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深夜的抉择
电梯门缓缓合上,倒映出林晓妍略显疲惫的身影。指尖残留着咖啡馆里拿铁的余温,耳边似乎还回响着陈曼最后那句话的尾音——“星途资本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给你七十二小时考虑”。数字跳动的瞬间,电梯抵达十八楼,“叮”的一声轻响,打破了楼道里的寂静。
掏出钥匙插入锁孔,转动时发出轻微的金属摩擦声。推开门,迎接她的是一室熟悉的清冷。玄关的感应灯自动亮起,暖黄色的光线勾勒出鞋柜上摆放整齐的拖鞋,那是顾宇轩特意为她准备的,柔软的鞋底贴着脚心,却驱散不了心底蔓延开来的寒意。她换好鞋,将包随意扔在沙发上,没有开灯,径直穿过客厅,走向书房。
书房的门是厚重的实木材质,关上时隔绝了外界所有的声响。她摸索着按下墙壁上的开关,暖白色的灯光从天花板的吸顶灯中倾泻而下,照亮了书桌、书架,以及那些堆积如山的专业书籍。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纸张的陈旧气息,这是她最熟悉的味道,曾无数次在深夜给予她慰藉。
她走到书桌前,拉开最底层的抽屉。抽屉深处,压着一个深灰色的文件夹,边角已经有些磨损,显然是被反复翻阅过。指尖触碰到文件夹的瞬间,林晓妍的动作顿了顿,像是在触碰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她深吸一口气,将文件夹缓缓抽出,放在桌面上。
文件夹没有锁,只是用一根黑色的皮筋简单捆着。解开皮筋的那一刻,仿佛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那些被刻意压抑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她先拿出了夹在最上面的几张照片,照片的边缘已经有些泛黄,但画面上的人依旧清晰可辨。
那是刚入行时的她,扎着简单的马尾,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和白色衬衫,脸上带着未脱的青涩,眼神却亮得惊人。照片背景是公司最初的办公地点,一间不足二十平米的小办公室,墙面甚至有些斑驳,但照片里的几个人笑得格外灿烂,手臂搭着肩膀,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其中一张照片里,她正拿着一份项目计划书,站在白板前侃侃而谈,嘴角上扬的弧度里全是意气风发,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脚下。
“那时可真敢啊。”林晓妍轻声呢喃,指尖轻轻拂过照片上自己的脸颊。那时候的她,刚从名校毕业,带着一身孤勇闯入投资行业。没有资源,没有经验,却有着用不完的精力和无所畏惧的勇气。为了做一份尽职调查,她可以连续三天只睡四个小时,跑遍城市的各个角落,只为核实一个数据;为了争取一个项目,她可以在客户公司的会议室外面等整整一下午,哪怕被拒绝多次,也能笑着重新出发。那时候的她,坚信只要努力,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坚信未知的前方全是机遇,而非陷阱。
她将照片轻轻放在一旁,翻开了文件夹里的复盘报告。报告的封面印着项目名称——“启明星AI教育平台”,下面是她的名字,以及日期——五年前的深秋。那是她独立负责的第一个重大项目,也是让她从云端跌入谷底的项目。
报告的第一页,是项目初期的可行性分析,字迹工整,逻辑清晰,每一个数据都经过了反复验证,每一个结论都有着充分的支撑。那时候,AI教育还是风口上的赛道,她凭借敏锐的嗅觉发现了这个项目,熬夜撰写商业计划书,一次次修改打磨,最终说服了公司投下巨额资金。项目启动初期,一切都顺风顺水,用户量快速增长,媒体争相报道,她一度成为行业内备受瞩目的新锐投资人。
可命运却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就在项目即将进入下一轮融资,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时,核心技术团队突然集体离职,带走了关键技术和用户数据。紧接着,市场上出现了多款同质化产品,竞争瞬间白热化。资金链断裂,用户大量流失,项目最终不得不宣告失败。公司因此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她从备受赞誉的新星,变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罪人”。
林晓妍的指尖划过报告中用红笔标注的失败原因,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心上。“对核心团队绑定不足”“风险评估不够全面”“应对市场变化反应迟缓”,这些都是她当年用血泪总结出来的教训。她还记得项目失败那天,她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窗外是连绵的阴雨,桌上的咖啡早已凉透。老板推门进来,没有责骂,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说:“吃一堑长一智,以后还有机会。”可她知道,有些机会,一旦错过,就再也回不来了。
从那以后,她变了。那个敢闯敢拼、无所畏惧的林晓妍,好像被永远留在了那个阴雨连绵的下午。她开始变得谨慎,甚至有些畏缩。面对有挑战性的项目,她首先想到的不是机遇,而是可能出现的风险;面对新的尝试,她总是犹豫不决,生怕重蹈覆辙。这五年里,她虽然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换了一家相对稳定的公司,做着稳妥的项目,过着看似光鲜的生活,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心里有一块地方,始终是空的,是冷的,那是对曾经的自己的怀念,也是对未竟梦想的不甘。
文件夹里还夹着几张当年的新闻报道,标题刺眼——“新锐投资人折戟沉沙,启明星项目惨淡收场”“AI教育赛道遇冷,林晓妍或成行业弃子”。她快速翻过这些报道,将它们重新塞回文件夹,仿佛这样就能将那些不堪的往事重新掩埋。
她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疲惫感如同潮水般袭来。今天下午和陈曼的见面,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陈曼是星途资本的合伙人,也是业内响当当的人物,以眼光毒辣、敢于投资高风险项目着称。她们是在一次行业峰会上认识的,陈曼对她的专业能力一直颇为赞赏。
