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逆流1990:资本暗涌时 > 第151章 铜钱资本洪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意识坟场中那场与“守夜人”的惊心动魄的对抗,如同烙印,深深刻在了李薇的灵魂深处。那纯白封存光球上不断减少的金色数字——**70:15:32:11**(仍在流逝),以及那枚神秘旋转的铜钱图案,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每个人的心头,无声地催促着。

七十一天。这是“守夜人”给予的,证明陈默“人性”碎片价值,或者说,找到让他“回归”方法的最后期限。过期,则一切皆休。

李薇将自己在那意识层面的遭遇,筛选掉可能引发不必要恐慌的部分(如“守夜人”的具体形态和层级),简要告知了阿忠和杨振邦。重点强调了那枚铜钱图案和紧迫的时间。

“铜钱?”阿忠眉头紧锁,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划动着,“钱能通神……老祖宗的话不是白说的。资本之气,人性之欲,本就是搅动世间‘势’的最强力量之一。那‘守夜人’系统用铜钱作为封存标识,莫非暗示……破局的关键,就在这‘资本’二字之上?”

杨振邦则更直接:“是不是说,只要咱们赚够足够的钱,就能把那劳什子碎片赎回来?”

李薇缓缓摇头,目光深邃:“恐怕没那么简单。如果只是财富的积累,陈默留下的产业已经足够庞大。这‘铜钱’所指,应该是一种更本质的,与‘资本’相关的……规则,或者……现象。”

她回想起在意识坟场中,自己正是借助引导现实世界的资本狂潮(股市异动、超级计划),才暂时加强了“锚点”,抵挡了“渊潮”,并间接引动了陈默“存在核心”的回应,最终才在“守夜人”面前,为那些“人性”碎片争取到了“潜在价值”的评估。

资本……人心所向……时代之“势”……“锚点”的强化……陈默的回应……这几者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内在的、深刻的联系。

“我们需要找到这种联系的具体体现。”李薇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已然开始喧嚣的城市,“或者说,我们需要找到那枚‘铜钱’在现实世界的……投影。”

接下来的日子,三人分头行动。

阿忠坐镇城隍庙石室,一方面继续稳固“归寂之眼”的封印,另一方面则凭借其与地脉的深层联系,尝试感知那“铜钱”图案可能引动的、更深层次的“气运”流向变化。他相信,如此关键的象征物,其出现必然会在现实的“势”中留下痕迹。

杨振邦则再次动用他那些盘根错节的市井关系,将搜寻范围扩大到所有与“钱”、“资本”、“交易”相关的奇闻异事、古老传说、乃至一些新兴的、看似荒诞的资本运作模式上。他坚信,真正的线索往往隐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

而李薇,则再次沉浸于“记录员”的数据海之中。这一次,她的目标更加明确——搜寻所有与“铜钱”象征意义相关的、异常的、跨越了常规经济规律的信息模型、能量波动或历史记录。

她过滤着浩如烟海的数据流:从古老的贝币、刀币到如今的纸币、电子符号;从原始的以物易物到如今初现雏形的证券期货市场;从民间高利贷的血腥到国际游资的冷酷……无数与“资本”相关的信息在她意识中流淌、碰撞。

她看到了资本那如同野兽般的贪婪本性,也看到了其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看到了它凝聚人心的魔力,也看到了它撕裂传统的残忍。

然而,那枚特定的、带着“守夜人”系统印记的“铜钱”线索,却依旧渺茫。

时间,在焦灼的搜寻中,一天天过去。倒计时已悄然变为 :68:03:17:05。

转机,出现在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领域。

这天,杨振邦带回了一个从南方某个早期股票黑市流传过来的、近乎荒诞的传闻。

据说,在深城最早的那批“红马甲”(股票交易员)中,私下流传着一个“股神”的传说。并非指其预测多么精准,而是据说此人操盘时,身边总会放着一枚用红绳系着的、布满铜绿的古旧铜钱。更玄乎的是,每当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尤其是非理性的恐慌或狂热时,那枚铜钱便会自行微微震动,发出极其轻微的、仿佛来自远古时代的嗡鸣。而那个“股神”,总能凭借这种“感应”,在市场的极端情绪中,做出近乎神迹的、逆势而行的操作,攫取巨额利润。

很多人认为这只是无稽之谈,是成功者为自己披上的神秘外衣。但杨振邦却敏锐地抓住了其中的不寻常——那铜钱的“感应”,与市场“情绪”(即资本之气、人心之势)的联动!

李薇得知后,立刻将搜寻重点转向了全球各大早期金融市场的异常交易记录和与之相关的、无法用常规模型解释的“巧合”或“直觉”案例。

在数据海的深处,她果然发现了更多类似的、被主流经济学忽略或刻意掩盖的“噪音”!

在华尔街1929年大崩盘前夜,有记录显示某位匿名交易员在最后时刻清空了所有头寸,其日记中提到“听见了金币坠入深渊的哭泣”。

在八十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巅峰期,京都某座古老神社供奉的一枚御守银币,据称连续数月每晚发出微光。

甚至,在不久前上海那场由她引导的金融异动中,数据回溯显示,在股价飙升到某个临界点的瞬间,上海老城隍庙内某处不起眼的砖缝里,一枚被遗忘了不知多少年的清代铜钱,曾短暂地闪过了一丝微不可察的金光!

