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贾钥熙的指尖抚过新书封面烫金的书名——《反诈骗科普手册》,油墨的微香混着纸张特有的干燥气息,在鼻尖萦绕。她坐在“非非艺术工作室”二楼的阳光书房里,窗外是初夏午后慵懒的蝉鸣,窗内是满架书脊与设计稿堆叠的宁静。这本凝聚了她无数心血的册子,终于从电脑里的文档变成了捧在手心的实体书,销量突破百万的消息传来时,她甚至有些恍惚。

“妈,快看!我们班今天用您的书上了第一堂反诈课!”手机屏幕亮起,女儿王玥发来一张照片:教室里,投影仪正映着《手册》中“杀猪盘”的案例图解,学生们专注的眼神里带着一丝被戳破谎言的后怕。贾钥熙嘴角弯起,指尖在屏幕上轻轻一点,回复:“骄傲。”

她起身走到窗边,目光越过花园里嬉戏的几个孩子——王澈正蹲在草坪上调试一台小型无人机,王瑾在廊下与刘念熙低声讨论着什么,王瑶则安静地坐在秋千上,仰头望着天空,仿佛在倾听风里的秘密。这几个孩子,连同腹中那个尚未出世的小生命,是她劫后余生最珍贵的馈赠。可每当夜深人静,缅北园区那扇永远锁着的铁门、姐妹们绝望的哭泣、刘嘉鑫为救她而留下的疤痕……这些画面总会不受控制地涌上心头。她知道,仅靠一本手册,远远不够。

“贾姐,刘哥在楼下等你。”工作室助理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贾钥熙合上手册,下楼时脚步轻快。刘嘉鑫站在庭院中央,一身利落的深色休闲装,阳光落在他微蹙的眉峰上,映出几分不易察觉的疲惫。他刚从邻市的救助站回来,那里又接收了一批被诱骗的年轻人。

“念熙呢?”贾钥熙走近,习惯性地替他整理了一下微皱的衣领。

“在书房改稿。”刘嘉鑫的声音低沉,带着长途奔波后的沙哑,“青少年版的内容,她提了不少新想法,尤其是关于游戏充值诈骗和短视频陷阱的部分,很贴近现在孩子的生活。”

贾钥熙心头一暖。刘念熙,这个他们从救助站接回的孩子,如今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眼神清澈,行动果敢。她对反诈骗事业的热忱,仿佛是血脉里流淌的使命。

两人并肩走向书房。门虚掩着,刘念熙伏在案前,电脑屏幕幽幽的光映着她专注的侧脸。她面前摊开着《手册》的青少年版初稿,旁边散落着几张手绘的思维导图,线条流畅,逻辑清晰。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眼睛亮得惊人:“爸,妈,你们看这个!我设计了一个‘诈骗风险自测小游戏’,玩家通过选择不同情境下的应对方式,最终会生成一份个人防骗能力报告。这样比单纯说教有趣多了!”

贾钥熙接过平板,指尖滑动屏幕。游戏界面色彩明快,角色q版可爱,问题设计却精准犀利。她忍不住笑了:“念熙,你真是个小天才。”

刘嘉鑫站在女儿身后,目光落在她略显单薄的肩膀上,眼神复杂。他想起初见时那个缩在角落、眼神躲闪的小女孩,如今却能如此自信地站在反诈骗的前沿。他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做得很好。不过,别太累,身体要紧。”

刘念熙点点头,又埋头修改起来。贾钥熙和刘嘉鑫悄悄退出书房,走到花园深处。晚风拂过,带来远处城市的喧嚣。

“最近救助站那边,情况怎么样?”贾钥熙轻声问。

刘嘉鑫沉默片刻,声音低沉:“不太好。有个刚接回来的孩子,精神创伤很严重,拒绝交流。还有……”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我们收到线报,缅甸那边,又有新的园区在冒头,手法更隐蔽,专门针对未成年人。”

贾钥熙的心猛地一沉。她以为林薇薇伏法,一切就结束了。可罪恶如同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需要我做什么?”她立刻问。

“你已经做得够多了。”刘嘉鑫握住她的手,掌心温热,“你的书,你的影响力,已经救了很多人。现在,该我们这些亲历者,去斩断新的毒藤。”

贾钥熙望着他坚毅的侧脸,忽然想起第一次见到他时,他浑身是血,却眼神如炬地对她说:“别怕,我带你回家。”如今,他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更多人的“家”。