这次星途资本正在筹备一个新的投资部门,专注于早期科技项目,陈曼向她抛出了橄榄枝,邀请她担任部门总监。这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诱惑——星途资本的平台、丰厚的薪资、广阔的发展空间,还有全权负责一个部门的自主权。可林晓妍心里清楚,这个职位背后意味着什么。早期科技项目,风险与机遇并存,稍有不慎就会重蹈覆辙。而那个部门的核心方向,恰好与当年的“启明星”项目有诸多相似之处。
陈曼在提出邀请时,眼神坦诚而坚定:“晓妍,我知道你过去的经历,但那不是你的污点,而是你的财富。你比任何人都清楚早期项目的风险点在哪里,也比任何人都懂得如何规避。我相信你的能力,更相信你心里那份对投资的热爱,从未熄灭。”
陈曼的话,字字句句都戳中了她的内心。是啊,她从未真正放下过。这些年,她看似安稳,实则一直在关注着早期科技赛道的动态,深夜里无数次翻看行业报告,分析那些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心里的那团火,只是被现实的冷水暂时浇灭,并未真正熄灭。
就在这时,放在桌面上的手机突然亮了起来,打破了书房里的寂静。屏幕上跳出的名字,让林晓妍紧绷的神经稍稍松弛了一些——是顾宇轩。
顾宇轩是她的大学同学,也是她现在的男友。他们认识了十年,相恋三年。在她最低谷的时候,是顾宇轩一直陪在她身边,没有过多的安慰,却用行动给了她最坚实的支撑。他会在她熬夜工作时默默煮好夜宵,会在她情绪低落时带她去郊外散心,会在她怀疑自己时,坚定地告诉她:“晓妍,你很棒,只是还没遇到合适的机会。”
她拿起手机,解锁屏幕,顾宇轩的消息映入眼帘:“刚忙完,看到你下午发的朋友圈,知道你在纠结。不用急着做决定,跟着自己的内心走就好。无论你选什么,我都相信你。”后面还跟着一个加油的表情。
简单的几句话,却像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林晓妍看着屏幕,眼眶微微发热。她仿佛能想象出顾宇轩在加班结束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还不忘给她发消息的样子。他总是这样,永远尊重她的选择,永远无条件地支持她,从不给她任何压力。
她指尖在屏幕上停留了许久,想要回复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最终只化作一句简单的“知道啦,你也早点休息”,发送出去。
放下手机,林晓妍站起身,走到窗边。她推开窗户,一股微凉的晚风扑面而来,带着城市夜晚特有的气息——远处马路上汽车驶过的尾气味、楼下便利店飘来的关东煮香气、还有邻居家阳台上晾晒的衣物淡淡的清香。
她低头看向楼下,街道上车水马龙,灯火通明。路灯如同一个个温暖的灯塔,照亮了夜行的路;车辆驶过,留下一道道流动的光影,转瞬即逝;偶尔有行人匆匆走过,步履匆匆,不知道要去往何方。这座城市,无论深夜还是白昼,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充满了选择与挣扎。
她的目光漫无目的地游走,思绪却再次回到了那个艰难的抉择上。
拒绝这份工作,她可以继续过现在这样安稳的日子。目前的公司氛围融洽,工作压力不大,薪资待遇也不错。她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三年,熟悉了所有的业务流程,积累了稳定的客户资源,再过两年,或许就能晋升为部门经理,过上更加按部就班、无忧无虑的生活。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顾宇轩,规划两人的未来,甚至可以考虑结婚生子,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
可那样的日子,真的是她想要的吗?林晓妍在心里问自己。这些年,她看似满足,实则内心深处总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每当看到行业内的朋友做出成绩,每当看到那些曾经和她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如今光芒万丈,她的心里就会泛起一阵酸涩。她知道,那是不甘。不甘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此平庸,不甘当年的失败成为永远的枷锁,不甘心里的那团火就此熄灭。如果拒绝了这次机会,这份不甘,恐怕会像一根刺,永远扎在她的心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最终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
而接受这份工作,意味着要彻底打破现在的安稳。星途资本是行业巨头,那里人才济济,竞争激烈,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时钟,时刻保持着紧绷的状态。作为部门总监,她要承担的责任巨大,不仅要负责团队的搭建和管理,还要主导项目的投资决策。早期科技项目的不确定性极高,可能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却颗粒无收;可能会遇到比当年“启明星”项目更复杂的问题,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更重要的是,她要直面内心最深的恐惧。当年的失败,像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每当触及,都会隐隐作痛。接受这份工作,就意味着要重新站在那个让她跌倒的赛道上,再次面对那些曾经让她崩溃的风险。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像当年那样勇敢,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承受再次失败的打击。如果再次失败,她可能真的会彻底失去在这个行业立足的勇气。
