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古风故事集 > 第248章 金钏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说大明嘉靖年间,苏州府吴江县有个落第秀才,姓周名文渊,祖上原是官宦人家,到他父亲这辈家道中落,只剩城东一座老宅并城外三十亩水田。这周秀才年方廿四,生得眉清目秀,诗书满腹,却因性情耿直,屡试不第。这年秋闱又名落孙山,归家后一病不起,不出三月竟把家中积蓄花去大半。

这日天色未明,周文渊挣扎着起身,见老仆周福端来汤药,叹道:“福伯,今日当了些何物?”周福垂泪道:“公子莫问,且将养身子要紧。”文渊推开药碗,踉跄走到院中枣树下,忽见树根处露出个青石角,唤来福伯一同挖掘,竟起出个密封的陶瓮。打开看时,里头裹着油布,油布里又衬着锦缎,层层剥开,现出对赤金缠丝钏儿,钏身錾着并蒂莲纹,接口处嵌着两颗猫儿眼,在晨光里泛着幽幽绿光。

福伯惊道:“这必是太夫人遗物!老奴记得太夫人临终前说,在枣树下埋着周家最后的气运。”文渊抚钏沉思,忽闻门外喧哗,却是债主王员外领着四五个家仆闯进来。这王员外本是市井泼皮,靠放印子钱发家,如今在县里开当铺、赌坊,最是狠辣不过。

“周公子,三百两银子今日到期,连本带利五百二十两,可是要老汉动手搬东西?”王员外抖着满脸横肉,眼睛却早瞟见那对金钏。文渊急将金钏藏入袖中,拱手道:“员外宽限三日,必当如数奉还。”王员外冷笑:“今日拿不出,便用宅契抵债!”正争执时,邻家张婆婆过来送炊饼,见状扯文渊到一旁低语:“城西新来了个岭南商人,专收古玩珍奇,公子何不去碰碰运气?”

文渊思量无计,只得怀揣金钏往城西去。这日恰逢集市,但见三教九流汇聚,有个波斯人驯猴戏蛇,又有湖广艺人表演吞剑吐火。文渊穿过人群,寻到张婆婆说的铺面,却见门楣悬着“珍宝斋”匾额,店内陈设雅致,架上摆着官窑瓷器、海外珊瑚。掌柜姓胡,生得白净面皮,三缕长须,正拿着放大镜端详一枚古玉。

文渊取出金钏,胡掌柜接过细看,忽然指尖微颤,问道:“足下此物从何得来?”文渊照实说了。胡掌柜沉吟道:“此乃前朝宫中之物,名曰‘比目连理钏’,本该是一对。”文渊称是。胡掌柜又道:“可惜单只价值折半,若凑成对,可值二千两。”文渊闻言暗惊,忽听屏风后环佩叮咚,转出个戴帷帽的女子,虽看不清面容,但身段窈窕,声音清越:“掌柜的,这对钏儿我要了。”

女子命丫鬟取出银票,竟真付了二千两。文渊正要推辞,女子却道:“周公子不必客气,他日若得另一只,可到城南李府寻我。”说罢飘然而去,留一缕异香在店中萦绕。文渊得此横财,还清债务尚余一千五百两,便重整家业,用心读书。谁知不出半月,怪事频生——先是家中器物无故移动,继而夜闻女子啜泣,最后竟见窗纸上映出鬼影。

这夜文渊挑灯夜读,忽听书房门吱呀作响,抬头见个红衣女子立在月光里,面容惨白,颈间一道紫痕。文渊惊问:“卿是人是鬼?”女子垂泪道:“妾乃王员外妾室柳氏,三月前被他勒死在枯井中,求公子为妾身申冤。”说罢递过一只绣花鞋,鞋底绣着“永结同心”四字。文渊正要细问,窗外传来鸡鸣,女子倏忽不见。

次日文渊携鞋告官,县令却道:“王员外乃本县乡绅,岂容你诬告?”反将文渊打了二十大板。文渊负伤归家,当夜柳氏鬼魂又来,泣道:“妾身还有支银簪埋在王家后园海棠树下,簪中有他私通倭寇的密信。”文渊为难:“我如何进得去王家?”鬼魂道:“端午那日他必去虎丘赴宴,公子可扮作货郎潜入。”