这些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看似孤立的“噪音”,当被“记录员”的视角串联起来时,指向了一个惊人的可能性——

**资本,不仅仅是经济的血液,它本身,就是一种强大而原始的……“规则之力”的显化!**

而那枚“铜钱”,很可能就是感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这种规则之力的……**道标**或者**信物**!

陈默以商业实体为“锚”,稳定的是现实的“势”。

而这“铜钱道标”,指向的则是驱动这“势”的、更加本源的资本规则之力!

“守夜人”封存碎片时显现铜钱图案,是在提示他们,必须掌握这种力量,才能证明“人性”在对抗“归寂”(资本规则的混乱与崩塌也是归寂的一种形式?)中的价值?!

这个推断让三人都感到一阵心悸。如果他们猜对了,那么接下来的行动,将不再是简单的商业运作或超自然对抗,而是……试图触碰和驾驭一种近乎宇宙本源的、危险而强大的规则力量!

“那个深城的‘股神’!”李薇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找到他!那枚会震动的铜钱,很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线索,甚至是……一个活着的‘铜钱道标’!”

事不宜迟!阿忠必须留守上海,看守“眼”和维持地脉稳定。李薇和杨振邦立刻动身,再次南下。

凭借杨振邦的江湖经验和李薇对信息流的追踪,他们很快在深城一片混乱而充满活力的早期金融区内,锁定了目标——一个绰号“钱瞎子”的、貌不惊人的中年男人。他并非真瞎,只是眼神总是浑浊地半眯着,仿佛对周遭一切都不感兴趣,唯独在看向交易屏幕时,那浑浊的眼底会闪过一线令人心寒的精光。

他们在一个充斥着烟味、汗味和巨大电子屏幕红光闪烁的交易大厅角落里找到了他。“钱瞎子”正瘫坐在一张破旧的办公椅上,手里捏着一枚用红绳系着的、布满铜绿的古旧铜钱,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屏幕上是剧烈波动的股价曲线,周围是交易员们声嘶力竭的呐喊或绝望的哀嚎,而他却仿佛置身事外,只有那枚铜钱,在他指尖传递着微不可察的、与市场脉搏隐隐契合的颤动。

李薇没有绕圈子,直接走到他面前,亮出了那枚已失去灵性的权限密匙残片(它曾与陈默紧密相连),同时将一丝属于“记录员”的、纯净的信息感知力,如同名片般,传递过去。

“钱先生,”李薇平静地开口,“我们为‘铜钱’而来。”

“钱瞎子”摩挲铜钱的手指猛地一顿!他那半眯的眼睛骤然睁开,浑浊褪去,露出了如同鹰隼般锐利、却又带着深深疲惫和一丝惊惧的眼神!他死死地盯着李薇,又看了看她手中的密匙残片,最后目光落回自己指尖的铜钱上。

那枚铜钱,此刻正以前所未有的幅度,高频地震动着,发出几乎听不见、却让李薇和杨振邦灵魂都感到共鸣的嗡鸣!

“你们……” “钱瞎子”的声音干涩沙哑,带着难以置信,“你们能‘听’到它的声音?你们……是‘那边’来的人?”

他没有等李薇回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猛地将手中的铜钱塞到李薇手中,语气急促而绝望:

“拿走!快拿走它!这玩意不是宝贝,是诅咒!它让我看到了太多不该看的东西……资本的贪婪像海啸,人性的恐惧如深渊……我撑不住了!再拿着它,我不是疯掉,就是被它彻底吞掉!”

李薇接过那枚犹自带着“钱瞎子”体温、仍在微微震动的古旧铜钱。在触碰的瞬间,一股庞大、混乱、充满了无数人贪婪、恐惧、希望与绝望交织的……**资本洪流的原始意象**,如同决堤的洪水,猛地冲入了她的意识!

她仿佛看到了金钱诞生的最初时刻,看到了它如何从简单的交换媒介,逐渐异化成吞噬人心的怪兽,又如何成为推动文明巨轮前行的疯狂燃料……

在这股庞杂混乱的洪流深处,一点极其微弱、却无比熟悉的……**灰白色光芒**,如同中流砥柱般,静静地屹立着。

是陈默的“存在核心”!

它……竟然也与这股资本的规则之力,有着某种深层的连接?!

与此同时,在李薇的感知中,那枚被她握在手中的古旧铜钱,其表面的铜绿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剥落,露出了底下暗金色的、布满了更加复杂古老纹路的……本体。

纹路的中心,赫然是一个与“守夜人”封存光球上,一模一样的……**旋转铜钱图案**!

而这枚实体铜钱此刻指向的方位,不再是某个市场,某只股票,而是……透过这资本的洪流,遥遥指向了上海,指向了……陈默那灰白光芒所在的,黄浦江上空的维度!

它……在渴望回归?回归到那灰白光芒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