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潜鳞1937:我在敌营当大佬 > 第224章 共同的理想与归巢计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4章 共同的理想与归巢计划

信任建立到一定程度,某些界限就变得模糊而脆弱,尤其是在两个都善于观察、心思缜密的人之间。

那次图书馆长谈后不久,陈晓约林默涵在校园附近一家僻静的咖啡馆见面。午后的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在桌面投下斑驳光影。气氛比图书馆里少了几分学术的专注,多了几分闲适,以及……难以言喻的张力。

林默涵搅拌着咖啡,沉默片刻后,第一次直呼他的名字,省去了“先生”称谓,抬起头,目光直视陈晓,沉静的眼睛里带着一种下定决心的郑重。

“陈晓,有些事,我想应该告诉你。”

陈晓心中微凛,坐直身体。“我在听。”

“我的父亲,是香港林氏企业的创始人。”她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你可能没听说过,但在南洋和香港,林家还算有些名望。家父是个商人,但他更是一个中国人。抗战时,他倾尽家财支援国内;现在,他也一直在用他的方式,帮助新中国打破封锁,获取急需的物资。”

陈晓瞳孔微缩——香港爱国富商,他几乎瞬间就对上了号。内心震动,脸上却不动声色。 “令人敬佩。”

林默涵看着他,似乎在观察他的反应,然后继续说道:“我从小受父亲影响,知道这片土地经历过什么,也知道它正在为什么而奋斗。所以……我接受了组织的考验,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尽管有所预感,但亲耳听到“共产党员”四个字从她口中说出,陈晓的心脏还是猛地一缩。在这个麦卡锡主义阴云笼罩、反共歇斯底里的美国,这个身份意味着极度的危险。

她看到他眼中一闪而过的震惊,却没有退缩,语气反而更加坚定:“我来到美国留学,一方面是汲取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带着组织的委托——尽可能联络、帮助那些学有所成、心系祖国的海外华裔科学家和工程师,寻找合适途径,让他们回家。”

他低声问:“归国?” 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巨大风险和政治敏感性。这不仅仅是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还要面对台湾方面的破坏,以及沿途无数的未知险阻。

“是的,‘归巢计划’。”林默涵点了点头,眼神灼灼,“新中国百废待兴,最缺的就是人才。那些被阻隔在铁幕之外的头脑和知识,是祖国最急需的养分。这件事,比任何商业利润都重要,也危险得多。”

她将最大的秘密和盘托出,这是一种毫无保留的信任,也是一次巨大的冒险。她在赌,赌陈晓内心深处是否有与她共鸣的东西。

咖啡馆里安静得能听到心跳声。

陈晓久久没有说话。他看着眼前这个女子,娇柔的身躯里竟蕴含着如此巨大的勇气和信念。她将身家性命、政治前途,甚至可能更珍贵的东西,都押在了对他的判断上。

这种毫无保留的信任,像一道强光,照进他内心深处那些隐藏的角落——那些关于“资源用于更高目标”的朦胧思考,那些对姐姐安危的牵挂,那些对故土未来的复杂情感,在这一刻仿佛找到了宣泄和凝聚的出口。

他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仿佛做出了某个重大决定。

“我明白了。”他的声音异常沉稳,“其实,你不说,我也隐约猜到了一些。”他顿了顿,迎着她探究的目光,决定也袒露一部分真实的自己,“默涵,你知道吗?我建立‘远航’,积累这些财富和网络,最初只是为了生存,为了在异国他乡立足。但我一直觉得,如果仅仅是为了赚更多钱,像守财奴一样守着这座金山,将毫无意义。”

他的目光变得悠远而深沉:“我经历过战争,见识过技术如何决定国家命运。一个没有自己核心科技和工业体系的国家,就像没有骨骼的巨人,再庞大也是虚弱的。我的理想……或许可以称之为‘科技报国’。不是狭义地归属哪一方,而是希望看到东方的文明,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真正站起来,不再受制于人。”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表达自己超越商业的终极理想。没有提及穿越者身份,没有提及在梅机关和oSS的具体经历,但那份基于历史洞察的迫切感,是真实的。

林默涵的眼睛瞬间亮了,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她从他眼中看到了与自己相似的火焰,那是一种超越个人得失的、对家国未来的深切关怀。

她声音微颤,带着期待:“所以……”

“所以,”陈晓身体前倾,压低了声音,语气却无比坚定,“你的‘归巢计划’,请算我一份。‘远航’遍布全球的物流网络、隐秘的运输渠道、充足资金,还有科尔的情报团队,都可以为这个计划提供掩护和支持。我们可以把它做得更安全,更高效。”

他提出了具体构想:“我们可以利用‘远航’正常的商业航线作掩护,建立几条秘密‘安全通道’;利用专利收购和学术交流的名义,与目标科学家建立合法联系;通过我们在瑞士和开曼的复杂资金管道,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甚至,可以利用我们与某些政府部门‘微妙’的关系,获取预警信息。”

一整套基于“远航”现有资源的、高度可行的辅助方案,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型。

林默涵听着,眼眶微微湿润。她赌对了!不仅仅是找到了一个盟友,更是找到了一个灵魂与理想都能共鸣的知己。这种在异国他乡、在巨大风险面前找到志同道合者的激动,让她几乎难以自持。

“陈晓……谢谢你。”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这一句。

“不必谢我。”陈晓看着她,目光柔和下来,“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

最大的秘密已经共享,最高的理想已然契合,两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刻彻底超越了知己,进入了牢不可破的新阶段。 他们不仅是思想上的共鸣者,更是肩负共同秘密事业的战友。

沉默片刻,陈晓像是想起了什么,语气变得低沉:“默涵,既然你们有国内渠道……能不能帮我打听一个人?”

“谁?”

“我姐姐,陈美娟。”陈晓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很多年前失散了。我只知道她最后可能去了……北方。如果她还活着,如果可能……我只想知道她是否平安。”

这是他深藏心底多年的牵挂,此刻,他愿意将这个私人的、脆弱的一面,也展露在她面前。

林默涵没有丝毫犹豫,郑重地点了点头:“好,我一定尽力。给我一些更详细的信息。”

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他们身上跳跃。咖啡馆里依旧安静,但两人之间的空气却充满了某种崭新而坚实的东西。

“归巢计划”成为了他们共同的事业,将他们的情感、理想和命运紧密捆绑。

前路必然艰险,但此刻,他们彼此信任,目标一致。

陈晓看着林默涵,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商业帝国的成就,似乎在这一刻才真正找到了它的价值和意义。

只是,这个计划一旦启动,他们将面对的会是怎样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