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成被团宠的长公主,她杀疯了! > 第436章 殿下,您是上天派来拯救百姓的人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6章 殿下,您是上天派来拯救百姓的人啊!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沈清欢就打算出发去欧洲大陆。

趁着这一个月的时间,他打算把公立学堂这一件事,做好列好计划,打算长远。

在古代统计人口的事情还是比较吃力的。

就像今天发生的事情,许多女娃生下来之后都没有长大的机会。

归根结底就是百姓们的生活太过困苦。

养育孩子们的成本太高。

这个时代的人不会去做什么控制生育的事。

对于普通百姓来讲,人就等于生产力。

他们为什么会执念于生儿子,只想生儿子?

是因为在这个社会,只有男人才是家里的顶梁柱。

所以,才会如唐秋所说的。

那个埋葬婴孩的塔里才会只有女婴的骸骨。

想要彻底改变这个世道是一件几乎做不到的事情。

改变一年两年能做好的事情。

而是需要不断的去影响。

有什么影响?

朝廷下发的政策,扶持、补助。

就像沈清欢前世的那个世界,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

甚至不愿意结婚。

他们为什么不愿意生?

大部分的原因都是来自于社会压力。

若是朝廷能在各项基础建设和人口扶持上做出福利鼓励。

那百姓们人就没太多顾虑,就不会忍心把自己亲生孩子丢弃。

百姓丢弃自己的孩子,大多数都是被逼无奈的结果。

因为在这个吃都吃不饱的时代,着实没办法养活那么多孩子。

就算沈清欢已经把高产粮普及下去,也实行了一些减免政策。

仍旧有吃不饱饭的情况。

归根结底就是孩子太多。

与其看着孩子就那么死去。

还不如将他们放到富人出没的地方,为孩子求一个机会。

要改变现状,可能在五年、十年后。

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不说古代就在沈清欢那个时空的现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没有彻底根除。

所以她想做的事就是能够最大程度的让女人在这个世道上过得舒坦。

走出被奴役的生活境况,学着让自己变得有价值。

如果百姓们知道生女孩以后也能挣钱养家,也可以独当一面。

那么百姓们就不会轻易把出生的女婴送人或者扔进塔中,或者丢在育婴堂门边。

从育婴堂回复沈清欢就进到书房里,到很晚才出来,晚饭都没吃。

之前在调查育婴堂事件的时候。

她就搜集了许多关于近些年育婴堂所出现的一些不好事件。

还有就是育婴堂这些孩子的来源。

他们大部分都是被父母丢弃的。

还有很少一部分是人贩子在将他拐卖来之后又丢弃的。

所以沈清欢觉得实行定时的人口普查,是一件需要立刻去做的事情。

她连夜找来了户部管理户籍和人口调查的官员。

又让人叫来了京城内管理户籍的户房书吏。

询问了一番关于人口和户籍的事情。

大致了解了户籍,户籍管理和人口普查的情况。

沈清欢发现大乾没有单独的部门去做人口普查这件事情。

都是靠着百姓们自觉生了孩子之后去县城登记办理户籍。

这就造成了很多贫困百姓家生了孩子之后养不起就丢弃的情况。

没有约束性,那百姓就会更加肆无忌惮。

“郑大人,本宫这里有份关于户籍方面的一些惠民政策。”

“你和胡大人两人看一下。”

户房书吏胡大人属于管理户籍的基层官员。

最清楚如今社会上有多少弊端。

但他人微言轻,他在这个位置上干了三十年。

曾经不止一次提出过户籍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但上峰不是敷衍就是拿上层官员来压他。

他一看到这些政策就再也忍不住眼泪。

将近六十岁的胡大人双手剧烈颤抖,都快要拿不住纸张。

沈清欢和户部的郑大人都注意到了他的失态。

郑大人无奈的摇摇头,他虽比胡大人官位高。

但有些事也无能为力。

“胡大人你……”

沈清欢的话还未问出口,胡大人就“扑通”一声就跪在沈清欢面前。

“殿下啊……您是上天派来拯救百姓的人啊!”

看他不断磕头,沈清欢赶紧亲自上前将他扶起来。

沈清欢给了念桃一个眼神,念桃赶紧给两人搬来凳子。

“两位大人坐着说。”

念桃又给两人换上了热茶。

“谢殿下体恤,有劳念桃姑娘。”

给胡大人时间让他冷静。

过了半晌,胡大人擦干眼泪尴尬的笑了笑,“下官失态,望殿下恕罪。”

沈清欢摆了摆手,

“像胡大人这样真心为民的好官,我欢喜还来不及。”

“胡大人如此动容,看来是早就对户籍管理方面有不少想法。”

胡大人点头,“殿下有所不知,百姓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沈清欢微微挑眉,这位大人的话一看就是干基层才会有的感慨。

俗话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可不仅仅是说富贵人家与乞丐的差距。

就算都是底层百姓,也分个富农和贫民,甚至是贱民。

这位胡大人是真正行走于最底层的百姓之中了解过的。

许多官员出身富贵,有的都是世家子弟。

他们很难共情底层百姓的苦。

不然也不会出现“何不食肉糜”这样荒唐的问题。

胡大人彻底平复好心情,“殿下,下官看您上面写的招聘画师画像。”

“只给孩子画,还是所有人都画?”

“所有人,这个画像师属于外聘人员。”

“因为画像这箭矢不是每天都在做,每个县就只内聘一位专职画像师就行。”

“等到每年大批量更新画像忙不过来的时候就多外聘几个来帮忙,费用单独结算。”

“这笔费用是国库出,每年定期拨付。”

这个时代没有照相机,只能用人工画像来代替。

“这个专职画像师要经过考试才能入职。”

郑大人,“就像科考,或者说武举那般?”

沈清欢点头,“对,没有科举那般严苛,但一定要保证画出来的人物与本人高度相似。”

胡大人指着纸上写的“单独建立一个户籍所”问道,“殿下,这个是要在当地县城建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