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每日情报:开局被迫救下美女总裁 > 第200章 网红在天桥下乞讨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0章 网红在天桥下乞讨呢

江城的冬天来得猝不及防,一场初雪过后,气温骤降到零下五度。街道上的行人裹紧大衣匆匆而过,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瞬间消散,只有街角的梧桐树上挂着零星的积雪,透着几分萧瑟。

而在这场寒冷到来前,围绕李勇事件的“余孽清算”,早已在张凡的推动下,悄然落下帷幕。

奇点科技的法务部办公室里,王敬东将一叠判决书放在张凡面前,每一份文件上都盖着法院的鲜红公章,记录着那些“帮凶”的最终结局。

“张诚的判决下来了。”王敬东指着最上面的一份,语气带着一丝释然,“律师协会已正式发文,永久吊销他的律师执照,终身不得从事法律相关工作;另外,因‘妨害司法公正罪’‘教唆伪证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下个月就要送进监狱服刑。”

张凡拿起判决书,目光扫过“永久除名”四个字,没有多余的情绪。他还记得庭审上,张诚威胁父亲、伪造证据的嚣张,如今这样的结局,不过是罪有应得。“他父亲那边,有安排吗?”

“已经联系了社区,张建国老人的腿还需要康复治疗,社区医院会定期上门,费用由咱们奇点基金会承担。”王敬东补充道,“老人说,等张诚出来,他会带着儿子回乡下,再也不回江城了。”

张凡点点头,又翻到下一份判决书——那是天华集团高管们的集体判决。参与伪造病历的法务部总监周明,判处有期徒刑五年;负责转移资产的财务总监,判处有期徒刑四年;还有那些参与“诬陷李勇”计划的中层管理,无一例外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轻则缓刑,重则入狱,名下资产也全部被冻结,用于赔偿被天华坑害的患者。

“所有参与过阴谋的人,都没跑掉。”王敬东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坚定,“我们梳理了天华集团的所有管理层,只要在‘诬陷计划’的名单上签过字、出过力的,哪怕只是帮着传递过一份文件,都提交了证据,法院也都依法判了刑。”

张凡放下判决书,看向窗外的雪景,心里的一块石头渐渐落地。从庭审到清算,整整三个月,他们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帮凶,没有让任何一个作恶者逍遥法外——这不仅是为了给李勇一个交代,更是为了守住“正义不会缺席”的底线。

“小雅呢?她的刑期快满了吧?”张凡突然想起那个为了钱反咬李勇的网红。

“还有一周出狱。”王敬东拿出手机,调出一份文件,“她因‘伪证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狱中表现一般,没有减刑。我们查过,她出狱后,没有任何公司敢签她——所有直播平台都把她列入了黑名单,传媒公司更是避之不及,毕竟‘诬陷神医’的黑料,没人敢碰。”

张凡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敲击着桌面。他知道,对小雅来说,法律的制裁只是开始,身败名裂、无人敢用的处境,才是更彻底的惩罚——她当初为了一百万,卖掉了良心,如今就要为这份贪婪,付出一辈子的代价。

一周后,小雅刑满释放。她走出监狱大门时,身上还穿着入狱时的旧衣服,款式早已过时,布料也起了球。

她掏出手机,想登录之前的直播账号,却发现账号早已被永久封禁,连注册信息都被注销;她联系之前认识的经纪人,对方一听到她的声音,就立刻挂断了电话,再也不接;她去应聘餐厅服务员、超市收银员,可对方一查到她的名字,看到“伪证罪”的案底,都礼貌地拒绝了她。

“我们不能雇你,抱歉。”

“你的口碑太差,会影响我们店的生意。”

“你还是去别的地方看看吧。”

一次次的拒绝,像一把把刀,把小雅最后的希望一点点割碎。她花光了身上仅有的几百块钱,最后只能睡在桥洞下,靠捡垃圾桶里的食物为生。曾经的她,靠着直播光鲜亮丽,穿名牌、背奢侈品包,如今却只能裹着捡来的军大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又过了一个月,一张照片突然在江城本地论坛上火了起来。照片拍摄于深夜的天桥下,昏黄的路灯下,一个裹着军绿色旧大衣的女人,正蹲在地上,和一个流浪汉争抢半个发霉的馒头。女人的头发枯黄打结,脸上冻得通红,手上满是冻疮,可熟悉她的人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那是曾经的网红小雅。

照片的配文很简单:“为了钱诬陷神医的网红,现在在天桥下抢馒头吃。”

评论区瞬间炸了锅:

“真是善恶有报!当初她直播骂李神医的时候,怎么没想到今天?”

“活该!一百万就卖了良心,现在这样都是自找的!”

“别同情她,李神医那么好的人,被她害得差点坐牢,最后还惨死,她这点苦算什么?”

“以前觉得她可怜,现在才知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照片很快被转发到微博、抖音,#网红小雅天桥乞讨# 的话题虽然没上热搜,却在本地圈子里刷屏了。有人说看到她在菜市场捡烂菜叶,有人说她去便利店乞讨被店员赶出来,还有人说她想重新开直播道歉,却被网友骂到关播——没人同情她,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她应得的下场。

而此时的奇点科技研发中心,张凡正和一群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围着会议桌,桌上放着一份厚厚的“抗癌配方临床试验报告”。报告上的数据显示,李勇的抗癌配方经过改良后,对晚期肝癌患者的有效率达到了78%,远超目前市面上的任何抗癌药。

“张总,按照这个数据,我们最快能在明年年初提交上市申请。”研发总监激动地说,“只要通过审批,就能量产,到时候,就能实现李神医‘让普通患者用得起’的愿望了。”

张凡拿起报告,手指轻轻拂过“李勇抗癌配方”几个字,眼眶微微发热。他仿佛看到了李勇当初把U盘交给自己时的场景,看到了老人最后说“救人”时的眼神,看到了那个在巷口扑向小女孩的瘦弱身影。

“名字就叫‘勇安康’吧。”张凡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格外坚定,“勇敢的勇,平安的安,健康的康。既是纪念李勇神医,也希望所有患者都能平安健康。”

“好!就叫‘勇安康’!”研发人员们纷纷点头,会议室里的气氛既庄重又充满希望。

窗外的雪还在下,可研发中心里却暖意融融。张凡知道,复仇已经结束,那些作恶者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李勇的遗愿,才刚刚开始实现。接下来,他要做的,是让“勇安康”走向全世界,让更多癌症患者看到希望,让李勇的名字,永远留在“救死扶伤”的史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