待到端午,文渊果然混进王家,在后园挖出银簪。正要离去时,忽闻脚步声,急忙躲进假山洞,却见王员外领着个倭寇装束的男子走进凉亭。那倭寇道:“王桑,十月十五月圆夜,我们在刘家港接货。”王员外笑道:“松本先生放心,二百匹丝绸、五十担生丝早已备妥。”文渊听得真切,待二人走后,连夜将密信呈送苏州知府。

谁知知府衙门有王员外眼线,当夜便有黑衣人来杀文渊。危急时房梁跃下个青衣女子,剑光如雪,瞬间刺倒三人。这女子揭下面纱,竟是当日珍宝斋买钏之人。她急道:“我乃锦衣卫暗桩李明月,追查倭寇案已久,此处已不安全,公子速随我走!”

二人趁夜色逃至寒山寺,在禅房互通情由。原来李明月是锦衣卫千户之女,为查案扮作商贾之女。那对金钏本是她家信物,二十年前父亲遭陷害时流落民间。文渊想起幼时听父亲说,周家曾受李千户大恩,忙道:“姑娘放心,周某必助姑娘洗雪沉冤。”

次日清晨,小沙弥送来素斋,却暗夹字条:“速离寺,有诈。”二人从后门出走,半路遭遇伏击。乱战中文渊为护明月,肩头中箭。幸得漕帮兄弟路过,杀退追兵,将二人藏于运粮船中。帮主赵天龙早年曾受李千户活命之恩,听闻明月身份,慨然道:“贤侄女放心,漕帮三千弟兄任你差遣!”

众人商议对策时,文渊忽想起柳氏鬼魂曾说,王员外书房暗格藏有账册。当夜赵天龙派高手潜入王府,果然取得账册,上面记录着与倭寇往来明细。正要撤离时,却见王员外提着灯笼进来,冷笑道:“早知道你们会来!”顿时警锣大作,伏兵四起。

原来这竟是请君入瓮之计!文渊、明月被围在核心,眼看就要被擒,忽见西厢房起火,柳氏鬼魂显形于火光中,厉声长啸。家丁们吓得魂飞魄散,王员外却取出一道符咒掷去:“孽障,还不散去!”鬼魂惨叫一声化作青烟。趁这空隙,漕帮弟兄砍杀出来,混战中王员外被明月一剑刺伤,仓皇逃往码头。

众人追至刘家港,但见月下海面泊着五艘倭船,正在装货。王员外跳上小船,狂笑:“李明月,你父亲当年就是我设计害死的!”明月目眦欲裂,正要拼命,文渊拉住她道:“你看东北方向。”只见黑暗处转出十余艘兵船,旗号赫然是“俞”字——竟是抗倭名将俞大猷的部队!

原来漕帮早向官军报信。顿时火箭如雨,杀声震天。王员外见大势已去,驾船欲逃,文渊与明月乘快艇追赶。接近时,文渊纵身跃上敌船,与王员外缠斗。这奸商竟会武艺,刀法狠辣,文渊渐渐不支。危急时明月抛出金钏,正击中王员外面门。原来这金钏暗藏机关,触动机括便射出毒针。王员外惨叫落海,被浪卷去。

战后清点,擒获倭寇头目松本,起获大量赃物。俞将军亲自作保,李千户冤案得以昭雪。圣旨下,追封李千户为昭毅将军,文渊因功授县丞之职,明月则恢复本姓赵,受封诰命。

这日二人重返吴江,在周家老宅成婚。洞房花烛夜,明月从妆奁取出金钏为信物,文渊也取出另一只——原来他当初并未卖出双钏。正喜庆时,忽闻环佩声响,柳氏鬼魂现形道贺:“妾身冤屈得雪,今将往生,特来拜别。”说罢化作清风散去,留满室异香。

次日新人祭祖,见枣树下又发新枝。福伯来说,枯井中起出王员外藏匿的十万两白银,尽数充公。知府大人亲题“义门”匾额相赠。三年后文渊升任知府,明月诞下双胞胎,夫妻二人出资重修寒山寺,在寺中立了抗倭英烈碑,香火至今不绝。

这正是:

金钏引出善恶报,倭寇终遇雷霆诛。

莫道天网有疏漏,正气长存是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