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 > 第14章 举报信真相:周子轩的算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章 举报信真相:周子轩的算计

楼梯口的轻响之后,再没动静。

陈默没动,苏雪也没动。两人像被雷声钉在原地,竖起耳朵等着下一步动静。可那声音再没出现,仿佛刚才只是书架被风吹了一下。

几秒后,苏雪合上文件夹,转身走了。陈默多站了两分钟,才把《电子学报》塞回书包,顺手把焊锡布包往里推了推,确保它不会硌着人。

他没回宿舍。

夜里那道灰影、五楼晃动的窗帘、楼梯口的停顿——这些都不是巧合。他宁愿多绕两百米,走后门小道,从洗衣房旁边的旧楼梯上去。那条路黑,灯坏了三个月没人修,但胜在没人走,也藏得住人。

清晨六点,天刚亮。他蹲在三楼拐角,从通风口后面摸出自己藏的备用钥匙,轻轻开了门。宿舍没人,赵小虎去晨跑了。他直奔自己床铺,手指刚碰到门把手,就发现底下塞着一张纸。

不是信封,是半张作业纸,折成窄条,用回形针别着。

他抽出一看,字是手写的,一笔一划很工整,像是刻意压着情绪写出来的:

“陈默同学,你身为国家培养的大学生,竟私自拆解铁路通信设备,倒卖给港商牟利,还与境外人员勾结,泄露国家技术机密。此等行径,已触犯刑法第一百一十一条。我已向校方实名举报,望组织彻查。”

落款写着“一名正义的学生”。

陈默看完,把纸条翻过来,对着光瞧了瞧。纸是港城产的横格本子纸,市面上少见,一般只有干部家庭或涉外单位才用得上。而他们班,只有一个人用这种本子——周子轩。

他把纸条折好,塞进裤兜,顺手从抽屉里拿出铁路局昨晚派人送来的感谢信。信是局长亲笔写的,盖了公章,还附了维修记录和设备报废清单。他扫了一眼日期,确认无误,折好塞进书包夹层。

七点二十,广播响了。

“请物理系陈默同学,立即到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参加情况说明会。重复,请陈默同学……”

声音重复了三遍。

走廊里开始有人议论。隔壁宿舍探头探脑,有人冷笑,有人摇头。陈默拎起书包,慢悠悠下楼,路上碰到两个同系的,对方眼神闪躲,他也不说话,只笑了笑。

会议室已经坐了七八个人。教导主任坐在主位,脸色严肃,手里捏着一份材料。周子轩坐在前排靠窗的位置,穿了件白衬衫,领子扣得严实,手里拿着笔记本,像是准备发言。

“陈默到了。”主任抬头,“坐吧。”

陈默点点头,在后排找了个位置坐下。没人看他,但能感觉到空气里的火药味。

“今天召集大家,是因为我们收到了一封举报信。”主任清了清嗓子,“举报内容非常严重——指控陈默同学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处置国家通信设备,并涉嫌与境外势力勾结。”

底下有人吸气。

“信里提到,你多次出入黑市,与港商秘密会面,还擅自拆解铁路局的p-142对讲机,将核心零件转卖牟利。有没有这回事?”

陈默坐着没动,语气平平:“有,但不是举报信说的那样。”

“哦?”主任挑眉,“那你解释解释。”

“我确实拆过那台机器。”陈默从书包里掏出感谢信,“这是铁路局今天凌晨送来的正式文件。因为第三台p-142出现异常,他们连夜叫我过去排查。我发现电容封装破裂,电解液腐蚀电路板,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当场建议停用所有同型号设备。局长签字批准,并出具了这份感谢信。”

他把信递上去。主任接过一看,脸色变了。

“这……这是公章。”

“不信可以打电话。”陈默又拿出维修记录,“所有操作都有登记,时间、地点、参与人员都在上面。他们还让我写了个简报,建议今后采购设备要查原件编号,别用翻新件。”

会议室一下子安静了。

周子轩突然举手:“主任,就算他这次是去维修,也不能排除他借机牟利的可能。我听说,他最近和港城一个姓何的女商人走得很近,还收了人家送的电子表。”

陈默笑了:“你是说何婉宁?她是我姑妈的朋友,来学校看亲戚,顺路请我吃了顿饭。那块表是她女儿不要的旧货,送我当纪念品。你要不信,可以去问食堂的刘师傅,那天是他帮我们开的包间。”

周子轩咬了咬牙:“那你为什么不去申报?学生收礼超过十块钱就得登记!”

“值不了十块。”陈默说,“表是坏的,电池漏液,我修了三天才让它走字。你要真关心校规,不如查查谁在用港城笔记本写举报信。”

他这话一出,周子轩猛地抬头。

“你说什么?”

“我说,写举报信的纸,是港城产的横格本。”陈默看着他,“全班就你一个人用这种本子。而且你写字有个习惯——喜欢把‘国’字最后一竖拉得很长,像根钉子。这封信上的‘国’字,也是一模一样的写法。”

周子轩的手抖了一下。

“你……你血口喷人!”

“是不是血口喷人,一查就知道。”陈默不紧不慢,“顺便问一句,你爸在港城倒卖2Ap9电子管的事,你知道吗?每批两千只,走蛇口码头三号仓,用的是你舅舅的运输公司名义。账本藏在你家床板下第三块松动的木板里,对吧?”

周子轩整个人僵住,脸唰地白了。

“你……你怎么会知道?”

“我还知道,你上个月给你爸寄了封信,说‘陈默和铁路局走得太近,怕他查到旧账’。”陈默往前倾了倾,“你说得对,我确实和铁路局熟。但他们查的不是我,是那些不该出现在设备里的零件。要是哪天他们顺着编号追到港城,你觉得第一个被叫去问话的是谁?”

周子轩嘴唇发抖,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主任在上面听得额头冒汗:“这……这些事你们怎么……”

“主任。”陈默转向他,“我可以被查,但希望查清楚再定性。我是个穷学生,没背景,没靠山,但我不偷不抢,靠手艺吃饭。铁路局的信在这儿,维修记录在这儿,连那块破表都在这儿。谁要查,我配合。但别拿一张匿名纸条,就给我扣大帽子。”

他说完,把书包拉链一拉,站起身。

“对了,周子轩。”他走到门口,回头看了眼,“下次想搞我,记得换个纸。”

周子轩没抬头。

会议散了。

陈默走出行政楼,阳光照在脸上,有点刺眼。他抬手挡了挡,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喊他。

是苏雪。

她站在台阶下,手里拿着个牛皮纸袋。

“你刚才在会议室说的话,”她走近,“有几句,和你在图书馆说的不一样。”

“哪几句?”

“你说你知道他家黑料。”她盯着他,“可这种事,普通人根本查不到。你到底怎么知道的?”

陈默笑了笑:“你说呢?”

她不笑:“别打岔。你要是真来自未来,那你应该知道——下周二,校报会登一篇关于学生干部滥用助学金的调查稿。作者是我。”

他看着她,没说话。

“你要是想让我站你这边,”她把纸袋递过来,“那就告诉我,这篇稿子,该不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