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九变道经 > 第191章 第五变混沌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双出关,身负“演混沌”之玄妙与“太极阴阳帝阵”之神通,帝威更盛,北逍帝国上下气象为之崭新。她处理朝政,巡视疆域,接见臣工,一切看似如常。然而,在内心深处,那新获的强大力量,以及统御亿万里江山所带来的浩瀚视角,让她对《九变道经》,对“混沌”二字,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索。

她立于仙魂阁前,感受着香火愿力中那丝丝缕缕的英魂执念,刚烈、不屈,却又带着对尘世的眷恋;她漫步于帝国边陲新开辟的星域,观察着混沌气弥漫的未教化之地,那其中孕育的原始、野蛮与勃勃生机;她甚至分出一缕神念,沉入帝国库藏中那些得自玄黄、无极的古老玉简,阅读着前辈先贤对宇宙本源、对大道终极的种种猜想……

种种见闻,与自身所修的“混沌”相互印证,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她的识海:

“我之前所悟,‘化混沌’侧重于防御与恢复,是‘承受’与‘回归’;‘演混沌’侧重于模拟与创造,是‘变化’与‘延伸’。

“然,混沌之本意,岂是如此泾渭分明?

“承受攻击时,混沌并非被动承受,其本身蕴含的无序与狂暴,何尝不是一种反击?演化万物时,那万物生灭的规律,又何尝不是一种内在的秩序与稳定?

“化与演,本就是一体!如同阴阳,看似对立,实则互根,循环不息。我将二者分离,固然能施展神通,却始终隔了一层,未能真正触及混沌之‘神髓’!”

此念一生,秦双只觉灵台前所未有的清明,仿佛一直笼罩在《九变道经》第五境之上的最后一层薄纱,被悄然揭去!

她甚至来不及返回太初混沌殿,就在这日常理政的间歇,于御书房内便再次进入了深层次的悟道状态。周身气息内敛,仿佛化作了一个平凡人,但若有仙尊在此,便能惊骇地发现,她周围的时空、法则,正以一种极其微妙的方式在“呼吸”,与冥冥中那无所不在的混沌本源产生着共鸣。

融汇贯通,混沌归一!

在她的意识深处,“化混沌”与“演混沌”的奥义不再泾渭分明,而是如同两条纠缠的混沌气流,开始疯狂地旋转、碰撞、融合!

“化”之极致,并非单纯的虚无与承受,而是在那包容与分解之中,自然蕴含着“演”的契机——将外力化为己用,将毁灭转为新生!

“演”之极致,也非徒具其形的模拟,而是在那变化与创造之内,必须基于“化”的本质——理解万物本源,方能演化万象!

“承受即是变化,变化亦是承受!”

“混沌者,无始无终,无内无外,无化无演,亦能化演万物!”

“我即混沌,混沌即我!”

“轰隆——!”

一声唯有秦双自己能听见的、仿佛开天辟地又似万物归墟的巨响在她道基深处炸开!那原本清晰分为两种运用的混沌感悟,此刻彻底水乳交融,不分彼此!她不再是“施展”混沌,而是她本身的存在,就代表了某种程度上的“混沌”概念!

《九变道经》第五变——混沌境,至此,才算真正圆满!

混沌真意,不败根基!

当秦双再次睁开眼时,她的眼眸恢复了正常,但仔细看去,其瞳孔深处仿佛有两个微不可查的、永恒运转的混沌漩涡,能够吞噬一切光线与探查。她周身再无任何特异的气息外露,平凡得如同未修炼的凡人,却又给人一种如同深渊、如同星海本源般的莫测之感。

真正能力:混沌道身,万法归无,一念生灭!

