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宗且示睡得迷迷糊糊,眯着眼睛看着自己。
郭以刚推了推他,又说道:“明天,学校师生自发组织了追悼会,学校领导基本都在场。
会后,我们再去找一下他们。”
宗且示听了点头。
1月16日,师生们再次自发地聚集在大操场上,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
主席台中央,布置了周恩来总理的灵堂。
灵堂两旁,悬挂着一幅巨大的挽联:
“晴天霹雳,
泪洒长空,
举国同悲擎天柱;
革命终身,
丰功伟绩,
光辉永照后来人。”
悼念仪式自始至终在肃穆、悲愤的气氛中进行。
追悼会上,师生们纷纷发言,沉痛哀悼周总理,痛批那些以简化治丧礼仪为名,阻碍悼念活动、破坏正常教学工作的行为。
省工作组和学校领导,都没有出席追悼会。
会后,宗且示、郭以刚找到党委副书记,再次说明了捐赠一事的紧迫性。
副书记仔细听取了他们的介绍,又详细地询问了几个问题。
最后,看着两人,说道:“感谢郭老师!
你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值得所有老师学习!
同时,也要感谢宗且示同志!
你千辛万苦地联系来捐赠项目,还在百折不挠地追踪搁浅事宜,体现了锲而不舍的主人翁精神,也值得所有人学习!”
想了想,他又说道:“不过,你们也看到了。
现在的学校工作,由省工作组、党委、校长室共同领导。
现阶段,领导们面临的工作,极具挑战性。
我们的工作量非常之大,暂时还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进行分工调整,解决受赠事宜。”
看着两人,他接着说:“不过,为了让捐赠项目落地,我有三个建议:
第一,再次与供应商沟通,争取让部分供应商同意,延时签约;
第二,我尽量争取,将生物系早期投入的损失,纳入校务会议议程,建议学校的追加费用;
第三,也可以与相关供应商商量,在技术上找一些办法出来,以减少生物系的损失。”
宗且示听了,马上说道:“第一点,我们已经作了沟通,大部分供应商都能理解,同意延时半年;
第二点,我们相信书记,一定能推动学校追加费用;
第三点,这是个新思路,我们回去研究一下。”
副书记点头,站起身来,说道:“谢谢两位的理解!
推动捐赠工作上校务会的会议议程一事,由我负责推动。”
接着,他握住宗且示手,动情地说道:“保住了捐赠项目,也就保住了学校教学研三方面的提升空间。
我们一起努力吧!”
郭以刚听了,也把手加上去,三人紧紧相握。
从南京大学回来,宗且示、郭以群找了生物实验器材的供应商,研究出了减少损失的办法:
先行进口一部分,生物系实验室需要的核心实验器材。
这样,就可以保住百分之七十的先期投入了。不过,前提是,需要投入四万元,购买相关器材。
两人与供应商谈定,马上向冷双显、蒙豆豆作了汇报。
众人商议后,当即决定:
召开怀仁地道金库,以及南京分部联合会议,以解决先期的购置资金问题。
会议邀请郭以刚列席。
经过众人长时间的讨论,最终决定:
第一,由沈晚娘报备,用来进口减损实验器材的指标。
同时附带说明,其余部分物资延期进口的原因;
第二,由于捐赠合同无法拆分,不能单独付款。
报备成功以后,用怀仁金库资金,给有余基金垫资一万两白银,用来购买生物系的减损实验器材;
第三,由冷双显和宗且示牵头,负责垫资协议与捐赠协议之间的衔接问题;
第四,由宗且示和郭以刚负责,落实减损实验器材在南京大学的落地。
会后,众人又连续忙了半个月,终于在春节前,让大部分供应商都同意,延迟签约半年。
捐赠协议的内容,保持基本不变。
同时,与相关生物器材供应商,签订了减损实验器材的购置合同,并付了购置款。
等相关事宜落地,郭以刚赶去南京大学,把相关消息告知了那位副书记。
春节过后不久,南京大学刚刚开学,副书记就找到了郭以刚。
他拿出一把钥匙,递给郭以刚,然后,说道:“经过校务会研究,无法给生物系追加科研费用。
不过,学校同意安排出一间教室,用来安置减损实验器材。”
郭以刚听了,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立即谢了副书记,赶去落实相关事宜。
整个2月份,宗且示只回了沙洲公社三天。
其他时间,他都在南京大学和郭以刚一起,把生物系的新实验室建立了起来。
而这段时间,有关中央人事变动的新闻不断传来,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活动,也逐渐在南京开展。
对于身边的这些变化,宗且示只是感到局势严峻。
