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 > 第168章 绷带下的密码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默轻轻合上病历本,指尖在封面的血指纹上摩挲了一下。他没作声,只是把本子塞进苏雪枕头底下,顺手替她掖了掖被角。窗外的路灯透进来一点微光,照在她手臂的绷带上,边缘已经有些发黄。

他知道时间不多了。

护士站每隔四十分钟会巡一次房,下一班人马上就到。他从袖口取出那支银灰色的紫外线灯,拇指按住侧面的开关,动作轻得像在调试什么精密仪器。灯光亮起的瞬间,他立刻将它贴近绷带表面,缓缓移动。

黑点渐渐显现出来。

不是污渍,也不是褶皱,而是一排排整齐的小圆点,间隔均匀,排列成行。陈默屏住呼吸,左手撑住床沿,右手稳稳地控制着光源。眼睛快速扫过每一组点阵,心里同步换算:八位一组,对应一个字符。

第一行解出来是“R-7\/12”,正是昨晚闯进实验室那人袖口上的编号。

他嘴角微不可察地扬了扬,继续往下看。

第二行是“塔林港c区仓库管理员,代号海鸥”。第三行写着“赫尔辛基航班地勤联络员,代号渡鸦”。每个名字背后都连着一条资金链、一次设备转运、一场未遂的技术窃取。这些人在王振国落网后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却全在这卷绷带上现了形。

苏雪静静躺着,眼睛半闭,像是睡着了。其实她在数他的呼吸节奏——快两拍,慢三拍,这是他们约定的安全信号。只要他还保持这个节奏,就说明一切正常。

陈默一边记录光点序列,一边用录音笔同步录入声音。不是说话,而是轻轻敲击笔帽,一下、两下、三下……每组八次为一段。等回去后用自编程序转换,就能还原出完整名单。

突然,走廊传来推车轮子碾过地面的声音。

他立即关灯,手腕一翻,把仪器藏进外套内袋。同时伸手握住苏雪的手,低头看着她,语气再自然不过:“药劲儿过了?还疼吗?”

她睁开眼,摇摇头:“还好。”

话音刚落,门被推开一条缝,护士探头看了看,见两人没什么异常,又轻轻带上了。

陈默松了口气,重新打开灯,加快速度。最后几行编码密度更高,几乎连成一片。他调低光照强度,生怕长时间照射让布料发热。终于,在倒数第二组解码完成时,一行字跳了出来:

“最终接头地点:音乐盒咖啡馆,每周三晚九点,老板姓周。”

他记下了。

最后一组只有一串数字:37。这是总人数,和他预估的差不多。

确认无误后,他撕下一块干净纱布,轻轻盖在原绷带上,压平四角。然后从包里拿出医用胶带,一圈圈缠好,手法熟练得像个老护士。

做完这一切,他在病历本空白页写下八个字:“已收到,明天行动。”

笔尖顿了顿,又添了个小符号——一朵简笔小花。那是他们学生时代的暗号,意思是“别担心,有我”。

他合上本子,正要起身,门外忽然响起高跟鞋的声音,清脆、稳健,带着几分刻意的张扬。

还没等他反应,门就被推开了。

林晚晴站在门口,手里举着台摄像机,镜头正对着床边。

她穿了件酒红色风衣,头发挽起,化了淡妆,不像来探病,倒像是来拍什么纪录片。

“哟,”她挑眉,“这么认真?给女朋友换药呢,还是在破译国家机密?”

陈默不慌不忙地笑了:“你要是再晚来五秒,就能拍到我哭诉爱情片场了。”

苏雪也坐直了些,淡淡道:“你怎么来了?”

“听说你受伤了,来看看。”林晚晴走近几步,摄像机依旧开着,“结果撞见一场'医疗谍战'。这绷带挺特别啊,反光角度不太对劲。”

陈默不动声色地挡在床前,右手悄悄把紫外线灯往袖子里推了推。

“特别?”他笑,“你平时看绷带看得挺仔细?”

“我拍电影的,对光影敏感。”她眯起眼,“刚才那一闪,不是反光,是图案。你在照什么?”

陈默耸耸肩:“你说对了,确实是密码。”

林晚晴一愣。

“二进制编码,用体温感应墨水写的。”他语气轻松,“我们内部测试新的情报传递方式,拿苏记者当志愿者。你要不要也试试?下次让你写脚底板上,保证没人发现。”

她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关掉摄像机。

“你们玩得太大了。”她说,“真不怕哪天被人当成间谍抓起来?”

“怕啊。”陈默点头,“所以才找你帮忙。”

“哦?”

“这段视频,”他指了指她手里的机器,“删了可惜,留着危险。不如交给我保管?”

林晚晴冷笑:“你想拿走?做梦。”

“我不是要拿走。”他靠近一步,压低声音,“是请你帮我存档。万一哪天我出事了,你能拿出来证明我们清白。”

她怔住了。

“你不信我能活到那天?”她问。

“我不是不信你。”他说,“我是不信那些想灭口的人会放过任何机会。”

空气安静了几秒。

林晚晴低头看着摄像机,手指摩挲着开机键。再抬头时,眼神变了,不再带着调侃,而是某种沉静的认真。

“我可以存。”她说,“但有个条件。”

“你说。”

“下次行动,让我跟着拍。”

陈默摇头:“太危险。”

“我已经在拍了。”她扬了扬机器,“而且我知道音乐盒咖啡馆在哪。”

他眼神一凝。

她笑了:“你以为只有你们会查航班记录?我投资的厂子里有个程序员,专攻数据挖掘。昨晚赫尔辛基落地的七个人,有两个进了市南片区,其中一个今早去了那家店。”

陈默沉默片刻,终于点头。

“可以。”他说,“但你只能看,不能动,更不能露脸。要是被人发现你在拍,第一个遭殃的就是你。”

“成交。”她收起摄像机,转身要走,却又停下,“对了,那个老板……姓周的,据说是退伍军人,腿脚不方便,走路有点跛。”

陈默记下了。

林晚晴走后,病房恢复了安静。苏雪靠在床头,轻声问:“真让她参与?”

“她已经参与进来了。”陈默整理着背包,“与其让她偷偷摸摸追线索,不如放在眼皮底下。”

“你不担心她曝光?”

“她比谁都清楚分寸。”他笑了笑,“再说,她要是真想害我们,刚才就不会关摄像机。”

他走到窗边,拉开一条缝。外面夜色浓重,远处街道还有零星灯火。他掏出手机,拨了个号码。

“老地方见。”他说,“带齐人手,明晚动手。”

挂了电话,他回头看了眼苏雪。

她正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臂,手指轻轻抚过新缠的绷带。

“疼吗?”他问。

“不疼。”她抬眼看他,“就是有点发热。”

他知道,那是墨水还在反应。再过几个小时,字迹就会彻底消失,不留痕迹。

他走过去,替她掖好被角。

“睡吧。”他说,“明天开始,该收网了。”

他走出医院大门时,风迎面吹来。他紧了紧外套,脚步没停,径直走向停在路边的自行车。

车筐里放着个牛皮纸袋,里面是刚整理好的资料复印件。他跨上车,蹬了两下,车身晃了晃才稳住。

刚骑出五十米,身后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启动,尾灯在夜色中划出两道红痕。

陈默没回头,只是把手伸进衣兜,摸到了那枚采集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