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古风故事集 > 第161章 算珠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永乐十九年仲秋,京师骤起风波。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秦砚卿,因弹劾宝钞弊政遭构陷,猝死诏狱。其女秦桑年方二八,本待选宫中女官,闻变夤夜出逃。临行前,老仆塞来乌木算盘半副,泣曰:“此老爷临终所托,云内藏破局之钥...”

桑娘避祸至杭州舅家,岂料舅父早被锦衣卫收监。表嫂冷脸掷来织机:“吾家岂容罪臣之女?”遂被贬入织坊为奴。夜半抚算盘垂泪,忽闻珠响叮咚,残盘竟自行拼合,浮现血字:“孤山梅,玉泉冰,十八星斗映璇玑。”

次日押送贡缎往孤山别院,恰逢钱塘商会岁核。桑娘见厅中檀木算盘与怀中乌木盘纹路相契,失手打翻茶盏。总账房陆仲渊蹙眉抬头,却见这织女指尖飞点:“第三柱珠位错档,该是七归六除非五去...”满堂哗然中,竟将百年错账顷刻厘清。

陆先生惊为天人,破例收作算房学徒。桑娘夜夜以乌木算盘推演,发现宝钞作伪竟与宫中采买相关。某夜查账至三更,忽见窗外黑影幢幢。危急时陆先生破门而入,袖中飞出铜钱击退刺客,叹道:“秦姑娘可知今师乃尊父同科进士?”原来陆仲渊竟是父亲门生,奉命暗中护持。

二人循算珠指引往玉泉寺查证,于弥勒座下掘得铁匣。内藏户部旧档与半页血书,直指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忽闻弓弦响动,锦衣卫缇骑围寺。陆仲渊为护桑娘肩中毒箭,血染经幡之际,乌木算盘骤放光华,十八颗珠凌空排作星图,现出“灵隐茶畦”四字。

桑娘负伤遁入龙井山,被采茶女苏绣儿所救。苏家茅屋悬着副八卦算盘,与乌木盘阴阳相合。绣儿泣曰:“先父本为宝钞提举司匠官,因察觉钞版暗记玄机被害...”二人比对照验,发现伪钞暗藏北斗纹样,与宫中钦天监秘符吻合。

恰逢郑和第六次出洋在即,宝钞需求剧增。桑娘扮作茶商混入贡船,见押运太监腰间牙牌竟与伪钞暗记同源。夜盗账册时误入底舱,骇见铸模机枢暗藏火药,竟欲毁船阻挠西洋贸易!千钧一发间,陆仲渊率商船赶来,火把映出他飞鱼服下金吾卫腰牌——原是皇上亲军暗查此案。

三方混战间,突有海寇乘乱劫船。桑娘被掳至舟山岛,匪首狞笑:“小姑娘可知乌木算盘本是张士诚藏宝图?”方知前元余孽欲搅乱金融以复国。桑娘假意合作,以算学推演潮汐,暗将海盗布防图编作渔歌传出。

陆仲渊得讯率水师围剿,血战中桑娘手执算盘立于桅杆,珠算声里指挥若定。忽见匪船喷出毒火,正是伪钞所用磷粉。危难时乌木算盘迸裂,内现金针一枚,绣儿识得乃其父所制辟火机关。金针破焰引雷,贼船尽焚。

凯旋归杭途中,桑娘于残盘夹层得父亲绝笔:“宝钞弊根不在工艺,在人心贪渎。”更惊见账目暗指宫中贵妃涉案。此时绣儿突然发难,匕首直指桑娘:“姐姐莫怪,冯公于我苏家有灭门之仇!”原来她早知贵妃乃冯保义女,欲借桑娘之手复仇。

三方对峙时,钦差叶宗行持圣旨驾到。这位“水利御史”竟亮出都察院左都御史身份,冷笑:“尔等可知杭州湾潮灾实为人祸?”遂展图纸:冯保为私开银矿,竟改钱塘江堤走向!叶公指向江心:“伪钞白银多来自此处私矿。”

众人夜探银矿,骇见矿工皆黥面囚徒。桑娘认出几个竟是失踪的户部官员!突闻爆炸声起,冯保亲信欲炸矿灭口。陆仲渊护众官突围时身陷火海,桑娘返身相救,二人双手交握处,乌木算盘残珠突然聚成太极图,引地下水倒灌灭火。

