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都市归田园:我种的菜能救命 > 第581章 田园综合体新序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光刚漫过云雾村的山脊,村口的“养生田园综合体”牌坊就迎来了第一拨客人。穿着休闲装的游客们跟着向导走进智能大棚,看着头顶的传感器和自动喷淋系统,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原来蔬菜还能这么种!”一位来自深圳的游客感慨道,指尖轻轻触碰着无土栽培架上的生菜,叶片上的水珠折射出晨光。

大棚另一头,小宇正和几位农业专家围着新培育的“富硒萝卜”讨论。他穿着灰色的工装服,手里拿着检测仪,眉头微蹙:“这批萝卜的硒含量还差点,得再调整一下营养液的配比。”旁边的专家点点头:“没问题,我们下午就做实验。”这几年,小宇牵头的“养生蔬菜研发中心”已经成为全国领先的农业技术平台,不仅培育出二十多种特色养生蔬菜,还建立了从种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

“宇哥,上海来的考察团到了!”助理小张的声音传来。小宇放下检测仪,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走,带他们去看看我们的‘菜疗中心’。”

菜疗中心里,小诺正穿着白大褂给一位中年女士做营养咨询。“您的血脂有点高,建议多吃我们的‘降脂芹菜’和‘降糖苦瓜’,我给您制定了一份一周的食谱。”小诺将打印好的食谱递过去,上面详细写着每天的三餐搭配和烹饪方法。女士接过食谱,感激地说:“谢谢小诺医生,我上次来住了半个月,血压确实降了不少。”

菜疗中心是小诺的心血结晶。她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营养学结合,打造了“蔬菜食疗+健康管理”的新模式。中心里不仅有营养咨询室,还有烹饪体验区和康复训练室。“我们的目标是让游客在享受田园风光的同时,也能收获健康。”小诺笑着说,眼里满是自信。如今,菜疗中心已经接待了上万名患者,不少人都是慕名而来。

与此同时,小石头的“自然教育基地”里传来了孩子们的欢笑声。他穿着蓝色的运动服,带着一群小学生在“小农夫菜园”里种番茄。“同学们,种下种子后,要记得每天浇水、晒太阳,就像照顾我们自己一样。”小石头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挖坑、放种子、盖土,脸上洋溢着笑容。旁边的教室里,几位来自城里的老师正在观摩他的“蔬菜课堂”,黑板上画着番茄的生长周期图,孩子们的作文本上写满了对蔬菜的喜爱。

“小石子老师,这颗种子什么时候能发芽呀?”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问道。小石头蹲下身,笑着说:“只要我们用心照顾它,过几天它就会探出小脑袋啦!”这几年,小石头的自然教育基地已经成为周边城市中小学的研学基地,每年接待上万名学生。他还编写了《田园自然课教材》,将蔬菜知识、农业技术和环保理念融入其中,深受学校和家长的好评。

中午时分,养生餐厅里坐满了客人。餐桌上,用“养心菜”做的沙拉、“富硒萝卜”炖的汤、“降糖苦瓜”炒的肉,一道道养生美食香气扑鼻。“这菜也太好吃了吧!”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一边吃一边说,“比我在城里吃的健康多了。”餐厅的负责人介绍说:“我们的蔬菜都是当天从菜田里采摘的,保证新鲜健康。”

下午,云雾村的文化广场上举行了“养生文化节”。村民们穿着传统的服饰,表演着舞龙舞狮、腰鼓等节目。广场周围,摆满了村民们自制的蔬菜干、泡菜、酵素等产品。小宇、小诺和小石头站在广场中央,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满是感慨。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在这里追逐打闹,没想到现在这里变得这么热闹。”小诺轻声说。小石头点点头:“是啊,李医生要是看到这一幕,肯定会很开心。”小宇望着远处的菜田,眼里闪着光:“我们只是完成了李医生的心愿,云雾村的未来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这时,李医生拄着拐杖走来,看到三个年轻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孩子们,你们做得很好。”李医生的声音里满是期许,“田园综合体不仅是一个项目,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希望你们能继续坚持‘菜能救命’的理念,让更多人感受到田园的美好和健康的重要性。”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云雾村的每一个角落。菜田里的蔬菜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这个充满希望的村庄歌唱。小宇、小诺和小石头站在广场上,望着远处的山峦,心里充满了憧憬。他们知道,云雾村的故事还在继续,这场“都市归田园”的旅程,将在他们的手中,书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