面对任何形式的攻击,她的身体会自然而然地进入一种“混沌态”。这种状态下,她并非简单的“免疫”,而是让攻击如同泥牛入海,被混沌本身所具有的“同化”、“分解”、“无序”特性所消弭。更重要的是,混沌道身能被动地分析、适应并记忆攻击中蕴含的法则。第一次或许需要完全承受但会被混沌大幅削弱吞噬,第二次类似的攻击,效果将锐减,第三次可能近乎无效!这是一种随着战斗进行,会变得越来越恐怖的防御能力。无限演化与反击: 她可以随心所欲地调动混沌之力,演化出最适合当前战局的神通、形态或领域。无论是至阳至刚的雷霆,还是至阴至柔的幻术,亦或是模拟对手的独门绝学,皆在一念之间。而且,这种演化并非徒具其形,而是蕴含混沌真意,威力更甚原版!她甚至可以将承受攻击后解析出的法则碎片,融入自身的混沌演化中,形成针对性的、防不胜防的反击。生生不息,不灭真灵: 只要她的太初道源真灵核心不被瞬间、彻底地湮灭这需要远超她当前混沌层次的力量,任何伤势都能在混沌之力的流转下瞬间恢复。能量消耗也大幅降低,混沌本身就能从虚空中汲取近乎无穷的能量补充自身。可以说,她已初步具备了某种“不灭”特性。

此刻的秦双,虽仍是仙帝初期境界,但其难缠与生存能力,已然跃升到了一个极其恐怖的高度。仙帝境内,几乎不可能有人能真正杀死她,甚至连重创她都变得极其困难。面对仙尊,她也有了更足的底气周旋、自保。

她缓缓起身,感受着体内那圆融一体、生生不息的混沌之力,嘴角泛起一丝掌控一切的淡然笑容。

“第五变,混沌,终是成了。”

“自此,先天立于不败之地。东洲虽大,已无不可去之处;仙界虽广,亦有了纵横之基。”

“下一步……便是该考虑,如何将这混沌之道,与帝国气运、与太极帝阵更进一步结合,探寻那通往圣界的渺茫道途了。”

北逍圣帝的道途,因这一次看似偶然的顿悟,再次拓宽,迈向了一个更加深不可测的层次。

北逍圣帝秦双,自将《九变道经》第五变“混沌”修至圆满,自身近乎立于不败之地后,并未沉湎于个人力量的提升。她深知,个人伟力固然可镇国运,然帝国之长治久安,亿万万仙民之福祉,乃至未来应对未知大敌,皆需一个更加稳固、高效且能与她这位圣帝深度绑定的终极体系。她统御亿万里疆域,气运金龙磅礴无匹,若能将其效用发挥到极致,其威能将远超寻常仙阵仙法。

这一日,她摒弃外务,独坐于太初混沌殿核心,心神沉入浩瀚的识海。过往的修行感悟、征战经验、阵道知识,如同璀璨星辰般一一浮现。

秦双的思绪首先回到了《九变道经》的早期境界。

第二变“山河动”,乃是引动地脉山川之力,借天地之势,初悟“力”与“势”的运用,核心在于“引动”与“共鸣”。

第三变“御天地”,更进一步,不再是简单引动,而是初步驾驭一方天地的法则灵气,核心在于“驾驭”与“掌控”。

而第三变中衍生出的“踏虚空” ,则是对空间之力的精妙运用,涉及到了“感知”与“连接”。

这三变的精髓,本质上是对“外界力量”和“空间领域”的感知、引动、驾驭与连接。这与她如今统御亿万里帝国,掌控浩瀚气运,何其相似?帝国疆域,便是她的“山河”,她的“天地”;帝国气运,便是最磅礴的“力量”;而那无数的子民、修士,便是这天地间活跃的“灵机”!

同时,她汲取了天机谷万古传承的推演卜算之精义,追求的是“洞察天机,明晰因果”;融合了逍遥仙宗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之道,讲究的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更秉承了北玄宫杀伐果断、掌控一切的意志。

一个前所未有的构想,在她心中逐渐清晰、成型——她要创出一座前所未有的仙阵!一座以整个北逍帝朝亿万里疆域为阵盘,以浩瀚国运为阵源,以亿万万子民修士为阵基,与她这位圣帝心意彻底相连,真正实现“朕即国家,国家即朕”的终极阵法!

