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甘露殿里众人憋着笑看着上首那位,刚刚还舒服的挑姿势躺着的二凤陛下。

房玄龄也忍不住失笑:“陛下,您是皇帝,您要是这么玩,微臣也只能陪着您乐了。”

长孙皇后捂着嘴轻笑,忍不住掐了下大唐皇帝腰间的软肉。

都是当皇帝的人了,居然还和臣下耍起了无赖。

“咳!”

李世民轻咳了一声,脸色有些尴尬,心底对于众人说他耍无赖倒是无所谓。

皇帝怎么了?天策府老臣哪一个不是“看着朕长大的”?

皇帝也是人啊!朕还不能和臣下开开玩笑了?真的是大惊小怪!

倒是对后人飘过去的弹幕,二凤很是耿耿于怀:“什么爱哭鬼?朕有那么爱哭吗?”

天幕上,画面继续播放。

画面里的房玄龄失笑后,“好好好,那我想想啊......”

“那......那我赌.......”

就在房玄龄沉吟着怎么回答大唐皇帝的赌约时,又一位年轻的小内侍进来禀告。

“又有何事?”

小内侍抿着唇,轻声道:“陛下!”

“右仆射辞世了。”

画面上的声音消失,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一般,整个大殿在话落后霎时静谧。

李世民猛然抬起头,直视着那位小内侍。

房玄龄的笑容也当场消散,僵直的侧头看去,宛若被人点了穴一样,只有那眼眶里的眸子在震惊的闪烁。

小内侍再次行礼后起身离开,李世民却突然开口叫住:

“你......你说什么?”

声音充满了干涩。

“陛下,右仆射去世了。”

直到小内侍离开了很久,殿内的两人仍是一副呆若木鸡的模样,久久未有动静。

镜头切换,拉至李世民近前。

那位不可一世的大唐皇帝,眉头紧紧的拧成了一团,龙目中噙着晶莹的亮光,大滴的滚落出眼眶,划过他年轻的脸庞沾湿了衣袖。

这个样子

“陛下......我还是赌...大获全胜!......”房玄龄空叹一声,怔怔自语。

画面上的李二默然无语,低头看向那封战报,哆嗦着将其拆开。

天幕上,一道低沉的男音响起,伴随着数行的字迹一起浮现在画面里。

「公元630年,贞观四年三月十九日,杜如晦病逝,时年四十六岁」

「李世民闻之大哭三日,不能上朝理政」

「随后追赠司空、莱国公,谥号为成,并令虞世南为其撰写碑文。」

「其后李世民在每年杜如晦祭日便遣官员往杜府,慰问其妻子,赏赐与生前无二。」

「后来,李世民赏赐给房玄龄一条黄银带,不禁感到伤心,哭着对房玄龄说:“当初你和杜如晦一起辅佐我,但是赏赐只能给你一个人。我听说鬼神什么的害怕黄银,我再拿一条黄金带,你带到杜如晦的灵房去吧。”」

画面里,字迹逐渐消散,李世民哆嗦着将那封来自草原上的战报放在桌案上,注视着满桌的案牍,猛然一挥,将上面的帛巾全部挥落。

一旁的房玄龄低低抽泣声在耳旁响起,大唐皇帝再也无法忍受下自己强压的情绪,放声痛哭。

望着一地的狼藉,大唐皇帝痛声道:“我们都赢了......”

是在回应房玄龄的话,也是在回应未能等到草原大捷的杜如晦。

“右仆射也赢了......”

“我大唐......大获全胜......”

......

贞观三年

不说其他人,杜如晦已经当场懵逼了,傻愣愣的杵着一言不发,一点也没有之前那位以善断着称的宰相清明模样。

贞观四年病逝......

如今已经是贞观三年了......明年我就嘎了?

自己死亡的日期来得太急太快,饶是杜如晦这般的人物一时间也不知该做何反应才对。

他抬头看向同样发懵的大唐皇帝,脸上挂着悲伤亦是在笑道:“陛下,我......”

李世民看着站起身有些摇摇欲坠的杜如晦,连忙从台上走下,上前搀扶着杜如晦,轻拍着斯人的后背,示意他坐下,轻声道:

“克明,朕已经下令诏孙神医进京了。”

“你是朕的臂膀,当先之急是先保重好身体啊!这样,你手里头的政务先放一放,最近好好歇一歇,有玄龄在呢。”

听到李世民三言两语之间就给他多派了一个省的活的房玄龄:“???”

我不是人啊,陛下?

杜如晦木然的坐下,缓和好心绪后向着虞世南感激的点了点头,对方拱手示意。

都哥们!

殿中的班直同僚们从天幕上初闻右仆射的死期,一时间心底生出戚戚感。

他们中有许多人已经和右仆射共事十几年了,其中感情深厚,此时看在杜如晦身上的目光竟都带着些哀怜和......期盼。

【“李世民手下的那套班子真是强的一批!”

“杜如晦一辈子英明睿智,且深受李世民信赖,纵然是死后,其长子杜构继承爵位,次子无功却能因为父亲杜如晦的原因,被李世民封了郡公。甚至李二还将自己的女儿城阳公主嫁给了杜荷。这样的恩宠,这样的开国功勋得到善待的结局,让我泪目!”

“有什么用?贞观十七年,杜荷参与造反不还是被李世民给全家流放了吗?杜家满门也因此被株连,甚至整个京兆杜氏都受到了严厉清查,家族也随之落寞,到了杜甫的时候,只能歌唱茅屋为秋风所破。”】

甘露殿霎时气氛变得诡异平和,刚接受了自己死期的杜如晦当场僵住。

他差点一口气顺不上来,贞观三年就得原地去世了。

有什么痛苦是同一天知道自己啥时候死,然后又知道自己儿子谋反被全家流放的吗?

“陛......陛下。”杜如晦声音颤抖:

“犬子谋反乃大不敬,其罪可死啊!”

“如此.....不忠不孝之子,该诛......”

李世民按下想要起身谢罪的杜如晦,一点都没在意,轻松道:“如今才贞观三年,杜卿啊,沧海桑田,时事境迁,以后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朕说了,杜荷无罪!并且朕和皇后的女儿依然会嫁给他!”

李世民一点都没慌,还有十五年才发生的事儿,着什么急啊?

谁知道期间有何变故?

相反,听到杜荷谋反的未来信息,李世民本人更是不怒反喜。

奇怪,朕的心底为什么透露出一股莫名的兴奋感?

贞观十七年,我李二......呸!都特么怪后人天天说,差点口误了!我李二郎还在位的时候,有人居然敢行谋逆?

贞观年间,天灾不断,外有强敌,内有逆贼......就这?

我李世民还是千古一帝?

哈哈哈哈,不愧是朕!

就是强!

千载一人,唯我而已!

李世民内心九转十八弯后,喜意更多,宽慰这位肱骨之臣道:“克明啊,且不说你子只是参与,而非主谋,万一是被人蛊惑的呢?”

随后又面向众人,朗声道:“教子之道,事关重大,诸位,朕想与尔等同享江山富贵,切莫让家族自误啊!”

众人禀声:“谢陛下教诲。”

“诫子之事,臣等一定牢记于心。”

李世民很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件事他压根就没真放在心上,都有天幕提前曝光了,先不说克明会不会真的在贞观四年病逝,杜荷回家都得先挨一顿毒打。

要是克明还在,给杜荷十个胆子也不敢参与这种事儿啊?

怕是孩子昏了头,当时被奸人蒙蔽了。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自己心腹的身体状况啊!

他是真怕自己的克明像诸葛武侯一样,给累死了。

“李君羡,再多派点人去寻孙神医入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