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成假千金,我反手进了特种部队 > 第224章 妈留的休止符,是开战信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4章 妈留的休止符,是开战信号

月光被乌云吞没的瞬间,夜陵烧了那份报告。

火苗从纸角燃起,沿着“周正”两个字向上蔓延,像一条复仇的蛇。

她蹲在废弃气象站的铁盆前,指尖离火焰只有毫厘之遥,瞳孔映着橙红跳动的光,却冷得像冻土层下的冰核。

老铁的分析没错——2.7秒的瞳孔收缩,是人类面对极度恐惧或强烈情感冲击时才会出现的生理反应。

而周正,在看到她童年档案照片的刹那,左眼几乎凝滞。

更致命的是那个动作。

摩挲怀表,按表冠三下,逆时针旋转90度。

和她记忆里,那个总在深夜推着医疗车走进病房、戴着银边眼镜的男人,一模一样。

“实验监护人……”她低语,声音轻得像风掠过刀锋,“原来你一直在我身边,看着我长大,看着我‘死’,再看着我回来。”

她不是被抛弃的实验体,她是被精心培育的武器。

而周正,不只是监察组特派员,他是Y项目早期阶段的直接负责人,是母亲反抗计划中最早被策反的棋子——还是背叛者?

火盆里的灰烬突然扬起,被风吹向窗外。

她站起身,拍了拍手,从战术腰包里取出加密手机,拨通那个早已熟记于心的号码。

电话只响了一声就被接起。

“‘赤隼’信号源还在动吗?”她问,语气平静得不像在问生死。

“在。”陆昭阳的声音绷得像拉满的弓弦,背景有无线电杂音和风声,“他们三分钟前尝试接入‘心锚链’频段,频率偏移0.3赫兹,伪装得很像系统自检,但加密协议用了旧版军科院密钥——是你母亲那套。”

夜陵眼神一凛。

心锚链,是Y项目最隐秘的控制机制。

通过特定声波频率激活植入体内的纳米神经节点,诱导情绪共振,实现远程操控。

当年母亲拼死关闭了主控端,可如今,有人想重启它。

“他们在找钥匙。”她说,“而我,刚好要送他们一把假的。”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陆昭阳低声道:“你有计划了?”

“计划?”她嘴角微扬,不是笑,是猎手嗅到血腥前的抽动,“这不是计划,是请君入瓮。”

挂断电话,她将终端重启,删除所有访问记录,随后驱车驶向城东。

梧桐里7号,一栋被藤蔓覆盖的老式洋房,地下三层,藏着母亲最后的遗产——一台废弃的神经同步训练舱。

这是她幼年接受“情绪校准实验”的地方,也是整个Y项目的物理锚点之一。

舱门锈死,她用液压钳撬开,灰尘簌簌落下。

她将手机插入接口,播放《月光》变奏曲——但这一次,她加载了反向脉冲波,频率与当年母亲留下的残谱完全相反。

三分钟。

舱体突然震动,金属壁发出低频嗡鸣,像是沉睡的巨兽被唤醒。

咔——

一道隐藏隔层弹开,冷光闪过,一枚金属胶囊静静躺在其中。

她取出,打开,是一卷老式录音带。

放入便携播放器,电流滋啦作响,接着,一个温柔却坚定的女声缓缓响起:

“陵儿,如果你听到这段话,说明你已挣脱第一道锁……真正的自由,不是逃离实验,是让实验者成为猎物。”

夜陵的手指猛地收紧。

母亲的声音继续流淌:“他们用音乐操控你的情绪,用痛觉塑造你的反应,用记忆编织你的身份。但记住,当你能反过来解析他们的旋律,你就不再是琴弦上的音符,而是握弓的人。”

“我给你留下三把钥匙:第一,情绪共振的逆向协议;第二,心锚链的物理断点;第三……是你的名字,夜陵——不是实验编号YLING0,是你自己的名字。”

录音结束。

她闭上眼,呼吸微微颤抖。

十年了,她第一次不是作为“武器”被唤醒,而是作为“女儿”。

再睁眼时,眸底已燃起战火。

她将录音带复制三份,通过老柯的军科院内部通道,匿名寄出:一份送往军纪委特别调查组,一份投递给三家主流军事媒体,最后一份,直送陆昭阳的加密终端。

做完这一切,她打开伪造的财务系统,生成一份虚假报告,标题赫然写着:

《夜家资产清算异常追踪:境外信托账户已接收全部黑账数据》

附上伪造的跨境转账截图、律师函扫描件,以及一段经过AI换声处理的语音:“资金已转移至开曼群岛,原件纸质档案将于明晨销毁。”

