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我穿越在温州 > 第27章 郡界新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瓯海联盟并入永嘉郡的消息,像一阵春风,吹遍了瓯江流域的角落。消息传到最西边的泽雅部时,部落里的老人们正围坐在火塘边,听从永嘉书院回来的少年阿林讲都城的故事。当阿林说到“以后我们都是永嘉郡人,能用上铁农具,孩子都能去读书”时,老人们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了光。

泽雅部住在群山深处,三百零八个族人世代以种红薯、采茶叶为生。因为山路崎岖,他们很少与外界往来,铁器对他们而言,是只在传说中听过的“神物”。阿林的祖父,一辈子用石锄耕地,手上的老茧比树皮还厚,听到以后能用上铁锄,激动得连夜打磨起家里的旧石锄,仿佛要提前感受“神物”的力量。

“阿林,都城的水泥路真的像你说的那样,下雨天也不沾泥吗?”一个老人忍不住问。

阿林用力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张从书院带回来的“永嘉郡地图”,指着上面的线条:“祖父,您看,这是从都城到泽雅的路,妫含首领说,明年春天就会派基建队来修水泥路,到时候我们采的茶叶,半天就能运到都城,再也不用怕下雨路滑,茶叶烂在山里了。”

老人们凑过来,看着地图上弯弯曲曲的线条,脸上满是期待。他们一辈子没走出过群山,如今,一条水泥路,仿佛能把他们和外面的世界紧紧连在一起。

与此同时,在永嘉郡的东部边境,一支特殊的“勘探队”正在山林里穿梭。队长是基建组的阿木,队员里有永嘉的铁匠、农艺师,还有刚加入郡的瓯海猎人。他们的任务,是寻找新的铁矿和适合耕种的土地——随着郡的版图扩大,现有的铁矿和耕地已经无法满足族人的需求,妫含希望能找到更多资源,为来年的建设做准备。

“阿木先生,你看这里的石头!”瓯海的猎人阿山突然喊道,指着一块黑色的石头,“我们景山部的老人说,这种石头能烧出‘铁水’,但我们不知道怎么用。”

阿木立刻跑过去,捡起石头,用随身携带的工具敲了敲,又放在火里烧了烧,眼里瞬间亮了:“这是铁矿!而且是品质很好的铁矿!有了这个,我们炼铁厂的产量能再翻一倍!”

队员们都兴奋起来,阿木立刻让人在周围做标记,又拿出地图,仔细记录下铁矿的位置。“这里离泽雅部不远,修水泥路的时候,可以顺便修一条运矿的路,把铁矿运到炼铁厂。”阿木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画着路线,“再往前走走,说不定还能找到适合种水稻的平地。”

果然,往前走了十几里,他们发现了一片山间盆地。盆地里有一条小溪,土壤肥沃,正好适合种水稻。农艺师蹲下身,抓了一把泥土,放在鼻子前闻了闻:“这土好!只要修一条水渠,把小溪的水引过来,就能种水稻,一年能收两季!”

阿木看着眼前的盆地,心里算了算:“这片地至少能种两百亩水稻,够养活五百个族人了!我们回去后,立刻向妫含首领汇报,明年春天就组织族人来开垦!”

勘探队的消息传回都城时,妫含正在郡学里给孩子们上课。她讲的是“农耕与节气”,手里拿着刚从田里拔来的水稻秧苗,教孩子们认识秧苗的根、茎、叶,告诉他们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插秧、什么时候收割。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我们永嘉郡的土地很肥沃,但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被开垦。”妫含指着窗外,“明年春天,我们会去山里开垦新的稻田,建更多的工厂,让每一个族人都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用知识帮助郡里建设,好不好?”

“好!”孩子们齐声回答,声音清脆响亮。

下课后,妫含收到了阿木的汇报,看着地图上标注的铁矿和盆地,脸上露出了笑容。她立刻召集首领们开会,制定明年的建设计划:

1. 开春后,先修通都城到泽雅部的水泥路,顺便修建运矿道路,将新发现的铁矿运往炼铁厂;

2. 组织族人开垦山间盆地,修建水渠,种植水稻,预计能新增两百亩耕地;

3. 在泽雅部建设“茶叶工坊”,教族人制作茶叶的新工艺,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方便运往都城和其他部落;

4. 扩大郡学的规模,在瓯海的每个部落都建立“分院”,让更多的孩子能读书识字。

计划制定后,族人们立刻开始准备。炼铁厂的工人们加班加点,打造修水泥路需要的工具;农艺师们则忙着培育适合在山间盆地种植的水稻种子;泽雅部的族人也开始清理山路,为来年基建队的到来做准备。

瓯江的冬天来得早,却挡不住永嘉郡建设的热情。都城的工坊里,铁匠们的敲打声、纺织工人们的织布声日夜不停;郡学的教室里,孩子们的读书声温暖了寒冷的冬日;山间的小路上,勘探队的足迹还在延伸,寻找着更多能让永嘉郡变得更强大的资源。

妫含站在议事堂的顶楼,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明年的永嘉郡,一定会有新的变化;她也知道,只要所有族人团结一心,永嘉郡的未来,一定会像瓯江的潮水一样,汹涌向前,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