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 > 第10章 公安审讯:未来记忆的初次运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章 公安审讯:未来记忆的初次运用

陈默被带进分局的时候,天还没黑透,街边的路灯一盏接一盏亮起来,照在水泥地上,像撒了一层薄盐。他手插在裤兜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块焊锡布包,布角已经有点起毛了。这动作他自己都没意识到,只要脑子转得快,手就得找点东西捏着。

审讯室在二楼,走廊里安安静静,只有皮鞋踩地的声音。他被安排坐在一张铁皮椅子上,对面是位三十出头的警员,戴着眼镜,手里拿着笔录本,眉头一直没松开。

“姓名。”

“陈默。”

“年龄。”

“二十五。”

“单位?”

“物理系,大一新生。”

警员抬头看了他一眼:“学生?你知不知道你动的是什么设备?”

“知道,p-142对讲机,苏联产,铁路调度用。”

“那你知不知道,没有操作权限,擅自断电,属于破坏国家生产秩序?”

陈默没急着回答。他看着对方笔尖在纸上顿了一下,像是在等他认错。他轻轻吸了口气,说:“那台机器,断电前已经冒烟了。我不是破坏,是防止它爆炸。”

“爆炸?”警员冷笑,“一台老式对讲机还能炸出花来?”

“电解电容热击穿,内部压力积聚,喷出的是高温电解液。”陈默语速平稳,“墙上那黑渍,你们可以送检。c204型号,1978年批次,超期服役两年三个月,连续高负载运行七十二小时以上。它不是坏了,是快要崩溃了。”

警员笔停了。

他翻了翻手边的记录,是技术员写的事故报告,上面写着“学生擅自操作,导致设备漏液”。可现在听陈默一说,细节对得上,连温度、型号、运行时间都说得清清楚楚。

“你一个学生,怎么知道这么细?”

“我测了电压波动。”陈默说,“用螺丝刀碰了一下输入端,看电弧反应。土办法,但能看出负载异常。”

“你就凭这个,决定断电?”

“不是决定。”陈默纠正,“是确认。它已经撑不住了。再拖三十秒,可能就不是漏液,是爆裂。变压器会短路,整个调度线路瘫痪。”

警员盯着他,半天没说话。笔录本合上了又打开,像是在权衡怎么定性这件事。

门外传来脚步声,另一个警员探头进来,低声说了句什么。这位审讯员脸色变了变,回头看了陈默一眼,起身出去了。

屋里只剩他一个人。

陈默没动,手还在裤兜里。他闭上眼,脑子里突然一震,像有根针从太阳穴扎进去,又猛地抽出来。眼前闪过一段画面:一张泛黄的案卷,编号A-0315,标题是“倒卖进口电子元件案”,嫌疑人张德贵,落网时间1982年3月15日,藏匿地点——城南第八废品回收站。

他没睁眼,呼吸却沉了下来。

这不是他学过的知识,也不是他推理出来的。它就是突然出现在脑子里,像一段不属于现在的记忆。

门又被推开。

刚才那位警员回来了,脸色更沉,手里多了份内部通报。

“你说那台机器要炸,有没有证据能证明,它确实处于危险状态?”

“有。”陈默睁开眼,“日志本上写着连续运行记录,你们可以查调度值班表。另外,那台机子的继电器动作延迟已经超过0.3秒,t7变压器外壳温度实测90度以上。这些都不是故障,是系统崩溃前兆。”

警员盯着他:“这些数据,你现场测的?”

“我看了日志,摸了摸外壳,听了继电器声音。”陈默说,“人不如仪器准,但五个感官加起来,也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

警员沉默几秒,突然问:“你认不认识一个叫张德贵的人?”

陈默心头一跳。

他没料到对方会提这个名字。

但他面上不动,只淡淡问:“谁?”

“城南那边有个倒卖电子元件的线人,最近在查。”警员盯着他,“你刚才说的那些细节,跟我们内部掌握的情况……有点对得上。”

陈默明白了。

他们已经开始查了,但还没立案,线索也模糊。他刚才那番话,像一把钥匙,正好插进了锁眼。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说:“张德贵,1982年3月15号,会在城南第八废品站被抓住。他藏了三吨苏联产2Ap9二极管,准备走私去港城。案发后,你们从他左脚鞋垫里搜出一张纸条,上面是王振国写的接头暗语,用的是化学显影墨水。”

审讯室一下子静了。

警员的手指僵在笔录本上,像是被冻住。

“你……从哪知道的?”

“我知道的还不止这些。”陈默往前倾了点身子,“你们现在还没立案,但三天后,铁路局会报失一批进口电容,正好是苏联产的c204,跟张德贵的销赃路线能对上。你们顺这条线查,才能抓到人。”

警员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面刮出一声响。

他快步走出去,门没关严,陈默听见他在走廊里压低声音打电话:“……对,A-0315,提前预警……内容高度吻合……建议立即启动预查程序……”

半小时后,门又被推开。

这次进来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穿着警服,肩章上有两道杠。他手里端着个搪瓷杯,热气往上冒。他没坐,站在陈默面前,上下打量了他几眼,然后把杯子放在桌上。

“小陈,喝点水。”

陈默没接话,只点了点头。

局长坐下了,翻开笔录本,看了几页,又合上。

“你说的那些事,还没对外公布。包括张德贵,包括鞋垫里的纸条,包括三天后的电容失窃案。”他盯着陈默,“你连我们下个月的行动计划都知道?”

“我不知道计划。”陈默端起杯子,吹了口气,“我只知道结果。”

局长眯起眼:“你这信息,从哪来的?”

“未来。”陈默笑了笑,把杯子放下,“你们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台p-142不是我破坏的。它是事故预警证据,不是作案工具。剩下的四台也超期了,建议全部停用,换新电容。”

局长没动,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

“设备问题,我们会查。”他终于开口,“至于你……先回学校。但接下来一段时间,随时配合调查。”

陈默站起身,推了推眼镜:“可以。但我有个条件——那张我留的草图,别当成无关材料处理。它标的是供电模块的三个高危点,对后续检修有用。”

局长看了他一眼,没点头,也没摇头。

“你走吧。”他说,“门口有车,送你回去。”

陈默转身往门口走,手刚碰到门把手,身后传来声音。

“小陈。”

他停下。

“你这些信息……”局长顿了顿,“以后还能不能知道?”

陈默没回头,手搭在门把上,轻轻转了一下。

“要看未来,愿不愿意再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