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东汉年间

某文的背景

钜鹿郡的一处道观里。

听闻观外天下大疫,年轻的道人正准备领着师弟们下山救济百姓,却不料天幕突然的提及让他们被迫停住了脚步。

当观看完了天幕里大贤良师的一生后,脸颊带着少许婴儿肥的道人早已热泪盈眶。

“角不过一求道者,何以担待后世人山岳般的赞誉啊!”

年轻道人的手止不住的在颤抖,尽管已经知晓了他下山后的结局,这一刻的他还是没有犹豫,迈出了那坚定的一步。

结局早已注定?

不!

张角没有因为天幕的过早曝光而退怯,他的那颗道心更加坚固了。

在这一刻他更明白了自己的千载真修所背负的使命何为!

经书里的盛世迟迟不能到来,皇权被死死的限制在庙堂里,大族紧握的力量无情的剥削着求生的大汉子民,这就是他要面对的世道。

地方上的豪强世家吗?

不过些许风霜罢了。

张角抹去眼泪,却听身后有人唤他。

“兄长!”

回头看去,自己的两位弟弟眼眶含泪,正嘴角勾笑的看着他。

张梁轻声道:“兄,这一次,弟弟一样愿意陪着你。”

“早知结局,也愿意吗?”

张梁哈哈大笑,小弟耍了个滑:“兄,您不是说了,所图无非治病救人。”

“我兄弟三人这辈子从未分开过,”张梁握住了大哥的手,目光坚定:“就算是再死一次,又有何妨?”

哎!

张角眼底划过一次歉意,叹息道:“这是为兄的使命,到底说是为兄对不住你们啊!”

大弟咧嘴道:“修道之人,不就求个心意畅达吗?兄如此,弟定同去!”

说白了,道爷我乐意!

张角宠溺的摸了摸弟弟的头。

“哈!老道来早了,还能看见这样一副兄弟情深画面,不虚此行也!”

“道友,何不同去?”

两道突兀的声音从山道上响起,再一眨眼已是两个仙风道骨的真修施施然的落在了兄弟三人面前。

见到来人,张角微笑着作礼:“道友安好?”

左慈、于吉二人还礼,“道友,同去?”

“同去同去!”

钜鹿郡的道观前,三位得道真修的笑声朗朗的响彻在天空下。

与此同时,张角舍身求仁,为天下人谋义的行为正在感染着这片时空里每一个有道之士。

庙堂上,是蔡夫子的据理力争,熹平石经所耗锱铢为何不能用在百姓身上?

最终在圣天子的妥协下,熹平石刻的工作被叫停。

由卢植、蔡邕等天下有名的贤者领头组建了冀州赈灾军,他们带着庙堂上的良心醒悟赶往冀州灾区。

幽州涿郡。

有任侠之风的长臂青年吐出嘴里含着的狗尾巴草,挥剑斩断面前的巨石泄着满腔的怨气。

“治病,救人!”

青年呢喃着张角的志向,沉默的走回了家里,在老父震惊的目光下捧起书阅读。

也许,待到他彻底明志后,也会在这番天地里再次作出一番作为。

......

秦朝

错的是这个世道!错的是那旧世界的制度!

天幕上的文字如同一柄重锤,狠狠的砸在了自诩功高三皇五帝的嬴政心上。

嬴政闭目假寐,脑海里却在止不住进行风暴思考。

黔首,在以往的岁月里不过是肉食者眼中的一串数字罢了!

然而黔首也是活生生的人,匹夫之怒也能掀翻这个肉食者为道的天下。

百姓到底想要什么?

天幕里小兴汉的话久久的回荡在嬴政的脑海里,“活着!”

是啊,百姓是人啊!他们也想活着!被当成真正的人一样活着!

甚至只需要一块树皮,一点点粮食和水,他们就能活下去了!

嬴政想起了自己的先祖,穆公昔年杀马赐酒于野人,也想起了更古老的邦周时期,先祖带着一部分族人在西荒披荆斩棘的创下基业。

原来,朕的祖先曾经也是和黔首一样的普通人吗?

他已经站在高处太久了,久到忘记了底层的百姓是什么模样。

他以为的天下就是眼中的庙堂,就是诸侯的纷争,就是千秋的功绩!

汉末的黄巾起义却给他好好的上了一课!

当嬴政再次睁开眼后,整个人的气质也陡然变得更加凌然,他想明白了。

错的从来不是这个天下,也不是他创建的大一统制度,罪不在制,而在人!

只要高高在上的贵人们宁愿低头看一眼脚下的众生,还会发生百姓起义吗?

“活着......吃饱饭......”嬴政嘴巴干涩涩的,仅仅是吃饱饭的目标他的大秦好像都无法完成啊!

“诸公,怎么才能让大秦的百姓吃饱穿暖,好好的活着呢?”

咸阳宫里的群臣束手无语。

陛下的问题太难了!

他们真的做不到!

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能吃饱饭,这得需要多少粮食啊!

这个难题,远没有灭六国来得轻松。

......

天幕的画面结束了,各朝时空里人们的反思远没有结束。

张角的事迹正如一道流星划破了东汉的永夜,同样也为后来者,为现在各朝时空里每一个诸夏百姓注入了一丝名为反抗的基因。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种看天吃饭,看大老爷吃饭的日子他们也过够了!

诸夏人从不缺乏赴死的勇气,现在天幕告诉了他们斗争的目标,以往混沌的人生似乎被悄然开启了新的萌芽。

大明

奉天殿里的君臣望着汉末百姓的惨状久久失神,那样的乱世就是他们亲身经历过的啊!

“入他娘的!当年蒙元也是这样对咱们的!”有的武将直接爆粗口痛骂。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起初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只想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吃饱饭。

要不是蒙元统治下的地主们不当人,这群莽夫又怎么可能去起义!

“哎!”朱元璋叹道:“咱的爹娘一辈子都在地里面刨食,最后却被饿死了。”

诸夏的子民们是最勤劳,忍耐度最高的一群百姓,他们是老实的,是可爱的。

如果不是那群高高在上的肉食者连最后一点生存的希望都不给予,又怎么会爆发黄巾之乱呢?

天幕里豪强坐大剥削百姓,限制皇权等等的言论,也让老朱心里一紧。

唐太宗尚且说过以史为鉴的话,他大明绝不可堕入汉末的结局。

大明必须遏制豪强!必须好好管制这群勋贵!

当官的可太坏了!

朱元璋森冷的目光扫视着群臣,威胁道:

“你们都是穷日子过来的,跟着咱也算上过刀山下过火海了,咱不希望有一天看见你们也像汉末的豪强一样鱼肉百姓!”

“到时候,张角落在汉末豪强身上的刀,咱是一点都不会少!”

........

(书友说的IF线)

(准备切入下一个大篇章了。)

(有没有好的唐朝视频素材,书友们可以推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