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 > 第21章 钢铁炼狱:轰炸与坚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章 钢铁炼狱:轰炸与坚守

1950年11月7日,云山地区的天空阴沉得可怕。林文澜在黎明时分就感到不安,这种天气虽然不利于美军空中侦察,但更可能预示着大规模空袭。

命令各部队立即疏散重型装备,加强伪装。林文澜在早餐时对周志宏说,我总觉得今天美军会有所动作。

上午8时,防空观察哨突然传来紧急报告:发现大批b-29轰炸机群,方位东南,高度约5000米!

林文澜立即冲出指挥所,举起望远镜。只见天边出现数十个黑点,如同死亡的乌云向云山阵地压来。

立即发布空袭警报!所有人员进入防空洞!他声嘶力竭地大喊。

但为时已晚。第一批b-29已经进入投弹航线,沉重的航空炸弹如雨点般落下。每颗炸弹都带着刺耳的呼啸声,接着是震天动地的爆炸。

轰!轰!轰!

1000磅重的航空炸弹在阵地上炸开,巨大的冲击波将整片土地翻了个底朝天。刚刚缴获的美式火炮被炸成碎片,坦克被掀翻在地,临时搭建的营房瞬间化为灰烬。

报告司令员!38军坦克团遭重创!通讯兵冒着炮火冲进指挥所,十二辆坦克被直接命中!

林文澜脸色铁青:命令所有单位,没有我的命令不准还击!保存实力!

第二轮轰炸接踵而至。这次美军投下了燃烧弹,整个云山地区顿时陷入一片火海。浓烟遮天蔽日,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焦糊的气味。

邱清泉在防炮洞里心急如焚:我的坦克!我的坦克啊!

军长,不能出去!参谋死死拉住他,外面已经是火海了!

第三轮轰炸最为致命。美军使用了新型的凝固汽油弹,粘稠的燃烧剂附着在一切物体上猛烈燃烧,许多来不及进入防空洞的战士被活活烧死。

空袭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当最后一批轰炸机离去时,云山阵地已经面目全非。曾经整齐的炮兵阵地现在只剩下扭曲的金属残骸,坦克团的装备损失过半。

林文澜走出指挥所,看到的是一片惨状。战士们正在奋力扑灭大火,抢救伤员。医疗队穿梭在废墟间,但很多伤员因为烧伤过重,已经无法挽救。

立即统计伤亡和损失。林文澜的声音沙哑,特别是技术兵种的损失情况。

下午2时,初步统计结果出来:阵亡官兵1200余人,重伤800多人;损失坦克41辆,各类火炮68门,车辆130余辆。最严重的是,刚刚缴获的美式重炮几乎全部被毁。

司令员,38军坦克团基本失去战斗力。邱清泉红着眼睛报告,能够动用的坦克只剩下17辆。

郑洞国也汇报了39军的情况:我们的炮兵损失三分之二,弹药库被击中,库存炮弹全部被毁。

周志宏拿着损失报告,手在微微发抖:司令员,这样规模的损失,我们可能不得不后撤。

林文澜沉默良久,突然一拳砸在桌上:不!我们不能撤!一撤就会全线崩溃!命令部队,立即转入防御,构筑坚固工事!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坚毅:美军很快就会地面进攻。我们要让他们知道,志愿军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果然,下午4时,美骑1师在空袭后发起了地面进攻。但令他们惊讶的是,他们遭遇了顽强的抵抗。

告诉战士们,节约弹药,放近了打!林文澜亲临一线指挥。

凭借着残存的火炮和精准的射击,第13兵团打退了美军第一次进攻。但所有人都明白,这只是开始。

夜幕降临时,林文澜召开了紧急作战会议。

现在的形势很明确,他开门见山地说,我们失去了机动能力和火力优势,只能转入阵地防御。

但是司令员,吴克华担忧地说,我们的弹药储备只够支撑三天。

林文澜沉思片刻:立即组织运输队,向志愿军司令部请求补给。同时,命令工兵部队连夜修筑地下工事。

这一夜,云山阵地上响起了密集的施工声。战士们用简单的工具,在冻土上挖掘战壕和防炮洞。林文澜亲自到各个阵地检查工事质量。

防炮洞要再加深一米,他对工兵团长说,顶部要用圆木加固,至少要能承受直接命中。

凌晨时分,侦察兵报告美军正在调集更多兵力。林文澜知道,第二天将是一场恶战。

11月8日,天刚蒙蒙亮,美军的炮击就开始了。这次他们没有使用重型轰炸机,而是用炮兵进行精准打击。

注意防炮!各阵地指挥官高声呼喊。

战士们躲在新修的防炮洞里,感受着大地的震动。有些防炮洞被直接命中,里面的战士全部牺牲。

炮击结束后,美军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发起进攻。与往常不同,这次他们采取了更谨慎的战术,步步为营。

放他们进入手榴弹投掷距离!林文澜在前沿阵地下令。

当美军接近到50米时,阵地上突然飞出无数手榴弹。接着,战士们跃出战壕,与美军展开白刃战。

惨烈的肉搏战在阵地上演。刺刀的碰撞声、呐喊声、惨叫声响成一片。林文澜也拔出手枪,亲自参加战斗。

司令员,危险!警卫员想要拦住他。

让开!林文澜推开警卫员,现在是拼命的时候!

在他的带领下,战士们士气大振,终于打退了美军的进攻。但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许多阵地只剩下寥寥数人。

傍晚,林文澜巡视阵地时,看到一个年轻的战士正在擦拭牺牲战友的遗物。

多大了?林文澜问。

十八岁,司令员。战士立正回答。

林文澜拍拍他的肩膀:好好活着,替牺牲的战友们看到胜利的那一天。

当晚,补给终于送到。虽然数量有限,但至少缓解了燃眉之急。林文澜将大部分弹药分配给了一线部队。

告诉大家,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他对各级指挥员说,只要我们坚持下去,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深夜,林文澜独自站在指挥所外,望着对面美军的营地灯光。他知道,这场对峙才刚刚开始,但只要还有一个战士在,云山阵地就永远不会丢失。

远处,美军的探照灯在阵地上来回扫射。林文澜深吸一口寒冷的空气,转身走回指挥所。明天,还有更残酷的战斗在等待着他和他的战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