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 > 第111章 假技术的扩散:日本实验室的失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1章 假技术的扩散:日本实验室的失败

通风口的异响只持续了半秒就消失了。陈默抬头瞥了眼天花板的金属格栅,没多在意,又低头继续手里的活。焊枪在他指间微微发颤,一滴锡珠滚落,在电路板上凝成个圆润的小点。

他放下工具,顺手拿起港城寄来的行业简报。纸页哗啦一翻,带起一阵小风,吹散了空气里那点焊锡的焦糊味。第三版右下角有块豆腐干大小的消息:东京某电子企业实验室突发短路,设备严重损毁,暂无伤亡。配图模糊,只能瞅见几块烧得发黑的板子和散落一地的零件。

陈默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他把简报折好,塞进抽屉最底下,顺手拧了拧示波器的旋钮。屏幕上的绿线稳稳跳动,精准得像钟摆。

这时候,东京郊区那栋灰白楼里,警报声刚歇。

实验室正中的工作台上还冒着黑烟,空气里一股塑料烧焦的呛人味。一个穿白大褂的研究员蹲在地上,手套都烫裂了,手里还攥着爆炸时崩飞的散热片。

“参数全错了……”他喘着粗气,声音发颤,“这电压设计……现在的材料根本扛不住!”

旁边站着的组长脸黑得像锅底,手里捏着那份从中国传来的图纸,右上角红章醒目:“高频滤波优化版设计图——王先生提供”。

“王先生?”组长冷笑一声,把图纸狠狠拍在桌上,“这他妈叫优化?是拿咱们当小白鼠!”

他转身抓起电话,拨通上级专线,语速又急又冲:“立刻停掉‘星辰项目’!所有按中方资料搞的研发全部暂停!再说一遍——全部!”

电话一撂,他回头瞅了眼那块焦黑的主板,低声骂了句脏话,一脚踹翻了旁边的废料桶。

这消息漂洋过海传回来时,已是深更半夜。

王振国窝在办公室的小沙发里,刚端起茶杯,电话就响了。他听着那头的汇报,手指越攥越紧,关节都发了白。最后那句“确认为无效数据”落进耳朵,他猛地将茶杯掼向墙壁。

“哐当”一声,瓷片四溅,茶水顺着墙皮往下淌,像道歪扭的脏印子。

“二十万!”他喉咙里挤出低吼,声音却闷在胸口,“就换回一堆破铜烂铁?”

他站起身,在窄憋的屋里来回踱步,脚步又重又乱。窗外城市灯火通明,他的脸却陷在阴影里。突然他刹住脚,拉开抽屉翻出本黑色通讯录,手指停在中间一页的某个名字上:张教授。

指甲在纸上狠狠划了一道。

他盯着那名字看了半晌,忽然冷笑:“聪明人总觉着能骗过所有人……可你忘了,骗子最怕的,是碰上更会骗的。”

“啪”地合上本子,他抓起外套就往外走。临出门前又回头瞟了眼墙上的世界地图,目光在东亚那块停了停,随即“啪嗒”关了灯。

而大学实验室里,灯还亮着。

陈默已经换上新焊的主板,正测试接收灵敏度。他调了调天线角度,收音机里淌出清晰的粤语新闻,背景衬着轻快的钢琴曲。他一边听,一边在笔记本上记下几个数字,笔尖沙沙地响。

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接着是敲门声。

“进。”他头也没抬。

门开了,苏雪站在那儿,怀里抱着一摞文件,眉头微蹙:“刚得着信儿,赵家厂最近在四处找模具供应商,动静不小。”

陈默嗯了一声,笔没停。

“你不急?”她问。

“急什么?”他终于抬眼,推了推眼镜,“他们要仿,我巴不得。真家伙在我这儿,假的随它满天飞。”

苏雪看着他,忽然明白过来:“你是成心的?让那些人拿到错图纸……就为让他们栽跟头?”

陈默笑了笑,没接话,反倒问:“你晓得为啥最好的陷阱,从来都不是锁死的笼子不?”

“因为猎物会自己往里钻?”

“对喽。”他点点头,“而且越是信心满满,摔得越惨。”

苏雪沉默片刻,把文件搁桌上:“那你想啥时候收网?”

“不急。”他关掉收音机,轻轻拍了拍外壳,“等他们把假技术当个宝,屁颠屁颠捧出国门那天,好戏才刚开场。”

话音刚落,桌上那台老式座机突然尖声响起来。

铃声刺耳,搅破了夜的安静。

陈默瞅了眼来电显示,是个陌生号码。他没急着接,先按下录音键,才慢慢拿起听筒。

“喂?”

电话那头是个男声,中文带着浓重的日语腔调:“请问……是陈默先生吗?我是东京电子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关于您提供的收音机图纸……我们遇到些问题。”

陈默眼神一动,语气却平常:“什么问题?”

“我们测试时电路出现剧烈波动,最后整块主板烧毁了。检查多次发现,您的设计参数……似乎超出了现有元器件的承受范围。”

“是吗?”陈默轻笑,“那你们试没试过,把主频降五百兆赫,再加组缓冲电容?”

对方一愣:“可……原图没有这部分设计。”

“那就加上。”陈默说得轻松,“不然你们用啥材料,我也没辙。”

电话那头静了几秒,传来翻纸的窸窣声:“我们……确实没用您说的新型复合陶瓷电容。现在用的是普通电解电容。”

“难怪。”陈默叹口气,“我说各位老师啊,我给的是往后三年的技术路子,你们非拿八一年的零件硬顶,不出事才怪。”

对面呼吸一滞:“往……往后三年?”

“不然呢?”陈默语气理所当然,“科技不就得往前奔?要都按眼下水平来,还研究个啥劲儿?”

他顿了顿,又补一句:“下回做实验前,记得先瞅瞅配套材料单。别光盯着图纸较劲,容易魔怔。”

说完,直接挂了电话。

苏雪在旁边听得瞪圆了眼:“你真跟他说那是未来技术?”

“不然咋编?”陈默一耸肩,“我总不能说这是我专设的套,人家多伤心。”

苏雪忍不住笑了:“你就半点不怕他们回过味来?”

“回过味?”他摇摇头,“人一旦觉着捡了便宜,就不会想是不是被骗。他们会拼命找理由,说是自己手笨、材料差、环境不行……横竖不会认图纸有毛病。”

他起身走到保险柜前,打开最底层抽屉,取出个密封袋。里头正是那颗米粒大的芯片,标签写着:证据01,待用。

他对着灯看了看,轻轻放回去,锁好柜门。

“现在,就等着他们把这玩意儿当个宝,送出海关,再炸场更热闹的。”

苏雪望着他背影,忽然觉得今晚的灯影有些不同。不是亮了几分,而是那种沉静里透出的锋利,像裹在绒布里的刀。

她没再多话,转身要走。

手刚搭上门把,陈默忽然开口:“明天团队会,叫上沈如月,让她带笔记本。”

“有新安排?”

“嗯。”他坐回椅子,重新拿起焊枪,“该让真东西,露露脸了。”

焊枪点燃,火苗蹿起,在他镜片上一跳一跳。

远处钟楼“当当”敲了十二下。

实验室外,夜色浓重,校园小路上空荡荡的。一辆黑轿车缓缓驶过校门,车窗半降,驾驶座上的人抬头望了眼三楼那扇亮灯的窗,眼神发冷。

车停了片刻,又悄无声息地滑进黑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