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腊月二十五,野狐峪在胜利的余烬中苏醒。积雪被染成了暗红色,破损的兵器散落各处,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硝烟混合的刺鼻气味。幸存的士兵们默默地清理着战场,将阵亡同伴的遗体小心地抬往鹰嘴崖下的墓地。

李二狗带着一队新兵在寨墙下搜寻伤员。在一个坍塌的垛口旁,他们发现了一个奄奄一息的清军少年士兵,看样子不过十五六岁。少年胸前插着半截断箭,呼吸微弱。

救...救我...少年用生硬的汉语哀求,眼中满是恐惧。

一个新兵举起腰刀,却被李二狗拦住。他还是个孩子。

可他是鞑子!新兵激动地说,我爹娘都死在鞑子手里!

李二狗看着少年苍白的脸,想起自己刚入伍时的模样。把他抬到伤兵营。

在伤兵营里,这个决定引起了更大的争议。几个伤员愤怒地要求将少年处死,医官们也面露难色。

他是敌人!一个断腿的老兵怒吼。

他现在只是个伤员。李二狗坚持,定北军不杀俘虏,这是规矩。

争议最终闹到了林川那里。令人意外的是,林川支持了李二狗的决定。救活他,林川对医官说,然后送去劳役营。

事后,林川对李二狗说:你做得对。但我们也要明白,对敌人的仁慈,可能会害死自己的弟兄。

这句话让李二狗陷入了沉思。

与此同时,清军大营里正在上演一场清算。巴彦以为名,大肆清洗蒙古籍士兵。近百颗人头被挂在营门外示众,其中就有巴特尔的几个亲信。

这场清洗虽然暂时压制了叛乱,却让清军士气更加低落。许多汉军旗的士兵也开始暗中串联,寻找退路。

午后,高迎贵派人来战利品分配。刘芳亮带着一队亲兵,大摇大摆地走进议事堂。

按照约定,缴获的七成归我们。刘芳亮将一份清单拍在桌上,请林将军过目。

清单上罗列的数目远远超过实际缴获,显然是想趁火打劫。

杨把总勃然大怒:你们当时在外围游走,根本没出什么力!

话不能这么说,刘芳亮皮笑肉不笑,若不是我们牵制,清军怎么可能这么快退兵?

双方争执不下时,林川突然开口:可以按清单给你们。

众将都愣住了。刘芳亮也惊讶地看着林川。

但我有个条件,林川继续说,你们要负责安置那些投诚的蒙古士兵。

刘芳亮的脸色顿时变了。接收这些蒙古士兵意味着要分出自己的草场和粮食,这可不是小事。

这个...我得请示大当家。

请便。林川微笑,不过提醒一句,那些蒙古人现在无路可走,若是被逼急了...

刘芳亮匆匆离去后,赵铁柱忍不住问:将军,为什么要对他们让步?

我们现在的敌人是清军,林川说,不宜树敌过多。况且...

他没有说下去,但众将都明白。定北军经此一战,已经元气大伤,需要时间休整。

傍晚,李二狗去看望那个清军少年。经过救治,少年已经脱离了危险。通过断断续续的交谈,李二狗得知他叫阿木尔,是个蒙古牧民的儿子,被清军强征入伍。

谢谢你...阿木尔用生硬的汉语说,我以为...你们会杀了我。

李二狗没有说话。他看着这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少年,突然感到一阵悲哀。在这场战争中,有多少像他们这样的年轻人,被迫拿起武器互相厮杀?

夜幕降临后,林川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一本用蒙汉双语书写的《流民屯约法》。这是吴秀才带着学生们连夜赶制出来的,准备用来招揽更多投诚者。

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吴秀才说,定北军不仅要驱逐鞑虏,更要建立一个讲规矩的新世道。

林川抚摸着书页,若有所思。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战场,更取决于人心。而争取人心,需要比刀剑更强大的武器。

这一夜,野狐峪的灯火亮到很晚。工匠们在修复兵器,文人们在编写文书,士兵们在擦拭铠甲。虽然胜利的喜悦早已被现实的沉重取代,但每个人的眼中都多了一份坚定。

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斗争,更是一场关于信念的较量。而较量的结果,将决定这片土地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