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古风故事集 > 第166章 玉蟾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说大明永乐年间,应天府上元县有一书生姓陈名廉,表字清之,祖上原是汴梁人氏,靖康时南渡徙居金陵。这陈生年方二十,生得眉目疏朗,丰神俊逸,更兼胸藏锦绣,笔走龙蛇,只是时运未至,屡试不第,家中唯余老仆陈福并三间旧屋,终日以卖字鬻画为生。

这一日正值暮春,秦淮河上画舫如织,两岸酒旗招展。陈生因连日阴雨困顿家中,见天色放晴,便携了近日所作《烟雨金陵图》往夫子庙前市集售卖。方才支起画架,便见一青衫老者驻足观看,这老者须发皆白而面色红润,目如寒星,手持一柄麈尾,端的是仙风道骨。

老者观画良久,忽抚掌叹道:“妙哉!笔法得吴道子遗韵,墨色有董北苑风采,更难得是这烟雨空蒙之中,暗藏紫气东来之象。可惜……”陈生忙作揖请教:“晚生拙作,蒙长者谬赞,不知可惜何在?”老者以麈尾指点画中远山:“此间峰峦走势本应接天龙脉,却因墨色凝滞断了地气,恰似君子困于泥淖,纵有凌云之志,难脱眼前之厄。”言罢从袖中取出一枚古玉蟾蜍置于画上:“老夫与你有一段宿缘,今赠此物,可镇画中晦气。切记,玉蟾目赤之时,当往栖霞山寻紫云观故人。”语毕翩然而去,竟不留姓名。

陈生愕然良久,看那玉蟾通体剔透,雕工古拙,蟾口衔一枚开元通宝,背刻云纹雷篆,心下暗自称奇。归家后置于书案,夜半忽见蟾目微泛红光,正惊疑间,忽闻叩门声甚急。老仆开门,见四五公差举火执杖而立,为首喝道:“奉命缉拿白莲教余党,有人首告尔家藏匿逆贼!”不由分说闯入翻检,竟从床底搜出白莲教符咒并反诗数幅。陈生辩白无效,被锁拿至应天府衙。

却说知府冯守仁乃科甲出身,原非昏聩之辈,见陈生文弱,案情又多有蹊跷,便道:“你既称冤屈,可能自证清白?”陈生忽忆老者之言,忙道:“学生有玉蟾为证!”及至取来,那蟾目红光竟灼灼如血。冯知府把玩良久,忽见蟾底微刻“天禧三年敕造”小字,悚然动容:“此乃大内旧物!昔年成祖爷赏赐功臣,怎落你手?”陈生具实以告。冯公沉吟道:“栖霞山紫云观早已荒废三十载……罢了,本府与你十日之期,若寻不得证人,休怪王法无情!”

陈生披枷带锁,由两名衙役押往栖霞山。时值梅雨,山路泥泞难行,至半山腰忽遇暴雨,三人躲入破庙。忽闻女子呼救声,循声见一伙强人正劫掠车驾。陈生不顾身戴刑具,拾木棍击倒匪首。众匪溃散,车中掀帘露出一张芙蓉面,竟是南京都指挥使司王大人千金。小姐感其恩德,命护卫解了刑具,赠银五十两并玉佩为信。

及至紫云观,但见断壁残垣,蛛网纵横。三人在残殿中搜寻,忽闻地底传来诵经声。推开暗门,现出石阶深幽,沿阶而下竟别有洞天:明珠照壁,玉砌雕栏,俨然神仙府邸。一童子曰:“师尊候客久矣。”引至丹房,见当日赠蟾老者正与一道人对弈。老者笑曰:“庾道友,可是你三十年前所卜之应?”那道人身披八卦氅,手持铁算盘,叹道:“白莲妖人作祟,朝廷鹰犬横行,金陵城百日内当有血光之灾。贫道当年泄露天机遭天谴双目,今终等到应劫之人。”

原来庾道人乃建文旧臣,精于星象卜筮,早算得金陵有劫,需寻五行俱全之人化解。老者名葛玄朴,曾是锦衣卫暗桩,知庾道人所藏建文密宝关乎国运。二人取出鎏金铜匣:“此中物事牵动天下气数,白莲教、东厂乃至倭寇皆在觊觎。今托付于你,需往北京寻少师姚广孝……”话音未落,忽闻箭矢破空,东厂番役已杀入地宫!

