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藓原”的寂灭如同一声丧钟,在联合体每一个意识核心中回荡。恐惧是真实的,但更强烈的是被激怒的意志。共议庭的圆桌前,不再有派系之争,只有冰冷的决断与高效的执行。
“‘净化之触’的本质,是一种高度特化的规则重置程序。”杨教授团队以最快速度完成了初步分析,“它并非摧毁能量或物质,而是强行将复杂的、具有演化潜力的规则结构,‘还原’到宇宙诞生初期的某种绝对简并状态。它针对的是‘信息复杂性’本身。”
“差异探测器”的补充更加严峻:“根据其作用模式推演,我方现有防御壁垒,包括‘秩序烙印’网络,仅能短暂阻抗,无法完全阻挡。其规则穿透性极强,且具备自适应优化能力。重复接触将导致快速失效。”
结论令人绝望:他们现有的盾牌,在对方的矛面前,如同纸糊。
就在压抑的气氛几乎要凝固时,莉娜那尚未完全平息的、因“藓原”毁灭而激荡的意识焦点,再次传递出了信息。这一次,不再是悲鸣或预警,而是一段极其复杂、充满动态变化的规则结构图景。
那并非对抗“净化之触”的盾牌设计图,而更像是一种…… “免疫系统”的蓝图。
在这幅由规则本身描绘的蓝图中,莉娜展示了一种思路:不再试图在外部阻挡那无法阻挡的“格式化”脉冲,而是让自身(以及需要保护的意识)的规则结构,变得能够 “承受”并“消化” 这种冲击。就像某些生物进化出对毒素的耐受性,甚至能将毒素转化为自身的一部分。
其核心在于“动态冗余”与“规则伪装”。在“净化之触”扫描时,迅速将核心的、代表“自我”的复杂规则结构压缩、隐藏到由大量无意义或低复杂度规则构成的“背景噪音”之中;同时,在规则结构的表层,模拟出接近“简并状态”的假象,欺骗对方的评估系统。当脉冲过后,再迅速恢复原状。
这需要规则结构具备前所未有的柔韧性、模块化和快速重构能力。这恰恰是初生之域在长期应对“元规则扰动”和莉娜的“规则如水”哲学影响下,一直在潜移默化发展的方向!
“我们……我们一直在无意识中为这一刻做准备?”老周感到难以置信。
“并非准备,”“差异探测器”冷静地修正,“是演化路径的偶然契合。逻辑确认:该方案具备理论可行性。执行难点:重构速度需超越‘净化之触’的格式化速度。误差容限极低。”
一线生机!尽管微弱,但确实存在!
联合体立刻行动起来。杨教授团队与“差异探测器”全力合作,以莉娜提供的“免疫蓝图”为基准,开始疯狂地设计和测试各种规则伪装与重构算法。初生之域的所有规则工程师都被动员起来,将新的“免疫协议”如同疫苗般,优先整合进“秩序烙印”网络和“星火摇篮”信标的核心。
瓦伦的防御部队则开始演练在“免疫协议”生效的短暂窗口期内,如何定位和干扰“净化之触”的发射源——尽管他们目前对那个隐藏在暗处的敌人几乎一无所知。
莉娜在传递出蓝图后,意识焦点似乎消耗巨大,光芒黯淡了许多,陷入了一种深度的恢复性沉寂。她如同一个耗尽了心力指明方向的先知,将接下来的战斗,交给了她所守护的文明。
初生之域不再仅仅是避难所或摇篮,它正在将自己,以及它所庇护的所有星火,改造成能够在“净化”风暴中生存下来的、坚韧的“规则生命体”。这是一场与无形敌人的赛跑,一场关乎存在意义的进化。
遥远的深空中,那刚刚执行了一次“净化”的冰冷存在,似乎并未立刻发动下一次攻击。它或许在评估莉娜那声悲鸣带来的“涟漪”,或许在计算着下一次更高效的“清理”方案。
寂静,再次降临。但这一次,寂静中充满了加紧准备的无声喧嚣。
(第9卷 第551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