她以“前家族财务监督人”身份,将报告提交至监察组备案系统。

“周正一定会来。”她低声说,像在对空气宣告,又像在对母亲承诺,“他会亲手来毁掉那些档案——因为那是他最后的遮羞布。”

而她,就等他踏入那个房间。

夜风穿过梧桐里7号的破窗,吹动她额前碎发。

她站在训练舱前,望着那扇通往地底保险库的铁门,轻轻抚过手腕上的三道划痕。

月光重新洒落,照在她侧脸,一半明亮,一半隐在阴影里。

像一首尚未奏完的变奏曲,前奏已毕,主章将启。

而在城市另一端,监察组办公室的灯熄了。

周正站在夜色中,手中握着一把电磁切割器,步伐沉稳地走向城郊那座荒废已久的夜家老宅。

夜风如刀,割过夜家老宅斑驳的廊柱。

周正的手还卡在保险柜的切口处,电磁切割器嗡嗡作响未停,蓝光在金属断面上跳跃。

灰尘簌簌落下,像时间崩塌的碎屑。

他刚要伸手去拿那叠泛黄的纸质档案——编号、实验日志、伪造的伦理审批文件,还有她母亲最后签署的“终止协议”——头顶的吊灯突然亮起,惨白的光照得他瞳孔一缩。

门口站着夜陵。

她没穿作战服,也没戴战术装备,只披着那件曾在边境战役中被子弹击穿七次、如今布满焦痕和弹孔的旧外套。

风从破窗灌进来,吹动衣角,像一面残破却不肯降下的战旗。

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眼神不像是在看敌人,而像是在看一具早已腐烂的标本。

“你销毁了多少档案,”她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像月光落在雪地上,“来‘保护’我?”

周正喉结动了动,电磁切割器慢慢垂了下来。

他想往后退,却发现双脚像钉在了原地。

“有些真相……会毁了你。”他声音沙哑地说,像是在说服她,又像是在说服自己。

“可谎言已经毁了我二十年。”她一步步逼近,皮靴踩在地板上的声音,像心跳的倒计时。

每一步,都踏碎一段被篡改的记忆。

“你们给我灌输恐惧,用音乐操控我的情绪,用疼痛定义我的反应。你们说我是失败品,说我不配拥有名字……可现在呢?”

她停在他面前,距离只有一步之遥,目光如刃,切开他最后一层伪装。

“你们以为我在逃——可我根本没逃。我在听,在记,在等。”她冷笑,“等你们再次按下播放键,等你们以为还能操控我的那一刻……”

“现在,我要你看着——”

她抬手,指尖几乎碰到他颤抖的眉骨。

“我是如何把你们的实验,变成你们的坟墓。”

她没有动手抓他,也没有呼叫支援。

反而往后退了一步,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按下播放键。

刹那间,母亲的声音在空荡荡的书房里回荡——温柔、坚定,穿透二十年的沉默与谎言:

“真正的自由,不是逃离实验,而是让实验者成为猎物。”

周正如遭雷击,猛地跪了下来,膝盖砸在木地板上发出闷响。

他手一松,怀表掉了下来,表盖弹开,内层刻着一行小字,在灯光下闪着冷光:

“致夜陵,愿你自由如风。”

那是他当年亲手刻下的。

他曾以为那是怜悯,是赎罪。

可此刻,它像一把刀,插进他最深的伪善里。

他嘴唇颤抖,想辩解,却发现所有借口在那句“自由如风”面前都烟消云散了。

夜陵不再看他,转身朝门口走去。

风卷起她的发丝,也卷走了这栋老宅最后一点虚假的安宁。

“我不是你的作品,”她背对着他,声音轻柔却斩钉截铁,“也不是她的财产。我是夜陵。”

话落,她抬手,从战术腰包里取出一支暗红色信号烟,轻轻一拧,火光突然燃起。

猩红的焰尾划破夜幕,直冲天际。

而就在那一瞬,她右眼深处,一道金芒悄然流转——不再是系统提示的余音,而是真正觉醒的本能,是情绪共振的反向掌控,是猎手睁眼的征兆。

远方山巅,暴雨倾盆的边境雨林中,陆昭阳猛地抬头,耳机里突然响起一段变奏的《月光》,旋律扭曲而熟悉,像从地狱深处传来的战鼓。

所有“烈风”队员心头一震,本能地举起武器。

他们明白了。

那不是音乐。

是开战的信号。

夜陵站在老宅门前,望着城市另一端军科院方向的灯火,轻轻吹熄信号烟。

她没有走远,而是打开手机,登录城建局官网,在“历史建筑修缮公示”栏目下,上传了一份新的文件。

标题:《夜家老宅火灾重建可行性报告》

备注栏中,她平静地写下一行字:

原始改建图纸已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