夜风渐凉,吹得她打了个寒颤。她关上窗户,回到书桌前,重新拿起那个深灰色的文件夹。她再次翻开复盘报告,这一次,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刻意回避那些刺眼的文字,而是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她看到了自己当年的青涩与鲁莽,也看到了自己的坚持与执着。报告的最后一页,是她当年写下的一句话:“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这句话,是她当年在项目失败后,强忍着泪水写下的。可这些年,她却渐渐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她被失败的阴影困住,不敢再轻易尝试,不敢再直面挑战。她像一只受伤的蜗牛,缩在自己的壳里,以为这样就能避免再次受到伤害,却殊不知,这样也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她想起了刚入行时的自己,想起了那个在小办公室里侃侃而谈的女孩,想起了那个为了一个项目拼尽全力的身影。那时候的她,一无所有,却拥有最宝贵的勇气和热情。而现在,她有了更多的经验,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支撑,反而变得畏缩不前了。
“难道真的要一辈子活在过去的阴影里吗?”林晓妍在心里大声质问自己。
答案是否定的。
她不想这样。她想要重新找回当年的自己,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想要让那些曾经质疑她的人知道,她林晓妍,从来都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她想要完成当年未竟的梦想,想要在自己热爱的行业里,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当然,她也清楚,接受这份工作,意味着要付出数倍的努力。未来的日子,可能会充满艰辛和挑战,可能会经常熬夜加班,可能会忽略顾宇轩,可能会面临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正如陈曼所说,那些过去的经历,不是污点,而是财富。当年的失败,让她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评估风险,如何更好地管理团队,如何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这些宝贵的经验,会成为她未来路上最坚实的基础。
她又想起了顾宇轩的话:“跟着自己的内心走就好。”她的内心,到底想要什么?是安稳的平庸,还是充满挑战的可能?答案早已在她心中。
窗外的天色渐渐变深,城市的灯火依旧明亮。书房里的时钟,时针缓缓指向了午夜十二点。林晓妍站起身,走到书桌前,拿起手机,找到了陈曼的联系方式。
她的指尖有些颤抖,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这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关乎她的职业生涯,关乎她的未来,甚至关乎她的人生。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开始编辑短信。
“陈总,经过认真考虑,我接受您的邀请,期待加入星途资本,与您并肩作战。”
编辑完短信,她反复看了几遍,确认没有问题后,手指悬停在发送按钮上。这一刻,她的心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忐忑,有不安,有对未来的迷茫,但更多的,是一种久违的期待和激动。
她闭上眼睛,按下了发送键。
短信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的那一刻,林晓妍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靠在椅背上,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那些积压已久的情绪,也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
她知道,这个决定,可能会让她面临无数的困难和挑战。未来的路,不会一帆风顺,甚至可能会比她想象中更加艰难。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她愿意直面恐惧,愿意付出努力,愿意为了自己的梦想,再拼一次。
手机再次亮了起来,是陈曼的回复:“太好了!晓妍,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明天上午十点,来星途资本签约,我们详细聊聊后续的工作安排。”后面跟着一个庆祝的表情。
林晓妍看着短信,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扬起。这是一个久违的笑容,发自内心,带着释然,带着期待,带着重新找回自我的喜悦。
她站起身,再次走到窗边。此时,天边已经泛起了一丝微光,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楼下的街道上,早起的环卫工人已经开始工作,扫地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格外清晰。远处的天际线,渐渐染上了一层淡淡的橘红色,美丽而充满希望。
林晓妍知道,从她按下发送键的那一刻起,她的人生,将开启新的篇章。过去的失败,已经成为历史;未来的道路,正等待着她去探索。虽然前方充满了未知,但她不再畏惧。因为她知道,只要跟着自己的内心走,只要保持当年的那份勇气和热情,就一定能够克服所有的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她轻轻推开窗户,清晨的微风扑面而来,带着清新的气息。她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份久违的自由和轻松。阳光渐渐升起,照亮了她的脸庞,也照亮了她未来的路。
凌晨一点,书房里的灯光依旧明亮。林晓妍坐在书桌前,翻开了一本新的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下了一句话:“重新出发,无所畏惧。”
她知道,这将是她未来人生的座右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面临什么挑战,她都会铭记这一刻的决心,勇敢地走下去。深夜的抉择,不仅是一份工作的选择,更是一次自我的救赎。她终于摆脱了过去的阴影,重新找回了那个敢闯敢拼、意气风发的自己。
窗外的天色越来越亮,城市渐渐苏醒。林晓妍的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她知道,新的征程,已经开始。而她,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