但是,因为处于新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时刻,他无心去了解这些新闻后面的背景。
只是,有一个消息,对宗且示来说,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丁彪因涉嫌盗窃罪,再次被关进了南京市看守所。
1976年3月5日,《文汇报》的两篇新闻稿,把周恩来总理说成了走资派,引起了南京大学广大师生极大的反感和愤怒。
由于这种情绪的不断发酵,终于酿成了两场声势浩大的悼念活动:
3月25日,南京大学历史系三年级70余名师生,臂佩黑纱,抬着自己制作的花圈,冲破省工作组的禁令,来到了停止对外开放的梅园新村,进行了悼念周总理的活动;
3月28日,全校400多名师生,在数学系青年教师、系团总支书记李西宁,计算机专业一年级党支部书记秦峰等人的带领下,抬着周总理的巨幅画像和大花圈,绕道新街口、大行宫前往梅园新村。
沿途的交通警察大开绿灯,车辆让开道路,许多人自发加入了悼念队伍,无数群众肃立在道路两旁表示支持。
3月28日的活动,有来自工厂、机关、学校的成千上万人,加入进了游行行列,花露南岗附近,也有不少人参加了游行活动。
游行人群贴出了“谁反对周总理就打倒谁”、“打倒大野心家、大阴谋家张春桥”等大幅标语。
与此同时,还有人将标语刷在了南来北往的列车上,让列车把南京市民的心声,传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
郭以刚、冯念恩、边好、范思青等人,受到广大师生爱国热情的感染,也以学校师生的身份,参加了游行活动。
最近一直在忙忙碌碌的宗且示,也出现在了游行队伍的行列当中。
南京大学和广大市民的抗议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
不过,从4月2日开始,街上道、火车车厢外的大字报、大标语,陆续被清除、覆盖。
4月5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发生大规模群众抗议活动。
4月6日,电视、广播、报纸对活动作了相关报道。
4月7日晚8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两个决议:
决议一,根据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提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华国锋同志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决议二,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了发生在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事件和邓小平同志最近的表现。
认为邓小平问题的性质,已经变为对抗性的矛盾。
根据伟大领袖毛主席提议,政治局一致通过,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
决议播出以后,宗且示不断听到南京大学领导被抓的消息。
4月27日晚,宗且示去江苏新华印刷厂,整整忙了一天。
等他参加完捐赠印刷机械的交接仪式,刚回到大院,赵立志就哭着跑了过来。
他抓住宗且示的手,抽泣着说道:“以刚爸爸被抓走了,关在南京市看守所!”
宗且示听了,忙问他,郭以刚为什么被抓,他支支吾吾地,也说不清楚。
宗且示见了,也顾不上吃晚饭,带着赵立志就去了郭以刚家。
到了地方,他才发现,冷双显、张指柔、温习、白薇、蒙豆豆、艾叶、梁九斤、秦关意、郭以群、艾青青、蒙不迟、冯念初、冯念恩、邱念国、范思欢、范思青、宗且若、吴关雅、冯念琴等人,都聚在那里。
郭习良、吉淑敏、时洲亮、边好四人,也围在了时洲鹦身边。
时洲鹦正抱着郭晓东,低声地哭泣着。
赵立言、赵立教站在一旁,跟着抹眼泪。
冷双显坐在众人中间,边想边说道:“南京大学已经有那么多的系领导被抓,就连一些校级领导也被隔离审查了。
所有事情的起因,都是上个月的游行活动。
目前,全校涉案那么多人,已经说明以刚的事情,应该不是普通案件。
或许,已经被列为国家督办的大案要案。
为今之计,我们要搞清楚三个问题:
第一,以刚被捕的原因;
第二,以刚是否认同,自己被捕的理由;
第三,他现在,需要什么帮助。”
蒙不迟听了,点头说道:“这三点,我都有办法了解到。”
宗且示听了,挤进人群,说道:“不迟叔叔,还要请你做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