冯保事败自焚前,嘶吼出惊天之秘:原来皇上早知宝钞弊政,意在引蛇出洞整顿金融。秦主事之死实为苦肉计,今圣驾已密临杭州!大帐揭开,永乐帝朱棣拂袖而出,指桑娘怀中算盘:“此物乃朕与你父手制,内藏新钞图样。”

原来秦砚卿未死,正从诏狱暗格走出。父女重逢时,皇帝亲手拼合算盘,十八珠变作三十六天罡星图:“朕欲革宝钞弊政,铸银元通四海。秦卿可愿领户部侍郎,督造新币?”桑娘却叩首:“臣女乞开女户,许女子掌账经商。”

圣旨颁下那日,杭州城开设大明首间女子银号。门匾“珠玑阁”乃皇帝亲题,楹联暗藏玄机:“五湖舟楫算来总是民生泪,四海金珠数去无非汗血钱。”开业当天,绣儿奉上苏家祖传鎏金算盘:“姐姐莫忘天下尚有女子囿于深闺。”

桑娘遂设女账房学堂,首课那日忽见台下坐着微服皇帝。朱棣笑指陆仲渊:“金吾卫指挥使该归位了。”却见陆将军解官印置于算盘上:“臣愿为珠玑阁大掌柜,为陛下数天下财富。”皇帝大笑,竟赐婚旨:“朕早备好双喜算盘作贺仪!”

大婚之夜,二人共执乌木算盘清查国库。至三更时分,算珠忽自行跳跃,现出前元暗账。顺藤摸瓜竟查出靖难遗臣私设海外金库!桑娘孕中仍率船队出海,于吕宋岛起获白银三百万两。归航时飓风阻路,她以算盘测星位,竟开辟新航路直抵天津卫。

永乐驾崩那年,珠玑阁分号已遍及十三省。桑娘携子往南京述职,于长江遇袭。刺客刀锋及颈时,孩儿怀中玩具算盘突化盾牌——原是陆仲渊以玄铁重铸信物。纠缠间扯开刺客面纱,竟是当年诏狱狱卒!供出惊人内幕:秦父当年假死实为查建文余党。

洪熙元年元夕,桑娘接密旨入宫。仁宗朱高炽病榻前展开《天下银流图》,叹道:“朕欲革宝钞,然权贵掣肘。珠玑阁可愿接皇商身份?”桑娘却献上乌木算盘:“臣妇愿以商制政,使白银流通如血脉。”

此后十年,珠玑阁暗中构建大明金融网。陆仲渊训练“算珠卫”,以商队护卫之名行监察之实。至宣德年间,民间竟“不知宝钞,只认珠玑票”。忽有倭寇连环劫银车,桑娘亲往沿海查访。于舟山岛重逢当年海寇遗孤,现已成为市舶司翻译的少年泣曰:“倭刀背后实有晋商指使!”

晋商八大家联合发难,指控珠玑阁操纵银价。桑娘公堂之上取出百年账册,珠算声彻夜不绝,竟将晋商走私军械的暗账悉数揭破。末了轻拨最后一珠:“诸公可知洪武三十年海禁真相?”满座骇然中,屏风后转出三杨内阁,叹服:“夫人真乃大明管仲!”

正统七年,桑娘寿终正寝。送葬队伍行至钱塘江畔,忽见江心升起三十六座银山——正是当年私矿所在。空中现出巨幅珠玑票虚影,上书“通四海利民生”。自此商船过此必抛银币祭江,称“珠玑潮”。

其孙陆知白后来官至户部尚书,改革税制时总见祖母虚影拨算盘。某日国库对账缺银三万,夜梦桑娘笑指梁上。果在正梁暗格寻得前朝金砖,恰好补平亏空。梁上刻字墨迹犹新:“量天下财富,须存仁心一寸。”

这正是:

乌木算珠溯冤深,金陵王气暗中参。

珠玑阁启风云变,银海潮平日月新。

岂道红颜终误国?偏教素手重铨衡。

江心犹见秦时月,曾照桑娘夜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