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六零年屯里,我开系统商城当万元 > 第118章 算盘一响,账本见真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8章 算盘一响,账本见真章!

清晨的平安屯还裹在霜壳里,晒谷场的大喇叭冻得直打颤,喊出的通知像含着冰碴子:全体社员注意!

县审计组进驻,请副业队带账本到晒谷场集合——

杨靖踩着结霜的草垛子往场院走,棉鞋底下咔吱咔吱响。

他看见王念慈抱着账本站在老槐树下,发梢沾着白霜,手指把账本角都攥出了褶子。

再往场中央瞧,县审计组的孙干事正往长条桌上铺蓝布,黑皮包敞着口,露出半叠皱巴巴的单据——正是前几日被篡改的不明采购记录。

杨靖同志。孙干事直起腰,镜片上蒙着层白雾,根据群众举报,平安副业队资金流向混乱,涉嫌虚增成本、转移公有资产。他抽出发黄的单据抖了抖,就说这肥皂采购,200条,来源写代购点,可供销社根本没这笔登记。

场院炸开了锅。

大脚婶子举着刚分到的兔毛钱直嚷嚷:我家二丫上月在代购点换了块胰子,票根还夹在鞋里呢!老兔眼杵着烟袋锅子敲地:靖小子要真贪,能让咱穷得叮当响的屯子分上现钱?张大山黑着脸蹲在墙角,手指把草绳拧成了麻花——他这个生产队队长,此刻倒像被审的。

杨靖往前迈了半步,鞋跟碾碎一块冰疙瘩。

他能听见自己心跳声盖过了人声,系统面板在视网膜上忽明忽暗,【万元户进度98%】的提示晃得人眼晕。

但他面上还挂着那股子滑头劲儿,伸手把王念慈怀里的账本往自己这边带了带:孙干事查的是账,咱还的是理。他瞥见孙干事身后,供销社窗户缝里露出半张蓝布衫衣角——马主任的旱烟味儿正往这边飘。

当晚,杨靖猫在地窖里,煤油灯把影子拉得老长。

他摊开一摞皱巴巴的原始凭证,有村民按的红指印,有兔毛过秤的草纸记录,还有王念慈用铅笔写得歪歪扭扭的收支流水。

系统提示音突然炸响:【账目澄明】功能激活,消耗150积分可生成时代合规账册。

150积分!

够换五斤白面呢。杨靖抽了抽嘴角,指尖在面板上悬了三秒,到底点了确认。

眼前白光一闪,三本账册地落在砖地上。

他捡起来翻,纸张带着旧书特有的脆响,墨迹晕染得跟放了十年似的,连平安副业队的公章都盖得歪歪扭扭——像极了老会计手抖时的模样。

靖哥!地窖门一声被推开,王念慈裹着寒气钻进来,身后跟着二妞子和老墨盒。

二妞子怀里抱着半摞三联单,老墨盒的砚台还沾着墨汁:念慈说要重抄单据,我把家里的老棉纸翻出来了。王念慈搓着冻红的手,从兜里掏出块烤红薯塞给杨靖:趁热吃,地窖冷。

杨靖咬了口红薯,甜丝丝的暖到胃里。

他指着新账册:一联存根,一联交队里,一联给村民。

得让大伙儿手里都有底。王念慈点头,笔尖在纸上走得飞快:二妞子抄存根,老墨盒写村民联,我来对工分——

噼啪!算盘声突然从地窖口传来。

老秤爷拄着枣木算盘挤进来,胡子上挂着冰碴:听说要对账?

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拨两珠子。他往砖地上一坐,算盘珠子拨得火星子直迸,每算完一笔就用红笔圈个圈:兔毛收购,八毛一斤,三十七户,合计二百一十三元四角——对!

后半夜,铁脑壳的侄子摸黑来了,怀里揣着个油布包:杨哥,我每天记的工分本儿,您瞅瞅。他摊开本子,铅笔字歪歪扭扭:初九,大脚婶梳兔毛三小时;初十,老兔眼挑水两担换兔崽......杨靖翻着本子,发现和新账册上的记录分毫不差,抬头时眼眶都热了。

第三日审计会,晒谷场的太阳总算爬上了房檐。

孙干事翻着杨靖递来的账册,眉头越皱越紧。

他突然抽出一页:鸡蛋换兔崽,张老三用三十个鸡蛋换半只兔崽,折价七毛二——依据呢?

杨靖早等着这一问。

他从布兜里掏出三枚鸡蛋,又摸出张兔崽预售券鸡蛋交代购点换积分,积分兑兔崽。他提高嗓门:张叔,您手里的券呢?

在这儿!张老三从裤腰里摸出张皱巴巴的纸,我还拿烟盒纸包着呢!场院里呼啦啦站起一片人,有的举着鸡蛋票根,有的晃着兔崽券,像一片举着证据的森林。

王念慈补了句:我们还做了登记簿,每户换了多少,都按了手印。她翻开另一本账册,扉页上歪歪扭扭写着鸡蛋换兔崽明细,红指印按得比星星还密。

孙干事翻到末页,老秤爷用毛笔写的账实相符四个大字力透纸背。

他的手指在村民签字那栏停住——三十七户,三十七枚红指印,有的圆,有的方,有的歪得像小月亮。

孙干事!

一声喊惊得麻雀扑棱棱飞起来。

小李子喘着粗气冲进场院,手里攥着一叠底单,额头上的汗把头发粘成一绺:我...我改过账!

是周干事让我把系统兑换不明采购......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底单撒了一地,这些是原单,我藏在房梁上的......

场院静得能听见雪化的声音。

孙干事弯腰捡起一张原单,对比着杨靖的账册看了又看。

他突然笑了,把账本合上时,封皮地响了一声:杨靖同志,你们这副业队......比生产队还像集体。

杨靖望着满地的阳光,突然想起地窖里那三本账册——系统生成的不只是纸和墨,是三十七户村民的信任,是王念慈冻红的指尖,是老秤爷算盘珠子迸出的火星。

原来最硬的仙术,从来不是系统的光,是人心的秤。

审计风波过后的清晨,杨靖蹲在兔场边喂兔子。

王念慈抱着新账本走过来,发梢沾着晨露:孙干事说,要把咱们的账法当范本,拿到公社推广呢。她翻着账本,突然笑出声,老秤爷在最后加了句真账不怕晒,您瞧——

杨靖凑过去看,墨迹还没干透,在纸上晕开一小片。

远处传来二妞子的喊叫声:靖哥!

赵货郎的驴车进屯了,车板上堆的布包比山还高!

他望着王念慈眼里的光,又看了看兔场里蹦跳的小白兔。

系统面板突然弹出提示:【万元户进度100%】,但这次他没急着看奖励。

晨雾里,平安屯的烟囱开始冒烟,饭香混着兔毛的腥味儿飘过来——这味儿,比系统里任何宝贝都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