几天后,《反诈骗科普手册》青少年版的发布会在市图书馆举行。贾钥熙作为主编,刘念熙作为青少年顾问,一同出席。现场座无虚席,媒体长枪短炮对准了这对特殊的母女。

“贾女士,请问您为何如此执着于反诈骗科普?”一位记者提问。

贾钥熙拿起话筒,目光扫过台下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声音平静而有力:“因为我曾眼睁睁看着信任被践踏,生命被标价。我不想再有任何一个孩子,因为无知而坠入深渊。这本书,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刘念熙接着补充:“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数字时代,享受着便利,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防骗,不该是被动的防御,而应是主动的技能。”

发布会结束后,贾钥熙和刘念熙在后台接受专访。采访间隙,刘念熙接了个电话,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挂断电话,声音颤抖:“妈,爸……救助站打来的,说……说那个新来的孩子,不见了!”

贾钥熙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立刻拨通刘嘉鑫的电话,对方的声音同样凝重:“我马上过去。你们别慌,我已经报警了。”

三人赶到救助站时,夜色已深。空荡荡的房间里,只留下一张字条,上面是歪歪扭扭的字迹:“对不起,我配不上你们的好。他们说,如果我不回去,就杀了我全家。”

贾钥熙攥紧字条,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又是威胁!又是利用亲情!她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在绝望中挣扎,被恐惧牢牢锁住。

“他才十六岁。”刘嘉鑫的声音冷得像冰,“他们利用了他的愧疚和恐惧。”

刘念熙咬着嘴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是我没做好……我应该多陪陪他的。”

“这不怪你。”贾钥熙搂住女儿,声音却异常坚定,“怪的是那些躲在暗处的恶魔。我们必须找到他,必须阻止他们。”

接下来的几天,三人几乎不眠不休。刘嘉鑫动用所有在边境和警方的关系,贾钥熙则通过媒体和网络发起寻人启事,刘念熙则反复分析孩子留下的每一个细节,试图找出他可能去的方向。

就在他们焦头烂额之际,一个匿名包裹寄到了工作室。里面没有信,只有一张SIm卡和一张照片——照片上,是那个失踪的男孩,被蒙着眼睛,绑在椅子上,背景是一片陌生的丛林。

贾钥熙拿着照片,手在发抖。她认得那个背景!那是缅北一个臭名昭着的废弃矿场,几年前,刘嘉鑫曾带人在那里解救过一批受害者。

“他们想引我们过去。”刘嘉鑫盯着照片,眼神锐利如鹰,“这是个陷阱。”

“那我们怎么办?眼睁睁看着他死吗?”刘念熙急得直掉眼泪。

贾钥熙深吸一口气,走到窗边。城市的灯火在脚下闪烁,万家灯火,每一盏灯下都可能有一个等待被守护的家庭。她想起自己的孩子们,想起王瑾在商学院意气风发的样子,想起王瑶安静而强大的直觉,想起王澈在实验室里专注的神情,想起王玥在国际舞台上自信的笑容……他们是未来,是希望。她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再经历她所经历的黑暗。

“我们去。”贾钥熙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刘嘉鑫和刘念熙,“但不是莽撞地去。我们要让这个陷阱,变成他们的坟墓。”

她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很久没有联系的号码——那是她在海外社团时认识的一位老朋友,如今已是国际刑警的高级顾问。

“老周,帮我查一件事……”

挂断电话,贾钥熙的眼神异常平静。她知道,一场新的战斗,又要开始了。这一次,她不再是孤身一人,她有家人,有战友,有千千万万被她的书所影响的普通人。

夜深了,她回到书房,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光标在空白的页面上闪烁,如同她此刻跳动的心。她敲下标题:《反诈骗科普手册·应急篇——当你或身边的人被威胁时,该怎么办?》

窗外,月光如水。贾钥熙知道,这本手册永远不会真正“完成”。只要罪恶存在一天,警钟就必须长鸣一天。而她的笔,会一直写下去,为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人,点亮一盏灯。

她不知道前方等待她的是刀山火海,还是柳暗花明。但她知道,她必须去。为了那个失踪的男孩,也为了所有她深爱的人。

文档保存的提示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贾钥熙关掉电脑,望向远方。夜色浓重,却总有几颗星星,倔强地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