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生70,我带着糙汉变首富 > 第172章 王大吉凉茶拓新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时的京城。

清璞阁京城店里檀香缭绕。

秦婉宜正指挥店员将一件件古董珠宝小心翼翼地摆进展柜,清代翡翠手镯泛着温润的光,明代玉簪的雕花纹路在灵泉水养护下更显细腻,珍珠手链串得规整,每一颗都透着内敛的亮。

钟清清刚从鹏城风尘仆仆赶回,拎着的行李箱还沾着特区的尘土,一进门就直奔展柜:“婉宜,青花瓶摆好了吗?苏富比的李先生那边有没有动静?”

“早就按你说的,单独设了展柜,灯光调的45度斜射,”秦婉宜递过一杯温水,“李先生昨天特意来电,说今天上午会带几位香港富商过来,专门看那只清代青花瓶。”

钟清清嘴角扬起笑意,她从行李箱里拿出两罐灵茶,递给店员:“这是我制作的茶,一会儿李先生他们来,就泡这个招待,,也能让他们感受咱们的特色。”

说着,她走到青花瓶展柜前,指尖隔着玻璃轻轻拂过——灵泉水浸润过的瓷面,釉色亮而不燥,连笔触间的细微纹路都清晰可见,比刚收来时品相好了不止一档。

上午十点,苏富比的李先生带着三位富商走进清璞阁。

他穿件黑色西装,戴着金丝眼镜,手里攥着放大镜,一进门目光就被青花瓶吸引:“钟小姐,这青花瓶果然名不虚传!清代中期的官窑品相,釉色温润,包浆自然,比我预想的还好!”

钟清清笑着递上灵茶:“李先生,各位先生,先尝尝我们的古法灵茶,慢慢品鉴。这青花瓶是我从港城淘来的,用独家古法养护过,才保得住这般品相。”

一位戴珍珠项链的张太太抿了口茶,眼睛一亮:“这茶香气醇厚,回甘悠长,比我在香港喝的顶级普洱还顺口!钟小姐,这青花瓶打算怎么出手?要是价格合适,我想收下来当传家宝。”

“这次先参展,看看市场反响,”钟清清从容回应,“后续如果有拍卖计划,肯定优先跟苏富比合作。我在港城买了别墅和地块,以后清璞阁的海外货源对接、古董运输,都能在那边周转,李先生以后有好客户,咱们随时可以联动。”

李先生点点头,拿起放大镜仔细端详青花瓶:“港城作为海外据点再合适不过,我那边有不少客户专收清代瓷器玉器,等珠宝展结束,我帮你牵线。”几人围着展品聊了近一个小时,张太太当场预定了一对灵泉水养的珍珠耳环,约定珠宝展后付款提货。

送走李先生一行,秦婉宜兴奋地说:“清清,这几位都是香港的顶级藏家,能拿下张太太的订单,后续肯定能带动更多生意!羊城分店的十件展品已经在路上了,下周就能到。”

“珠宝展是咱们打开高端市场的关键,不能马虎,”钟清清叮嘱道,“展品的安保、灯光、解说词都要再核对一遍,VIp客户的接待流程也得细化,灵茶和小点心都要备足。”

正说着,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是鹏城总厂打来的。

钟清清接起电话,张婶沉稳的声音传来:“清清,告诉你个好消息!凉茶量产一个月,已经卖出八万瓶了!鹏城本地的小卖部都卖断货了,羊城、深圳的分销商都来催货,我这边正加班加点生产呢!”

“张厂长,辛苦你了!”钟清清笑着回应,特意加重了“厂长”二字,“产能能跟上吗?原料供应没问题吧?”

张婶听着这称呼,还有点不好意思。

“放心!我跟周边农户签了长期供货协议,甘草、金银花这些草药管够,工人也加了班,月产能能提到十五万瓶,”

张婶顿了顿,“就是咱们的凉茶还没个响亮的口号,分销商都说不好推广,你能不能想一个?”

钟清清心里一动,现代“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口号家喻户晓,放在现在既接地气又好记。

她沉吟片刻:“就叫‘怕上火,喝王大吉’!简单好记,还能点出凉茶清热解腻的功效,你让印刷厂赶紧把口号印在包装上,后续推广就用这个。”

“怕上火,喝王大吉!”张婶在电话那头重复了一遍,“好!这个口号好记又管用!我这就安排下去!”

挂了电话,秦婉宜笑着说:“这个口号确实接地气,比‘清热解腻凉茶’好推广多了!以后大家一想到上火,就会想到咱们的王大吉。”

“不仅要口号响,还要渠道广,”钟清清坐在办公桌前,翻开港城资产台账,“港城的地块工程也在推进,等鹏城的商铺楼建好,王大吉凉茶就能通过港城的仓库,卖到东南亚去。”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打算让周伟在鹏城多对接几个物流商,以后凉茶出口,从鹏城生产,经港城报关,能省不少时间和成本。

张厂长那边,让她盯着产能和质量,原料一定要严格把关,配比不能出错,保证每一瓶王大吉都口感一致。”

下午,钟清清去京城新厂视察。

姜国栋正在车间里跟工人讨论王大吉凉茶的包装改进:“现在的玻璃瓶太重,运输破损率高,我想换成易拉罐,既轻便又耐用,还能印上‘怕上火,喝王大吉’的口号。”

“这个想法好,”钟清清点头赞同,“易拉罐成本虽然比玻璃瓶高一点,但运输成本能降低30%,还能提升品牌形象。

你跟供应商对接,尽快出样品,争取下个月就能换上新包装。”

她走到生产线旁,拿起一瓶刚灌装的王大吉凉茶,拧开尝了一口——清冽的草药香混合着淡淡的回甘,配比恰到好处,比试产时口感更稳定。和前世喝的一模一样!

“对了,港城的周先生来电,说想代理王大吉凉茶的香港分销权,”

姜国栋递过一份电报,“他说香港天气湿热,大家都爱喝凉茶,咱们的产品口感好,口号响,肯定能打开市场。”

“这是个好机会,”钟清清眼睛亮了,“让周先生先拿五千瓶试销,按批发价给她,卖得好再签长期协议。

港城是国际窗口,只要站稳脚跟,后续辐射东南亚就容易多了。”

傍晚回到四合院,玄墨蹲在门口蹭她的裤腿,喉咙里发出“呼噜”声。

张婶从鹏城寄来的腊肠和笋干摆在桌上,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钟清清坐在廊下,看着院子里灵泉水养的金鱼游得欢快,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下个月的全国珠宝展要一炮打响,王大吉凉茶的新包装要进快落地,港城的分销渠道要打通,鹏城的工地要按计划推进。

她翻开笔记本,写下“资产布局”:清璞阁(高端珠宝古董)、王大吉凉茶(大众快消)、港城别墅地块(海外据点+资产增值)、黄金收藏(风险兜底)、羊城鹏城楼房、京城四合院(稳定现金流)。

每一项都相互支撑,形成了“实业+不动产+收藏”的多元格局。

夜色渐深,四合院的灯亮了起来。

钟清清知道,珠宝展和王大吉凉茶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只要这两步走稳,就能打开高端和大众两个市场,再加上港城、鹏城的资产布局,她的商业版图就能稳步扩张。

钟清清又盘算着流动资金,想到沪市的房产还没布局。

这个事情要提上日程了,当个大事办了!

于是她又在自己的备忘录写下:沪市洋房+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