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章 暮色异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夕阳西下,最后一抹余晖在天际挣扎着消失,丰都县西郊三十里处的山林渐渐笼罩在暮色之中。白日里郁郁葱葱的林木,此刻在渐浓的夜色中化作幢幢黑影,仿佛无数静默的守卫,看守着这片不寻常的土地。

樵夫王老五急匆匆地沿着山间小径下行,肩上的柴禾随着他的脚步发出吱呀的声响。他不时回头望向那片逐渐被薄雾笼罩的山谷,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不知是因赶路所致,还是心生恐惧。

“该死的,怎么又忙到这么晚。”王老五暗自嘀咕,脚步愈发急促。

山谷中的雾气似乎有生命般缓缓蠕动,渐渐弥漫至山径。王老五呼吸一窒,那雾气中带着一股奇异的香味,既似檀香,又夹杂着某种说不清的陈旧气息。远处,隐约有光亮闪烁,不是烛火,也不是灯笼,倒像是夏夜里的萤火,却呈现出诡异的青蓝色。

王老五不敢细看,埋头赶路。风中传来细微的声响,似是交谈,又似低吟,却听不真切具体内容。这是他第三次在日落时分路过此地,每次都有这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村里老人说,这地方邪门得很,是阴间与阳世的交界处,每逢日落,便有鬼市出现,亡魂于此交易往来。

前朝县志曾有记载:“丰都西三十里,日暮现鬼市,亡者交易,熙攘如市井,生人勿近。”历代知县或试图查探,或立碑警示,终究不了了之。如今碑文已被苔藓覆盖,字迹模糊,唯当地人口耳相传的警告仍在延续。

王老五终于走出山谷,回头望去,只见雾气已完全笼罩那片地域,其中光影闪烁,人影幢幢。他打了个寒颤,想起月前邻村张猎户的遭遇。那张猎户自恃胆大,日落时分潜入鬼市窥探,归来后一病不起,口中终日喃喃“鬼交易,鬼交易”,不过七日便撒手人寰。郎中查不出病因,只说是惊惧过度,心神俱裂。

与此同时,丰都县衙内,李县丞正在灯下翻阅县志。年过四十的他眉目清朗,一身青色官袍整洁非常。读到“鬼市”一节,他不禁轻笑摇头。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些乡野传说,竟也载入县志。”他合上书卷,对身旁的书吏说道。

书吏躬身回应:“大人明鉴。然本地百姓对此深信不疑,西郊三十里处至今少有人迹,便是明证。”

李县丞站起身,踱步至窗前,遥望西郊方向。“圣人设教,劝人向善,非是以鬼神之说惑人心智。若真有鬼市,本官倒想亲眼见识一番。”

书吏脸色微变:“大人万万不可!前任王县尉曾于日落时分率衙役前往查探,归来后皆染怪病,卧床月余。民间传言,他们是冲撞了鬼市中的亡灵。”

李县丞不以为然:“巧合而已。山间暮色重,雾气浓,感风寒再正常不过。”

然而此后数日,李县丞在处理公务时,总会不自觉地思考鬼市之事。他生长于儒学世家,自幼读圣贤书,对鬼神之说向来嗤之以鼻。但丰都百姓对此的深信不疑,又让他心生好奇。

这日午后,李县丞召来几位当地老者,细问鬼市详情。

一位银发老翁颤巍巍说道:“大人明鉴,那鬼市非同小可。老朽年少时曾远远望见,雾中人影穿梭,交易的不是寻常货物,而是发光的光球和写着字符的纸条。据说那是亡灵们在交易生前的功德和来世的福报。”

另一老者补充道:“每逢清明、中元,鬼市尤为热闹。有胆大者称曾见已故亲人在市中交易,却不敢相认。”

李县丞蹙眉深思:“若如各位所言,鬼市交易的是功德福报,那必有公平与否之分。世间尚有不公,何况阴间?”

老者们面面相觑,显然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

是夜,李县丞难以入眠,披衣起身,独坐书房。烛火摇曳中,他提笔在纸上写下“公平”二字,若有所思。

不知不觉,窗外曙光微现。李县丞惊觉自己竟思考了一夜鬼市之事,不禁失笑。正要起身更衣,忽见书案上多了一卷从未见过的古籍,封皮黝黑,无字。

他好奇展开,内中文字古怪异常,非篆非隶,却依稀可辨。记载的竟是阴司律法,关于鬼市交易的条规细则。最奇的是,书中多处批注,笔迹与自己的如出一辙。

李县丞惊疑不定,唤来仆人询问,却无人知此书从何而来。他盯着那陌生又熟悉的笔迹,心中第一次对鬼市的存在产生了动摇。

此后数日,李县丞一如往常处理公务,审案断狱,力求公正。只是每到傍晚,总会不自觉地望向西郊方向,神色间多了几分沉思。

这日审理一桩田地纠纷案,原告被告各执一词,证据不足,难以决断。正值黄昏时分,李县丞忽感倦意袭来,伏案小憩。

朦胧中,他仿佛置身浓雾之中,四周人影模糊,皆做交易状。一老者趋前,手持一天平,称要李县丞为他评判一桩交易是否公平。李县丞细问情由,依理判断。老者欣然接受,赠他一枚光球,言称是“公道之酬”。

忽闻堂鼓声响,李县丞惊醒,发现手中竟握着一枚温润玉珠,散发着淡淡光芒。他急忙藏入袖中,心中骇然。

退堂后,李县丞独坐内室,取出玉珠细看。那光芒柔和却不似世间任何珠宝,触手生温,令人心神宁静。他回想梦中情形,越发觉得真实非常。

夜幕降临,李县丞鬼使神差地步行至西郊附近。远望山谷中雾气氤氲,异光闪烁,低语声随风隐约可闻。他站在山岗上,久久凝视,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那里确实存在着另一个世界,而自己与它,似乎有着不解之缘。

回衙途中,遇到村民抬棺送葬。询问得知是前日病逝的老人,生前乐善好施,却家道贫寒。李县丞忽然想到:若真有鬼市交易功德福报,这样的善人,是否应该得到更好的来世?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在他心中扎根生长。

此后,李县丞开始暗中收集有关鬼市的见闻记录,比对古籍中的阴司律法。他发现许多百姓口中的鬼市交易,确实存在不公之处——有的亡灵凭借口才欺瞒他人,有的则以势压人,强买强卖。

一夜,他在古籍中读到:“鬼市失公,阴阳失衡。必选阳世公正之士,入阴司掌交易之公平。”

李县丞合上书卷,烛光映照着他严肃的面容。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庭院。他忽然明白,自己与这鬼市的缘分,恐怕不是偶然。

然而他不知的是,此刻鬼市之中,一群亡灵正在争执一桩交易。一个瘦弱的老妪魂灵捧着一团微弱的光球,面对几个气势汹汹的鬼影,瑟瑟发抖。

“你这点功德,换我来世的健康福运,已是便宜你了!”一个肥胖的鬼魂喝道。

老妪哀声道:“这是老身一生积攒的德行,只为来世能与早逝的女儿重逢。若与你换了,便再无机会了。”

争吵声中,谁也没有注意到,雾气深处,一双眼睛正注视着这一切。那眼中闪过一丝不满,随即隐没在浓雾中。

鬼市依旧熙攘,交易仍在继续。而阳世中,李县丞的命运,已经悄然与这个神秘的世界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