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客厅暖黄的灯光漫过地毯,将乐高积木的彩色颗粒映得格外鲜亮。

那隽盘坐在软垫上,指尖捏着一块蓝色积木,正耐心地帮小卓越搭建“城堡的塔楼”。

在听到嫂子的声音后,连忙抬头看向沈琳说道,

“没事儿,嫂子,你和我哥快去接他吧,我也想要认识认识嫂子的这位干弟弟。”

这话可不是客套,那隽此刻说的还真就是真心话,

当初,沈琳和那伟结婚的时候,那隽学业正忙碌,因此没能参加他们的婚礼,也没能见过参加婚礼的千阙,

而如今,在偌大的京城里,那隽的社交圈窄得像根绣花针,他的朋友不能说寥寥无几吧,也可以说几乎没有,

作为互联网大厂的程序员,那隽的生活几乎被“007”三个字填满,

所谓的“007”就是零点上班,零点下班,一周七天连轴转,

而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也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把那隽所有社交时间都挤压得干干净净。

办公室、出租屋、便利店,三点一线的生活里,除了代码和需求文档,几乎没有其他色彩。

更何况,那隽本就不是擅长交际的性子,内向寡言是刻在骨子里的特质,

加上过于追求效率的性格,也让他很难和人建立深度的情感联结。

就像原剧情里,他会直白地批评女友李晓悦“穿汉服爬山纯粹是浪费时间”,

并非恶意,只是在他的认知里,所有不能产生实际价值的行为都毫无意义,

却没想过,那份浪漫与仪式感对别人而言的重要性,这种对别人生活方式不自觉的排斥,才使得他和周围人的距离悄然拉远。

哪怕是那隽当年在京大和青滑的同窗,这些本该是人生重要人脉的人,他也只是在课堂上、考试中与他们短暂交集。

课后别人聚餐唱K、结伴出游时,他要么泡在图书馆,要么已经开始琢磨兼职项目,从没想过要主动维系同学间的关系。

毕业至今,那些同学的联系方式大多躺在通讯录里,成了逢年过节才会群发祝福的“陌生人”。

而如今的那隽,还没成为同事口中那个比“卷王”还要卷的“卷神”——“那神”。

刚转正不久的他,虽然已经显露出“卷王”的潜质,每天在办公室永远最后一个走,

周末也会主动申请加班处理bug,同时,又对自己的代码质量要求到苛刻,但还远没到日后那种拼命到不顾身体的程度。

如今,在他的心底深处,其实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渴望,

渴望能有几个聊得来的朋友,能在疲惫时有人说说话,而不是永远对着冰冷的电脑屏幕。

他原本以为,这个“朋友名额”会留给嫂子的亲弟弟沈磊,可沈磊的性格实在是太不对那隽的胃口了,

这几年相处下来,沈磊那种得过且过、毫无上进心的模样,实在让那隽提不起和他交朋友兴致。

而且依那隽的直觉来看,沈磊和他如今的老婆谢美蓝,根本不是一路人。

沈磊安于现状,满足于一份安稳的工作,对未来没有任何规划;

而谢美蓝,虽然如今表面上和沈磊浓情蜜意,处处透着小女人的温柔,

但那隽却从她偶尔掠过的眼神里,捕捉到了和自己如出一辙的东西,那就是对金钱的执着,以及想要跨越阶级的野心。

只不过,这份执着和野心,完全被如今她和沈磊的浓情蜜意给掩盖住了,

或许是同性相斥,又或许是彼此的心思太过通透,那隽和谢美蓝虽然认识了好几年,却始终隔着一层无形的墙。

第一次见面时,两人不过是客气地互相问了声好,之后便再无交流。

那隽对自己看不上的沈磊,逢年过节还会例行公事地发去祝福;

可对谢美蓝,他连微信都没加过,不是忘记,而是潜意识里的抗拒。

谢美蓝那边也相差无几,她性格虽然不如那隽敏感,但第一次见面时,她就隐隐察觉到了那隽眼底的疏离与成见。

而在她看来,那隽不过是老公姐姐的小叔子,本就没什么必要深交。

既然对方不待见自己,她也没必要热脸贴冷屁股,索性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之后再见面,也没给过那隽好脸色。

因此,如今的那隽还是挺期待千阙这位高材生能否对上自己的电波,也不知道自己和他能不能成为好朋友。

随后,沈琳便让餐桌旁的那伟脱下身上的围裙,她和那伟从楼上下来,去帮在楼下等着的千阙拿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