这是一个极其庞大且复杂的工程,远超她以往任何一次修炼或推演。她以太初道源为核心,以圆满混沌境为根基,开始构建这座构想中阵法的框架。

阵基——疆域与气运: 帝国疆域内的重要龙脉节点、星辰方位、州府核心,被她在意念中一一点亮,化作无形的阵法节点。磅礴的帝朝气运不再是松散的能量,而是被她以无上意念,编织成一张覆盖整个帝国的、无形无质却又无处不在的“气运天网”。这张网,便是阵法的主体构架。这借鉴了“山河动”引动地脉,以及“御天地”驾驭灵气的原理,但规模与层次提升了何止亿万倍。

阵眼——圣帝之心: 阵法唯一的、绝对的阵眼,便是她秦双自身,更准确地说,是她的太初道源与帝王意志。她的意志,便是阵法的最高指令;她的感知,便是阵法的监控范围。这需要将自身神魂、道源与整个帝国气运进行深度、无害的绑定,风险极大,但凭借混沌境的包容与太初道源的纯粹,她小心翼翼地完成了这一步。

阵纹——法则与秩序: 她将自身对阴阳、混沌、星辰、空间(踏虚空之感悟)、乃至因果(天机感悟)的种种法则理解,化作无形的“道则阵纹”,铭刻于那气运天网之上。这些阵纹并非固定,而是如同活物,随着帝国的发展、律法的完善、人心的向背而微微调整、演化,使得阵法本身也具备一定的成长性与适应性。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赋予这座宏大框架以实际、强大的能力。

“天视地听,监察寰宇”:融合“踏虚空”的空间感知与天机推演之术,阵法成型后,她的神念可凭借气运天网,瞬间抵达帝国疆域内的任何角落,洞察秋毫。一草一木的枯荣,一城一地的变迁,乃至某个修士私下的低语,只要她愿意,皆可感知。帝国对她而言,再无秘密可言。此为 监控 之能。

“万民同心,帝律如天”:此乃阵法最具统治力之处。借鉴“御天地”中驾驭天地灵气的原理,但对象换成了帝朝内的修士。通过气运天网与每个修士自身或多或少承载的帝国气运产生共鸣,她可以在必要时刻,越过修士自身的意识,直接控制其身体行动,如同操控傀儡!小到让其无法动弹,大到令其施展法术攻伐,皆在她一念之间。当然,此术对修为越高、气运关联越弱的修士效果会递减,且大规模施展消耗极大,但无疑是一种终极的威慑与统治手段。更能以此术,瞬间判定某个修士对帝国的忠诚与否,直接引动其体内气运反噬,定其 生死!

“气运相融,朕身不灭”:这是她为自身准备的终极保命底牌。当她遭遇无法抵御的生死危机时,可瞬间将自身的存在(肉身、神魂、道源)完全“分解”,融入覆盖整个帝国的磅礴气运之中。只要北逍帝朝不灭,气运不散,她便相当于以另一种形态“存在”着,无法被常规手段杀死。待危机过去,便可借助气运重新凝聚帝身。这可谓是 终极不死身,与国同休!

“万流归宗,力聚一身”:此术旨在应对需要绝对力量的场合。她可以通过阵法,向帝朝内所有修士发出一种无形的“征调”波动。此波动并非强制控制,而是类似于一种“自愿贡献”的请求。愿意响应者,其体内的一部分仙力便会通过气运天网,跨越空间,隔空汇聚于秦双之身。由于是自愿且只抽取一部分,并不会对修士造成永久性损伤或根基动摇,只需调息便可恢复。而亿万万修士哪怕每人只贡献一丝,汇聚起来的力量也是浩瀚无边!足以让秦双的实力在短时间内暴涨到难以想象的地步,用于 提升实力 或 恢复消耗。此术将帝国的集体力量,化为了圣帝可用的终极武器。

构思既成,秦双不再犹豫。她以自身仙帝法则为引,调动太初混沌殿内积蓄的浩瀚能量,引动外界覆盖帝国的磅礴气运,开始将这构想中的无上仙阵,由虚化实!

