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2章 溺爱成疾,纵子成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光阴似水,静静流淌。转眼间,那对在襁褓中咿呀学语的龙凤胎,已能蹒跚学步,牙牙学语。林耀祖和林秀英,这两个名字承载着父母无限期望的孩子,在林老汉和王氏无微不至、乃至近乎虔诚的呵护下,逐渐长大。

然而,随着年岁增长,两个孩子的性格差异也开始显现,尤其是在父母截然不同的对待方式下,这种差异被不断放大,最终走向了令人忧心的方向。

林耀祖作为儿子,又是林家期盼已久的香火,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全家的中心,尤其是王氏的命根子。他自小便显露出比姐姐更强的好奇心和占有欲,想要的东西必须立刻得到,否则便哭闹不休。起初,林老汉见他小小年纪脾气如此之大,还想摆出严父的架势管教几句,可每次不等他开口,王氏便已心疼地将儿子搂在怀里,一边心肝宝贝地哄着,一边对丈夫抱怨:“孩子还小,懂什么?他想要什么给他便是了,何必惹他哭坏了身子?”

一次,林耀祖看中了邻家孩子手里一个精致的竹蜻蜓,上前便抢。那孩子不肯,两个孩子扭打起来,耀祖年纪小些,吃了点亏,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王氏闻声赶来,不问青红皂白,便对着那家孩子数落了一番,硬是逼着对方将竹蜻蜓“让”给了耀祖。林老汉在一旁觉得不妥,刚想开口,王氏便一个眼刀飞过来,低声道:“一个玩物罢了,邻里之间,何必计较?没得让人笑话我们小气,欺负别家孩子。”林老汉看着破涕为笑、得意洋洋的儿子,再看看一脸委屈的邻家孩子,终究是把话咽了回去,只是暗自叹了口气。

到了七岁,林老汉将耀祖送进了村里的学堂,指望他能读书明理,将来考取功名,真能“光耀门楣”。然而,林耀祖在学堂里,依旧是我行我素。他仗着自己身强体壮(得益于家里好的都紧着他吃),欺负年纪小的同窗,抢夺他们的笔墨纸砚;上课时心不在焉,要么捣乱,要么睡觉;先生授课,他稍觉无趣便大声打断,甚至公然顶撞先生,说先生讲的都是无用的酸腐文章。

学堂的先生是一位严谨的老秀才,几次三番将林老汉请到学堂,痛心疾首地告知其子的顽劣行径。每一次,林老汉都是羞愧难当,连连作揖道歉,回到家便想狠狠教训儿子一顿。可每次,王氏都如同护崽的母鸡般,将儿子牢牢护在身后,哭着对林老汉说:“你凶什么!儿子还小,贪玩些是常事,那老秀才自己讲课无趣,反倒怪起学生来了?等耀祖再大些,懂事了,自然就知道用功了!”

“他还小?人家跟他一般大的孩子,哪个像他这般混账!”林老汉气得浑身发抖。

“我不管!反正不准你打我儿子!”王氏寸步不让,“他就这么点年纪,懂什么?你非要把他打坏了才甘心吗?”

看着妻子泪如雨下,看着儿子躲在母亲身后那有恃无恐、甚至带着几分挑衅的眼神,林老汉举起的巴掌,最终还是无力地落了下来。他只能再次备上厚礼,硬着头皮去给先生赔罪,去给被欺负的邻家道歉。他去学堂和邻家道歉的次数,竟比儿子去上学堂的次数还要多。

而妹妹林秀英,在这个家庭里,则像是阳光下的影子,安静而黯淡。她天性不像弟弟那般霸道,甚至有些怯懦。从小,她就习惯了好东西先紧着弟弟,习惯了父母关注的重心永远在弟弟身上。当弟弟欺负她,抢她的东西时,父母最多只是不痛不痒地说耀祖两句,回头还会对她说:“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

久而久之,林秀英学会了沉默和顺从。她不敢对弟弟的言行有任何规劝,甚至在弟弟闯了祸,父母焦头烂额之时,她也只是默默地躲在角落里,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她就像一株依附在大树上的藤蔓,习惯了依赖,失去了自主生长的勇气。在扭曲的家庭氛围下,她隐隐觉得这一切似乎不对,但年幼的她无法分辨,更无力反抗,只能被动地接受和适应。

有一次,林秀英不小心打翻了弟弟刚喝了一口的糖水,瓷碗摔在地上,碎了。林耀祖顿时勃然大怒,冲上去用力推了姐姐一把,尖声骂道:“瞎了你的狗眼!赔我的糖水!”

林秀英被推得一个趔趄,摔倒在地,手肘磕在门槛上,顿时青了一块,疼得她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她却不敢哭出声,只是怯生生地看着闻声赶来的父母。

王氏首先看到的是摔碎的碗和撒了一地的糖水,以及暴怒的儿子,她下意识地就皱起眉头对秀英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毛手毛脚的,看把你弟弟气的!”

林老汉倒是看到了女儿摔倒在地,伸手想去扶,却被王氏拉住。林老汉看着女儿忍泪的可怜模样,心中一阵抽痛,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化为一缕无声的叹息,只对耀祖道:“好了,一碗糖水罢了,让你姐姐再给你倒一碗便是。”

“我不要!我就要原来那碗!”林耀祖不依不饶。

“好好好,娘的心肝,别气了,娘再去给你冲一碗,多放些糖,好不好?”王氏连忙哄着儿子,看也没看地上的女儿一眼,便拉着耀祖去了厨房。

林秀英自己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默默地将碎瓷片收拾干净。手肘上的疼痛,远不及心里的委屈。但她知道,在这个家里,她的委屈无关紧要。她只能更加小心,更加顺从,才能获得一丝喘息的空间。

类似的场景,在林家不断上演。溺爱如同慢性毒药,一点一滴地侵蚀着林耀祖的心性,让他变得日益骄纵、自私、蛮横无理;也扭曲了林秀英的性格,让她变得懦弱、缺乏主见。原本宁静和谐的家庭,开始出现细微的裂痕,只是这裂痕被“爱”的名义掩盖着,被“还小”的借口拖延着。林老汉并非毫无察觉,但在妻子的强势护短和自身对儿子的溺爱下,他一次次地妥协,一次次地“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他并不知道,他每一次的退让,都是在为这个家庭的未来,埋下更深的隐患。风平浪静的水面之下,暗流已然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