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飞船落地后,地面的人立刻围了上来。陈岸从舱口走出,工装裤上还沾着太空尘灰。他没说话,径直朝旁边的皮卡走去。

陈小满早已在等他,怀里抱着一块防水板。见陈岸下来,她快步迎上前:“数据传回来了吗?”

“在背包里。”陈岸将肩上的包递过去,“系统变了。”

周大海蹲在车边抽烟,听到这话抬起了头:“又出新问题了?”

“不是奖励,是提示。”陈岸靠在车门旁说,“它说‘完成海洋之子的终极任务’。”

三人一时沉默。

“什么叫终极任务?”周大海掐灭烟头,用力踩了两脚。

“不清楚。”陈岸摇头,“但这次不一样。”

陈小满打开防水板,屏幕上密布着坐标与地质图。“木卫二、土卫六、火星冰层...这些地方真有水?”

“不只是有水。”陈岸指着一行数据,“是活的。里面有能量流动,像心跳一样。”

洪叔拄着拐杖走来,身上仍是航天中心发的白大褂。他喘了口气:“我问过老同事,他们查了雷达记录。你给的数据,完全对得上。”

“那就不是假的。”陈小满合上板子,抬头看着哥哥,“哥,你是想干大事?”

“我想搞明白。”陈岸望着远处的生态馆,“为什么每次签到都在海边?为什么必须接触海水?这个系统到底要我做什么?”

“你已经做了很多。”洪叔咳嗽两声,“救鱼群,清油污,现在连外星水域都能探测。你还想怎样?”

“我不是想怎样。”陈岸低声说,“我是想知道,这一切值不值得继续。”

没人回应。

第二天上午,阳光洒在生态馆的玻璃墙上。馆内珊瑚池泛着蓝光,鱼群穿梭游动。中央立着一块水晶碑,碑中封存着海水,仍在缓缓流动。

陈岸站在碑前,指尖微微发热。他看向陈小满,她点点头,按下了控制台的按钮。

墙上的声呐阵列开始闪烁红点,全球信号接通。

周大海守在通讯频道旁,戴着耳机:“二十艘船在线,等你下令。”

洪叔站在后方,沉默不语,手搭在拐杖头上。

陈岸深吸一口气,将手掌贴上水晶碑。

碑中的水开始旋转,速度越来越快,逐渐形成一个小漩涡。他的指尖泛起淡蓝色的光,仿佛有某种力量在体内流转。

系统声音响起:

“检测到宿主完成跨介质签到,符合‘海洋之子’认证条件。”

陈岸闭上双眼。

“我明白了。”他说,“这不是奖赏,而是责任。每一次签到,都是大海在告诉我该做什么。定位鲍鱼,是为了不让渔民空手而归;声呐探鱼,是为了避开暗礁;气象预判,是为了让大家平安返航。”

他睁开眼,目光投向摄像头。

“海洋养育我们长大。可我们回报了什么?倾倒废水,炸毁鱼群,焚烧珊瑚。那些以为大海不会痛的人,错了。”

馆外忽然传来汽笛声。

第一声从码头响起,接着第二艘、第三艘...几秒钟内,二十艘星际渔船同时拉响汽笛,船头的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陈岸的声音通过声呐网络传出,化作震动,顺着海底传遍全球。

“我以海洋之子的名义起誓——凡伤害海洋者,虽远必诛!”

话音落下,所有接入系统的设备屏幕骤然亮起红光。

渔政船上的值班员猛地抬头,发现声呐仪自动启动,清晰标出三条正在偷排污水的外轮位置。

南极科考站的研究员正准备关机,突然收到一段加密信号,解码后竟是一张海底排污管道的精确地图。

海南养殖基地的老渔民摸着手机,屏幕突然震动,跳出一行字:东经113.7,北纬18.2,有毒藻暴发风险,请速撤离。

全球同步响应。

陈小满紧盯数据流,手指飞快敲击键盘:“全都激活了!从北海道到开普敦,所有绑定过的设备都在转发誓言!”

周大海摘下耳机,笑了:“这下热闹了。”

洪叔走到门口,回望了一眼发光的水晶碑,只轻声说了一句:“这海,终于有了主人。”

仪式结束,人群散去。

陈岸没有离开,仍伫立在碑前。手掌贴着碑面,能感受到水流的节奏,如同心跳般沉稳。

陈小满走过来,轻声问:“接下来怎么办?”

“等。”他说,“有人会来找我。”

“谁?”

“想掌控这套系统的人。”陈岸收回手,碑中水流渐渐平息,“或者,想毁掉它的人。”

“那你怕不怕?”

“不怕。”他笑了笑,“系统认的是我,不是他们。只要我还站在海边,每天打卡,它就不会倒。”

陈小满掏出算盘,噼啪打了两下:“那我得改账本了。以后多一条支出——星际维护费。”

“随便你怎么记。”陈岸活动手腕,“先帮我泡杯茶,太空回来太渴了。”

她走向休息区,嘴里念叨:“又要喝浓的?上次你说苦得像药。”

“习惯了。”陈岸靠着碑坐下,“以前加班到凌晨,哪次不是靠茶撑着。”

话音刚落,外面传来脚步声。

一辆黑色轿车停在生态馆门口,车门打开,一名身穿灰夹克的男人下车,手里提着公文包。

他向门口守卫点头示意,走了进去。

陈岸抬头看了一眼,没动。

那人走到大厅中央,环视四周的珊瑚墙与声呐屏,最后看向陈岸。

“陈先生。”他说,“我是国家海洋科技局的张建国。”

陈岸坐在地上,并未起身,只是静静看着他。

“你们监测站昨天半夜收到一组异常信号。”张建国放下公文包,“来自月球背面。坐标和你升空前提供的数据一致。”

他顿了顿。

“我们想知道,是你发出的吗?”

陈岸没有回答,反问道:“你们查了多久?”

“三个月。”张建国说,“起初以为是干扰。后来发现,每次信号出现,全球声呐网都会短暂同步——尤其是你出现的地方。”

“所以你们今天来了?”

“是。”张建国取出一份文件,“上面让我问你——那个系统,能不能交给国家?”

馆内寂静,唯有水池泵机低鸣。

陈岸缓缓起身,拍了拍裤子。

“交给你?”他冷笑,“你知道怎么签到吗?”

“我们可以学。”张建国语气平稳,“技术人员分析了你的行动轨迹:清晨六点十五分,固定海滩,接触海水三秒以上。规律很明确。”

“规律确实清楚。”陈岸朝门口走去,“你明天早上六点去海边站一会儿,能拿到什么?”

“也许什么都没有。”张建国收起文件,“但如果我们合作,资源更多,推进更快。你一个人做不了所有事。”

“我也没想做所有事。”陈岸背对着他,“我只是不想让别人决定大海的命运。”

张建国站着不动。

“陈岸。”他忽然开口,叫住人,“你知道十年前有个海洋共生体实验项目吗?”

陈岸停下脚步。

“代号‘深蓝计划’。”张建国说,“七名志愿者接受了基因改造,试图适应深海环境。最后全部死亡。”

他盯着陈岸的背影。

“你是第八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