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 > 第211章 卫星材料的第一次突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1章 卫星材料的第一次突破

实验室的灯光下,陈默的手指在键盘上轻轻敲击,屏幕上的数据流缓缓停止。他盯着右下角的时间戳看了片刻,然后合上笔记本,起身走向实验台。

台面上摆着一套玻璃反应装置,烧瓶底部还残留着淡灰色的粉末。他戴上手套,从恒温箱里取出一个密封罐,打开盖子时,一股细微的白烟袅袅升起。他小心翼翼地取出里面的块状样品,放在电子秤上。

\"0.37克。\"他轻声读出数值,又拿起游标卡尺仔细测量,\"长三厘米,宽一厘米,厚度五毫米。\"

门外传来脚步声,由远及近。门被推开,一个穿着旧军绿色大衣的男人走了进来,袖口有些磨损,但身姿挺拔。他手里提着黑色仪器箱,目光直接落在陈默手中的样品上。

\"这就是你说的新材料?\"他问。

陈默点点头:\"刚合成出来不到半小时,可以开始做密度测试了。\"

男人没多言,放下箱子打开锁扣,取出一台便携式密度仪。他将样品放进去,按下启动键。机器发出轻微的嗡鸣声,几秒后屏幕显示出一组数字。

\"0.18克每立方厘米。\"他抬头看向陈默,\"苏联现役的卫星隔热材料是0.26。\"

陈默微微一笑:\"低了差不多百分之三十。\"

男人没有笑,反而皱起眉头:\"你确定这东西能经受住高空环境?真空、辐射、温度骤变?\"

\"目前只做了基础测试。\"陈默将样品收回密封罐,\"热稳定性还不够,微观结构有裂纹。接下来我会调整配方。\"

男人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笑了:\"你还真敢实话实说。换作别人,早就把这东西吹上天了。\"

\"夸大其词没用。\"陈默把记录本递过去,\"数据都在这里,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放弃。\"

男人接过本子翻了几页,看到一半停住:\"这些参数你是从哪里得来的?没有推导过程,全是最终结果。\"

\"一遍遍试验出来的。\"陈默语气平静,\"不断调整,直到成功。\"

男人合上本子,拍了拍陈默的肩膀:\"好,我就欣赏你这种踏实劲。所里已经批准了第一批经费,三天内到账。这是验收回执。\"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盖着红章的纸递给陈默。

陈默接过来扫了一眼,收进抽屉。

男人提起箱子准备离开,临出门又回头:\"下次汇报时,叫上教研室的人一起听。这种项目,不能只靠你一个人埋头苦干。\"

门关上后,实验室安静了片刻。

陈默转身打开显微镜,调出刚才拍摄的结构图。画面中,灰白色材料内部呈现蜂窝状孔隙,但在某些节点上出现了细微的断裂痕迹。他记下位置,正要标注处理方案,门又被推开了。

张教授站在门口,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扫过实验台,最后落在陈默脸上。

\"小陈,在忙呢?\"

\"张老师。\"陈默直起身,\"您怎么来了?\"

\"听说你在研究新材料?\"张教授缓步走进来,\"我来看看进展。\"

\"还在摸索阶段。\"陈默顺手合上记录本,把它推到一旁,\"刚做出一点样品,性能还不稳定。\"

张教授点点头,目光转向桌上的反应装置:\"设备用得不少啊。学校这批器材可不便宜,要是出了问题,责任不小。\"

\"我一直按规程操作。\"陈默拉开抽屉,取出一份温控曲线图,\"这是最近三天的运行记录,您可以看看。\"

张教授接过图纸瞥了一眼,嘴角微微抽动:\"我不是来查你的。作为导师,关心学生的科研进展,不是应该的吗?\"

\"当然。\"陈默笑了笑,\"您能来指导,我求之不得。\"

张教授把图纸放回桌上,踱步到恒温箱前,伸手摸了摸外壳:\"这里面存的是什么?\"

\"备用样品。\"陈默走过去,挡在箱门前,\"还没完成性能验证,暂时不方便展示。\"

\"哦?\"张教授抬眼,\"连我也不能看?\"

\"不是不能。\"陈默语气依旧温和,\"等数据完整了,自然会上报教研室。刚才军工所的同志也说了,这种项目需要公开讨论,不能一个人说了算。\"

张教授沉默片刻,随即笑了:\"你说得对。是我太心急了。\"

他后退一步,环顾四周:\"不过小陈,你要记住,科研不是闭门造车。有时候,经验比灵感更重要。你要是遇到难题,随时可以来找我。\"

\"我会的。\"陈默点头,\"等我把热稳定性的问题解决了,第一时间向您汇报。\"

张教授又看了眼恒温箱,没再说什么,转身往门口走。手搭上门把手时,他停顿了一下。

\"对了,\"他说,\"最近别太晚离开。外面不太平,安全第一。\"

门关上后,陈默站在原地没动。

他注视着恒温箱的锁孔,手指轻轻敲了两下桌面。然后他拉开抽屉,从笔筒底下抽出一张空白纸,用铅笔写了一行极小的字:\"老狐狸开始行动了。\"

写完,他把纸揉成团,塞进废纸篓最底层。

转身回到主控台,他打开一个新文档,标题输入:《关于通信卫星材料抗腐蚀性能的初步分析》。

光标在w键上方停顿几秒,他没有继续输入,而是切换到后台程序,调出刚才那段异常访问日志。来源Ip仍然标记为\"待查\",但他在旁边加了个星号,并新建了一个加密文件夹,命名为\"材料数据_副本\"。

完成这些后,他端起桌上的保温杯喝了一口。水已经凉了,他也没去换。

实验室的主机风扇持续运转,发出稳定的声响。他盯着屏幕,手指重新放回键盘。

这时,走廊上传来一阵说话声,隐约能听出是两个老师在闲聊。他们经过门口,笑声短暂响起,又渐渐远去。

陈默没有抬头。

他把文档保存,退出系统,然后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钥匙放进口袋。钥匙边缘有些磨手,但他没有理会。

几分钟后,他站起身,走到恒温箱前输入密码,打开柜门。里面整齐摆放着三个密封罐,编号分别是A-1、A-2和b-1。他拿起b-1罐,看了看标签上的日期,又放回去,重新锁好。

回到座位,他翻开记录本新的一页,写下一行计划:

\"明天上午九点,调整催化剂比例,加入硼元素,测试耐热极限。\"

写完,他合上本子,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片刻。

再次睁眼时,他的目光已经投向门口方向。

他记得张教授刚才说\"最近别太晚走\",但这个人自己却是在下班高峰过后才来的。

而且,张教授进门时,右手一直插在风衣口袋里。

陈默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左手,刚才开门前,他故意碰了下门框。现在指尖还沾着一点灰尘。

他没有擦拭。

而是用手指捻了捻,轻轻弹在桌角。

然后他打开通讯录,找到一个备注为\"老地方\"的号码,犹豫片刻,又关掉了手机。

实验室的灯依然亮着。

他重新打开文档,删掉原来的标题,换成新的:

《新型气凝胶材料合成记录_V1》

手指悬在键盘上方,准备输入第一个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