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9章 姻缘美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光荏苒,秋去冬来,转眼又是春暖花开。清溪村仿佛一幅缓缓展开的田园画卷,冬季的萧瑟被盎然的春意取代。溪边的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田里的油菜花开得金黄灿烂,连空气里都弥漫着泥土和花草的芬芳。

阿石的家,在这几个月中,愈发像个温暖巢穴。他并未因财富而懈怠,依旧在不去采赤芝的日子里,上山砍些柴火,一方面自己用,另一方面也送给村里需要的老人。他与苏巧儿的婚事,也在这明媚的春光里,被提上了日程。

积攒了足够的银钱,阿石请了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族长和能说会道的媒婆,备足了丰厚的聘礼——雪花白银一百两,上等绸缎四匹,精米十担,还有一对沉甸甸的银镯子和若干首饰,浩浩荡荡地前往苏家村巧儿的兄嫂家提亲。

巧儿的兄嫂本就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以前虽不反对阿石与巧儿来往,但见阿石家徒四壁,心中总不免有些顾虑。如今见阿石不仅家境殷实,为人更是勤劳善良,知根知底,且聘礼如此丰厚体面,自然是满心欢喜,一口答应了下来。至于巧儿本人,更是羞红着脸,低垂着头,嘴角却抑制不住地上扬,心中的甜蜜几乎要满溢出来。

婚事定在了桃花盛开的阳春三月。阿石将家里重新布置了一番,门窗上贴上了大红的喜字,新床上铺着巧儿亲手绣的鸳鸯戏水被面。婚礼那天,阿石穿着崭新的靛蓝色长衫,胸前戴着大红花,整个人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他用八抬大轿将凤冠霞帔、蒙着红盖头的巧儿从苏家村迎娶了过来。

清溪村几乎全村出动,前来贺喜。流水席从阿石家的院子一直摆到了村中的打谷场上,鸡鸭鱼肉,香气四溢,村民们笑语喧哗,热闹非凡。连一向刻薄的周扒皮,也碍于情面,派人送来了贺礼,虽然人没敢亲自到场。王婆婆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拉着阿石和巧儿的手,连连说着“好孩子,好好过日子”。

婚后的生活,平淡却充满了温馨。巧儿是个勤快能干的妻子,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她手巧,不仅饭菜做得可口,还将阿石买回来的布料做成合身的衣裳。阿石则负责外头的活计,砍柴、采药(依旧是严格遵守七日一株的规矩),将赚来的钱交给巧儿保管。夫妻二人同心,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每天傍晚,阿石砍柴或从镇上回来,总能看见巧儿站在院门口翘首以盼。桌上会摆着热腾腾的饭菜,巧儿会为他打来洗脸的热水,递上沏好的粗茶。夜里,两人会在灯下,一个修补工具,一个做着针线,低声说着体己话,规划着未来的生活——什么时候再添置几亩田,什么时候生个孩子,将来孩子要读点书……

阿石依旧每隔七日去一次紫竹林。这件事,他并未隐瞒巧儿。在新婚之夜,他就将如何捡到青铜镜,如何解救狐仙白灵,如何得到赤芝指点等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妻子。巧儿听得惊叹不已,紧紧握住阿石的手,说:“阿石哥,你这是好心有好报。我们更不能忘了白灵姐姐的恩情,一定要守信用,不能贪心。” 妻子的理解和支持,让阿石倍感温暖和安心。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日子在平凡而幸福的节奏中悄然流逝。阿石和巧儿成了清溪村人人称羡的恩爱夫妻。他们的善良和乐于助人,也赢得了村民们发自内心的爱戴。阿石依旧是那个阿石,并未因富贵而骄横,反而更加谦和。他深知,这一切的根基,都源于自己当初那一念之善,源于白灵的回报,也源于巧儿不离不弃的信任。

一年后的一个秋夜,月光如水,洒在铺满落叶的院子里。阿石和巧儿坐在院中的石凳上(就是当年行解封仪式的那张),巧儿的腹部已然微微隆起,那里正孕育着他们爱的结晶。

“巧儿,等孩子出生了,不管是男是女,我们都要告诉他(她),做人要善良,要守信,要知足。”阿石握着巧儿的手,望着天上的明月,轻声说道。

巧儿温柔地靠在阿石肩上,点了点头:“嗯。还要告诉他(她),曾经有一位善良的狐仙,帮助过他的爹娘。”她顿了顿,眼中闪烁着幸福的光芒,“阿石哥,有时候想想,真像做梦一样。从你捡到那面镜子开始,一切就都变了。”

阿石笑了笑,将巧儿搂得更紧些:“是啊,就像冥冥中自有安排。但最重要的,是我们抓住了这份安排,没有因为恐惧而迷失本心。” 他低头看着妻子,眼中满是爱意和满足,“能娶到你,是我林阿石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夜风吹过,带来成熟的稻香和隐约的桂花香气。夫妻二人相拥而坐,享受着这静谧而美满的时光,过去所有的苦难和惊险,都化为了此刻心底最温暖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