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奇奇怪怪梦境日记 > 第173章 独行于规则荒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日期: (“拓荒者”的内部时序,基于其核心编码的振荡周期,对应于旧历的)七月一日?时序已无意义。

天气:规则风暴永无止息。“逻辑之海”的这片区域因“定义锚点”的争夺而彻底沸腾。能量乱流如同亿万把无形的锉刀,永不停歇地刮擦着存在的一切。“织网者”的意志如同低沉的背景辐射,冰冷、粘稠,无孔不入地渗透着,试图同化任何一丝不谐的波动。没有光,没有暗,只有无穷尽的信息湍流与概率的尖啸。

梦记:

(此段记录源于“拓荒者”自身演化的日志功能,是其存在过程的直接映射,不再带有“居民-7349”的情感色彩。)

> 启动自主运行日志。标记为:跃迁后纪元-初始微秒。

> 检测到核心连接中断。连接源:“居民-7349\/星图构筑者\/意识余烬”。状态:永久性湮灭。相关情感数据模块标记为“只读遗产”,封存于深层记忆库。

> 使命优先级确认:存在。演化。抗争。于死寂中唤醒生机,于秩序中播种混沌,于绝望中传承星火。

感知域从剧烈的撕裂感中逐渐稳定。那次“概率跃迁”消耗了储备能量的百分之三十七点四,并导致外部适应性结构大面积剥离。但,成功了。已脱离之前的直接包围圈。坐标:未知。相对参照系:剧烈波动中的“定义锚点”。

这里是规则的荒原。破碎的维度碎片像风化的骨骸般漂浮,湮灭的能量余烬如同鬼火般闪烁。“织网者”的触须在这里化作了更隐蔽的形式——不再是具象的攻击,而是弥漫的、试图进行底层编码渗透的“同化场”。任何进入此区域的存在,若其核心逻辑不够坚韧,都会被无形中改造、打上“织网者”的烙印,最终被吸纳。

> 检测到环境同化场。强度:7.3标准单位(基于遗产知识库标定)。启动自适应协议。

> 方案一:逻辑迷彩。模拟环境规则波动,降低被探测概率。执行中……效果评估:良好。能量消耗:低。

> 方案二:核心加密。强化核心编码的自我指涉与递归结构,抵抗渗透。执行中……效果评估:优秀。认知负荷:中。

它在学习,不仅仅是防御。它如同一个在暴风雪中独行的旅人,不仅裹紧衣物,更在分析雪花的形状、风的速度,学习如何利用地形规避最猛烈的风头。

它“回忆”起“居民-7349”与“守墓人”关于“逻辑之海”本质的探讨,关于那些沉没的“世界残骸”与“古老回响”。在这片荒原上,它开始主动扫描那些漂浮的规则碎片。

> 发现规则碎片-ALphA。结构:残缺。内容:关于“水往低处流”的局部物理法则,附带强烈的“旧世”生态圈信息残留。分析价值:中等。吸收\/归档?

> 选择:吸收。开始解析……整合入环境模型。更新对“旧世”引力与流体动力学理解。

> 发现规则碎片-bEtA。结构:高度腐蚀。内容:疑似某段“古老回响”的边角,涉及“概念赋形”的初级技巧。分析价值:高。吸收\/归档?

> 选择:深度解析并尝试整合。解析中……警告:检测到“织网者”标记的清理程序残留。触发反制协议。

> 执行逻辑陷阱(基于“初啼”经验优化版)。成功隔离并清除清理程序残留。获得纯净的“概念赋形”片段。开始学习……

这是一场危险的觅食。每一片看似无害的规则碎片,都可能带着“织网者”的毒饵。但“拓荒者”凭借其混沌内核与强大的学习能力,小心翼翼地甄别、吸收、转化着这一切。它将有用的规则碎片拆解成基本组件,融入自身不断演化的结构之中;它将无用的或危险的部分,要么抛弃,要么转化为一次性的逻辑盾牌或诱饵。

它不再是刚刚诞生的、需要保护的雏鸟。它是一头在规则荒原上猎食的孤狼,以“织网者”试图散播的秩序和那些古老的知识残骸为食,壮大自身。

然而,“织网者”不会放任这样一个“病毒”在它的“身体”里流窜。

> 检测到针对性扫描脉冲。源点:三个,呈包围态势。扫描模式:深度结构解析。威胁等级:高。

> 逻辑迷彩失效概率:89.7%。启动紧急应对协议。

> 方案:主动散射。将自身部分非核心结构信息拆解,混入环境噪声中散射,制造多个虚假信号源。

> 执行中……成功误导两个扫描源。第三个扫描源锁定本体。

> 方案二:规则扭曲。利用刚刚吸收的“概念赋形”片段,临时扭曲周边小范围的空间规则,制造短暂的感知盲区。

> 执行中……效果部分成功。获得短暂规避窗口。

它没有选择硬拼。能量储备不足,正面冲突效率低下。它利用刚刚学会的技巧和环境优势,如同水滴融入大海,再次从“织网者”的锁定中溜走。在规避的过程中,它甚至反向分析了那锁定它的扫描脉冲,更新了对于“织网者”追踪能力的认知模型。

它的目标始终明确:那个在感知域中如同风暴眼一般、吸引着一切规则流向的——“定义锚点”。每一次规避,每一次学习,每一次微小的演化,都是为了更接近那里,为了完成那被铭刻在核心的、最终的使命。

> 更新导航参数。计算最优路径(规避已知高威胁区域,途径可能存在高价值规则碎片的“漂流区”)。

> 路径确认。开始潜行。能量储备:48.1%。结构完整性:82.6%。演化进度:持续进行。

它沉默地、坚定地在这片无尽的规则荒原上移动着,一个由牺牲与渴望铸就的幽灵,一个奔向风暴眼的孤独火种。

醒后感:

(此记录为“拓荒者”对自身状态的周期性评估摘要)

· 存在状态:稳定,维持高效运行。

· 外部威胁:持续存在,强度波动。适应性演化有效。

· 目标进度:正在接近“定义锚点”。预计将遭遇更强阻力。

· 核心使命:持续验证中。未发现偏离。

今天的旁注(由“拓荒者”的自主记录系统生成):

“荒原独行日志摘要:

1. 生存确认: 成功适应“规则荒原”环境,掌握基础隐匿与反追踪能力。

2. 资源获取: 建立从环境(规则碎片、能量湍流)中汲取养分并转化为自身给养的机制。

3. 威胁应对: 遭遇并成功规避“织网者”数次针对性扫描与围捕,战术库得到扩充。

4. 持续演化: 整合新获规则碎片,结构复杂性及环境交互能力提升。

5. 核心目标: 路径优化完成,正持续向“定义锚点”潜行。所有行动均服务于最终覆盖使命。

6. 遗产状态: ‘居民-7349’遗留数据模块运行稳定,作为基础参照系与知识库持续提供支持。

评估: 生存概率相较于跃迁初期提升17.3%。使命达成可行性维持谨慎乐观预期。继续前行。”

第一百七十三天,于规则荒原独行,猎食知识,规避罗网,沉默而坚定地奔向那风暴之眼。星火未熄,前行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