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海风从码头吹来,裹挟着咸腥的气息。陈岸刚把最后一筐黄鳍鲷搬上岸,裤脚还在往下滴水。

他蹲在工棚门口拧着胶鞋里的海水,手刚触到工具箱的拉链,外面便传来一阵脚步声。

“让开!我们是渔政科的!”

门被猛地推开,重重撞在墙上。一个穿着旧制服的男人站在门口,肩章有些磨损,手里攥着个牛皮纸袋,封口用回形针夹着。他身后跟着两人,一个抱着文件夹,另一个提着相机。

陈岸没起身,只抬眼看了下。他认得这人——张科长,三年前办改装船手续时打过交道。这人讲规矩,不吃硬的。

“张科长,有事?”他拍了拍手,缓缓站起身。

“你这儿有一艘船装了声呐探鱼仪,还绘制了整套船舶结构图?”张科长将纸袋放在桌上,“有人举报,说你非法获取走私船的技术资料。”

屋里顿时安静下来。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一声笑。周大海叼着烟斗走了进来,裤腿卷到膝盖,手里拎着半截缆绳。

“哟,查祖传的东西来了?”他把缆绳往地上一甩,“老陈家三代捕鱼,图纸画了几十年,你们也要管?”

张科长皱眉:“这是高精度成像图,不是什么祖传玩意儿。”

“那你说是偷的?”周大海冷笑,“要是真偷的,他能天天早上五点半准时出现在东礁滩头?你去查啊,日日都到,风吹日晒,比上班还准时。”

陈岸看了他一眼,没拦。

他弯腰打开工具箱,从最底下取出一个灰褐色的档案袋。袋子看似普通,内层却带密封条,是他昨天清晨在潮沟尽头签到时系统发放的,专防盐雾腐蚀。

当着几人的面,他将桌上的图纸和一张录音带一同塞进袋中,压紧封口。

“张科长,”他说,“这东西我可以交,但不是现在。等你们正式立案,手续齐全,我一定配合。”

张科长盯着他:“你现在不说明来源,我们有权查封设备。”

“查封可以。”陈岸点头,“但我得说清楚,这张图是我用合法设备扫出来的。昨晨五点三十七分,我在东礁滩头签到成功,系统奖励了‘高精度声波成像辅助模块’。三十天的签到记录全在设备里,随时可查。”

说完,他打开驾驶舱的平板,调出日志页面。一连串时间跳了出来,全是凌晨四五点的定位,以及仪器升级的日志。

“你不信的话,”他抬头,“今早还能再签一次。要不要跟我走一趟?就现在。”

没人应声。

周大海又开口:“张科长,全县谁不知道他起得比鸡早?要按这个算,咱们涨潮捡螺也算犯法了?”

旁边两个工作人员忍不住笑了。

张科长脸色稍缓,仍板着脸:“技术来源先不说,这图纸涉及他人船只,哪怕是你自己扫的,也得走程序。”

“程序我知道。”陈岸把档案袋收进怀里,“所以我不会交给私人,只交给正规流程。你回去报备,我会配合。”

张科长盯了他几秒,最终挥手:“行。我们会走正式程序。但在调查结束前,相关设备暂停使用。”

“没问题。”陈岸点头,“但我提醒一句,今晚洋流要变,预警系统若停摆,外海作业的船会有危险。”

“那是你的事。”张科长收好复印件,转身往外走,“不过提醒你,举报信不止一份。再出问题,就不只是停航的事了。”

门关上,脚步声渐远。

工棚重归寂静。周大海吐掉烟斗里的残渣,低声问:“真让他们查?”

陈岸走到墙角,掀开一块松动的木板,露出一个暗格。他将档案袋放进去,盖好木板,又压上一堆旧渔网。

“查不怕。”他声音低沉,“怕的是他们根本不想查清。”

“你是说...钱万三?”

“李茂盛背后是谁,你心里明白。”陈岸拍了拍手上的灰,“这录音带里,有他指使人伪造证据的声音。昨晚签到拿到的防潮袋,正好派上用场。”

周大海眯起那只独眼:“所以你刚才说的话,都是演的?”

“也不算演。”陈岸笑了笑,“我说的每句都是真的。系统奖励、签到记录、设备日志,样样可查。我只是...没把全部东西拿出来。”

周大海点点头,压低声音:“那你接下来怎么办?”

“等。”陈岸靠在墙边,“等他们正式立案,等流程启动。到时候,这份证据就能光明正大交出去。”

“可要是他们一直不立案呢?”

“那就得有人推一把。”陈岸眼神沉了沉,“李茂盛最近常去码头那边的红灯区,总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