混乱中庾道人启动机关,石壁翻转将陈生推入密道。待从山腹钻出,怀中仅余铜匣并小姐所赠玉佩。思量欲救二老,却见山下火光冲天,知紫云观已遭不测。连夜奔回金陵,惊见满城缉拿文书,画影图形竟是自己!原来冯知府三日前暴卒,继任者直指陈生勾结妖道谋逆。

陈生走投无路,忽忆王小姐所赠玉佩,夤夜翻入都指挥使府邸。小姐闺名琼英,素慕荆轲聂政之流,见陈生遭遇,慨然道:“君既蒙冤,妾当助之。家父奉调进京,明日即有官船北上。”遂将陈生化装为书童混入船队。

舟行半月,至徐州境忽遇倭寇突袭。贼首山本蛟勇悍异常,连伤数名将领。陈生自幼习得祖传剑法,危急时挺剑相搏,竟刺伤贼首左目。王指挥使大喜,问其师承,陈生只得将紫云观奇遇略述一二。王公捻须道:“姚少师上月已然圆寂,今欲平反,唯寻英国公张辅或可周全。”

及至京师,忽传英国公督师交趾未归。陈生寄居王府,某日随管家往隆福寺采买,偶见一波斯商人售卖琉璃盏,其盏底纹路竟与铜匣暗合。商人低语:“欲开天门,先寻地钥。”陈生尾随之至客栈,商人取出半面铜镜:“此物与君怀中匣本是一体。”正欲详谈,窗外射入毒镖,商人当场殒命。陈生持镜跃窗,见一黑影遁入晋王府邸!

晋王乃当今圣上亲叔,势焰熏天。陈生踌躇间,忽有青衣小厮传来字束:“今夜子时,陶然亭候。”赴约见一蒙面女子,竟是琼英小姐!原来王府得密报,晋王勾结白莲教谋逆,证据藏于王府密室。小姐道:“三日后晋王寿宴,妾可助君混入。”

是夜,陈生扮作乐师携琵琶入府,其内暗藏铜匣镜鉴。席间奏《十面埋伏》至激烈处,弦断匣落,机关触发,匣镜合体射出的光点正照在屏风蟠龙目上!密室轰然洞开,现出晋王与白莲教往来书信。晋王怒极拔剑,忽有一蒙面侠客从天而降,竟是葛玄朴未死!原来老者当日金蝉脱壳,一路暗中保护。

混乱中陈生携证物突围,遭侍卫围困于钟楼。忽见城外烽火连天,英国公竟提前班师,率玄甲军擒拿晋王。公视证物叹道:“姚少师圆寂前曾留锦囊,言今日之事。”遂带陈生面圣。

永乐帝览证物勃然大怒,却又沉吟:“晋王虽罪证确凿,然牵一发而动全身……”忽报南京紫金山地震,白莲教趁机作乱。陈生伏地奏曰:“臣愿戴罪立功,平乱安民。”帝奇其胆识,赐尚方剑,准其率三千京营兵南下。

原来陈生路上得葛老指点,知白莲教据点在牛首山溶洞。官兵佯攻前山,陈生率死士从后山秘道潜入,正遇教徒祭祀。祭坛上绑缚的竟是琼英小姐!原来小姐暗中查案被擒。陈生奋勇救美,却见教主取出火药引信:“今日尽忠无生老母,尔等皆陪葬罢!”葛老突然现身,以飞石击断引线。此时英国公大军已至,一鼓荡平妖氛。

凯旋日,永乐帝亲审冤案。原冯知府乃被晋王毒杀,葛老献上建文密宝——竟是太祖开国时秘藏之九州龙脉图。帝观图悚然:“若非卿等,朕几损大明气数。”晋王赐白绫,白莲教众论罪。陈生敕封金陵府通判,琼英小姐赐婚。葛老长笑三声,化作白鹤冲天而去。

新婚夜,陈生与夫人观玩玉蟾,忽见其目复赤。急往庭院,见流星划过紫微垣。夫人问:“夫君仍欲追查天机否?”陈生揽妻入怀:“宦海风波恶,不若烟雨钓舟闲。明日便上表辞官,与你共修《金陵烟雨图》。”二人相视而笑,其时月满中天,玉蟾目中红光渐隐,终化碧色温润。

这正是:

紫云观里识玄机,白莲妖氛蔽日曦。

铜匣暗藏龙脉图,玉蟾照彻九州疑。

宦海浮沉原似梦,情天补石终有期。

莫道书生无胆气,一剑能退百万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