。但当他们赶到文溯阁时,却看到了令人心碎的一幕:阁楼已经起火,无数典籍正在火海中化为灰烬。

快救书!李二狗第一个冲进火海。

士兵们用身体组成人链,拼命抢救尚未被焚的典籍。李二狗在浓烟中摸索,终于在一个铁柜中找到了《永乐大典》的正本。但柜门被铁锁锁住,一时难以打开。

让开!王老蔫用刀劈砍锁链,火星四溅。

就在这时,一队清军发现了他们。箭矢如雨点般射来,不断有士兵倒下。李二狗用身体护住铁柜,背上连中三箭。

快走!他嘶声大喊,别管我!

王老蔫终于劈开铁锁,抱起《永乐大典》就要突围。但李二狗已经倒在血泊中,手中还紧紧攥着从火海中抢救出的一册《论语》。

走啊!李二狗用尽最后力气推了他一把。

王老蔫含泪突围,当他带着《永乐大典》冲出文溯阁时,整个阁楼在烈火中轰然倒塌。

与此同时,城外大军发动总攻。得知《永乐大典》已经得手,将士们士气大振,一举攻破盛京城门。

当林川率军冲进皇宫时,多尔衮已经在永福宫自焚身亡。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摄政王,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盛京光复的消息传开,整个辽东为之震动。各地残存的清军纷纷投降,持续数十年的战乱终于看到结束的曙光。

六月二十,林川在盛京皇宫举行祭天大典。当《永乐大典》被郑重安放在祭坛上时,全军将士跪地痛哭。为了这一刻,太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祭典结束后,林川来到李二狗的墓前。这个从流民成长起来的将军,最终为守护文明献出了生命。墓碑上刻着林川亲笔题写的铭文:

文明守护者李二狗之墓

夕阳西下,林川望着远方的白山黑水,轻声说:我们终于...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