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都市超级鉴宝神瞳 > 第145章 油画的真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日内瓦会展中心的穹顶之下,空气里飘着松节油和旧纸张混合的气息。

那是文物与历史的呼吸。

决赛现场的灯光调得比初赛更亮,三百个座位座无虚席。

各国媒体的长焦镜头像黑洞洞的眼睛,对准了舞台中央的两张鉴定台。

陈凡坐在左侧的红色座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神瞳护目镜的金属边框。

他的对面,皮埃尔·杜兰正整理着袖扣,银框眼镜后的眼睛里,带着志在必得的笑意。

大会主席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

“决赛规则很简单,两位选手将对同一件文物进行独立鉴定!”

“评委将从‘准确性、逻辑性、对文物情感的解读’三个维度打分,最终得分高者,获得‘全球鉴宝大师’称号。”

皮埃尔第一个走上台。

他的步伐很稳,像踩在卢浮宫的大理石地板上。

当他站定在鉴定台前,镁光灯“唰”地聚焦在他身上。

“我选择这幅梵高的《向日葵》。”他指了指工作人员抬上来的画作。

金黄色的花瓣像燃烧的火焰,花盘里的葵花籽粒粒饱满,背景是梵高标志性的钴蓝色天空。

台下的老教授们立刻坐直了身子。

有人小声惊呼:“这是梵高1888年在阿尔勒画的那一幅?”

皮埃尔推了推眼镜,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毫无疑问是真品。大家看这幅画的笔触,梵高晚年的笔触充满爆发力,像火山喷发的岩浆,每一笔都带着他对生命的渴望;

“再看色彩对比:明黄的向日葵与钴蓝的天空形成强烈反差,这正是梵高‘用色彩表达情绪’的核心风格。”

评委席的荷兰籍评委点头:

“皮埃尔先生的分析很到位,梵高的《向日葵》系列确实以这种‘燃烧的笔触’着称。”

观众席爆发出掌声。

玛丽·史密斯转头对陈凡说:“这下你压力大了。”

陈凡没说话,只是盯着台上的画作,神瞳护目镜的蓝光在他眼底微微跳动。

轮到陈凡时,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浅灰色的西装。

他的步伐比皮埃尔慢半拍,却带着一种沉稳的节奏感。

“我判断,这幅画是赝品。”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扔进平静的湖面。

会场瞬间安静下来。

皮埃尔挑了挑眉,嘴角的笑意更浓了。

陈凡戴上神瞳护目镜,缓缓凑近画作。

他的鼻尖几乎碰到画布,神瞳的蓝光扫过每一笔触:“大家请看这里……”

他用激光笔指向向日葵的花瓣边缘:

“梵高画花瓣时,会用画笔蘸少量颜料,快速扫过画布,所以笔触会有细微的‘颤抖’,像人在呼吸;

“但这幅画的笔触太‘标准’了,每一笔都像用尺子量过,没有那种‘人性的温度’。”

台下有人窃窃私语:“什么是‘笔触的温度’?”

陈凡没有停顿,继续说道:

“其次,我用神瞳分析了颜料的成分。这幅画的黄色颜料含有钛白粉,钛白粉是1920年才发明的,而梵高死于1890年;

“更关键的是,颜料里的矿物颗粒是机器研磨的,颗粒大小均匀,没有手工研磨的‘颗粒感’。”

他摘下护目镜,直视着评委席:

“梵高的画从来不是‘完美的’,他的笔触里有痛苦、有挣扎、有对生活的热爱;

“但这幅画,太‘完美’了,完美得像机器复制出来的。”

评委们立刻行动起来。

荷兰籍评委拿出便携式光谱仪,对着画作的颜料层扫描;

日本的女评委用显微镜观察笔触的微观结构;

法国的老教授则翻出梵高书信集,核对《向日葵》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