“以朕之名,以北逍之气运,以万民之念力,凝——帝运天地仙阵!”

轰——!

无声的轰鸣响彻在每一个北逍子民的心头,响彻在帝国疆域的每一寸山河!无论是繁华的仙都,还是偏远的星域,所有生灵都在那一刻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悸动。天空仿佛变得更加澄澈,大地似乎变得更加稳固,冥冥中,一种更加紧密的联系,将自身与那遥远的帝都、与那位圣帝陛下连接在了一起。

昊天圣境上空,那庞大的气运金龙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嘹亮龙吟,身躯仿佛变得更加凝实,龙目之中,充满了灵动与威严,它不再仅仅是气运的象征,更成为了这座覆盖天地大阵的显化之形!

秦双能清晰地感觉到,一张无形无质、却又真实不虚的“网”,以她为中心,已然覆盖了亿万里疆域。她心念微动,神识便瞬间跨越无尽星空,“看”到了边境哨卡上士卒警惕的目光,“听”到了某个宗门密室内长老的商议,“感”到了遥远星域中一颗灵草的萌发……整个帝国,如同一个微缩的模型,清晰地呈现在她的感知之中。这便是 “天视地听,监察寰宇”!

她尝试着将意念锁定在帝都演武场上一位正在练剑的仙将身上。心念一动,通过气运联系,一种无形的掌控力降临。那仙将惊骇地发现,自己的身体不受控制地停滞,然后以一种他从未学过、却玄妙无比的剑诀舞动起来!片刻后,控制消失,那仙将呆立原地,冷汗涔涔,望向圣境方向的目光充满了无尽的敬畏。“万民同心,帝律如天”,初试成功!

她更能感觉到,自身与那浩瀚气运已然一体同休。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油然而生。只要帝国不灭,她便有了最坚实的后盾。“气运相融,朕身不灭”,成了她最大的底牌。

至于 “万流归宗,力聚一身” ,她并未轻易尝试,此术关乎国本,非生死存亡或极端情况,不可轻动。但她能感知到,那无形的通道已然建立,只要她愿意,便可引动那源自亿万万子民的、磅礴如星海的力量。

当日,秦双出关,并未宣扬此事,但一道蕴含着她意志的帝谕,传遍了所有仙帝境及以上重臣与三宗核心的识海:

“朕已布下‘帝运天地仙阵’,覆盖帝国全境。此阵护国护民,监察奸邪,亦为帝国最终手段。望诸卿恪尽职守,同心同德,则帝国永固,与天同寿。”

接到谕令的核心层,无不心神剧震。他们能隐约感觉到天地间那无形无质却又无处不在的威严,更能体会到自身与帝国、与圣帝之间那更加紧密、甚至带有一丝无法抗拒的联系。敬畏、震撼、以及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与安全感,交织在每个人心头。

诸葛文和于丞相府中,遥望圣境,深深一拜:“陛下神通盖世,此阵一出,北逍根基,万世不移!”他明白,这座阵法,不仅是一件武器,更是一种秩序,一种理念的终极体现,将北逍帝朝真正熔铸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仙魂阁内的万千魂灯,在此阵成型之际,灯焰似乎更加稳定、明亮,那缭绕的香火愿力,也更为顺畅地融入气运天网之中,与阵法形成了良性循环。

秦双屹立于昊天圣境之巅,感受着这座与她性命交修、与帝国共存亡的“帝运天地仙阵”,心中豪情与责任感并生。

“自此,内患可绝,外敌可御,朕与北逍,真正一体。”

“这亿万里疆域,方是朕之道场,是北逍腾跃之基。”

“下一步……便是以此无上阵基,汇聚举国之力,探寻那圣界之门,将这玄黑帝旗,插上那更高的巅峰!”

帝运天地仙阵的诞生,标志着北逍帝朝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纪元,一个圣帝意志无所不在,帝国力量凝如一拳的绝对统治时代。仙界的风云,必将因这座阵法的存在,而掀起更加汹涌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