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洪武二十六年的夏天,对大明朝而言,是一个被喜悦与丰收充盈的季节。

先是各地夏收的捷报如雪片般飞入京城。户部衙门里,算盘声终日不绝,主事官员们脸上都带着难以置信的欣喜。

根据初步统计,今年试用新稻种的地区,早稻产量普遍比往年提高了三成以上,个别施用化肥的试验田,产量更是翻了一番还不止。

陛下,江西布政使司来报,南昌府三十六县,平均亩产较去年增加四成!

浙江急递,杭嘉湖平原产量大增,百姓争相询问晚稻种子何时发放!

湖广熟,天下足。今年湖广的收成,足以支撑半壁江山!

一份份奏报被送到朱元璋的御案前。

这位自去年来因太子朱标早逝而难得展颜的帝王,近来眉宇间的阴郁终于消散了不少,嘴角时常挂着淡淡的笑意。

他甚至破天荒地在谨身殿与几位重臣闲话时,提起了年少时家乡凤阳的收成,感慨道:若是当年有这样的收成,咱情愿做一辈子顺民……话未说完,便止住了,但众臣都能体会到这位布衣天子内心深处的欣慰。

朝野上下,沉浸在一片难得的祥和喜悦之中。各地官府对新种子和化肥无不交口称赞,请求增拨晚稻种子和化肥的文书堆满了户部的案头。

然而,更大的喜悦还在后面。

这日早朝,奉天殿内香烟袅袅。当值太监高声宣唱后,朱元璋罕见地没有立即让群臣奏事,而是亲自拿起一份军报,缓缓站起身。满朝文武顿时屏息凝神,所有人都知道,这必定是来自北征大军的消息。

朱元璋的声音洪亮而激动,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刚刚接到太子从色楞格河畔发来的捷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下群臣,脸上的笑容再也抑制不住,嘴角几乎要咧到耳根:

色楞格河畔一战,我军大获全胜!全歼瓦剌主力,歼敌二万三千四百五十一人,阵斩瓦剌太师乌格齐哈什哈!俘获北元大汗恩克以下贵族一百四十七人!俘获瓦剌部众十一万余人!缴获牛羊马匹,不计其数!

殿中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随即爆发出热烈的议论声。老将军们面面相觑,文官们交头接耳,所有人都被这惊人的战果震撼了。

朱元璋抬手压下议论,声音更加高昂:而我大明王师,此战仅阵亡五人,伤九十三人!此战过后,北元彻底消亡,草原再无兵戈!太子不日即将班师回朝!

陛下圣明!太子殿下千岁!以李景隆为首的武将率先跪拜祝贺,文官们也纷纷跟上,山呼海啸般的恭贺声响彻奉天殿。

太子用兵如神,实乃国之柱石!

此乃陛下洪福,天佑大明!

北疆永靖,天下太平啊!

朱元璋听着群臣的赞颂,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这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横扫群雄、一统天下的峥嵘岁月。

散朝后,王卓正准备随众臣退出,却被太监悄悄留住:王大人,陛下在谨身殿等候。

谨身殿内,朱元璋已经换下了朝服,穿着一身常服,正站在巨大的漠北地图前沉思。见王卓进来,他转身笑道:王卓啊,老四这回可真是给咱长脸了。

太子殿下英明神武,陛下洪福齐天。王卓恭敬回道。

朱元璋摆摆手,走到御案前,拿起另一份密奏:老四在军报里还说,他们东大军事教官的指导下,在色楞格河畔平整好了一块地,说是叫什么简易机场,连坐标都发来了。他想让你去一趟,处理那些缴获的牛羊马匹,再给军队补充些油料。

王卓闻言,立即明白了朱棣的用意。那数十万头缴获的牛羊马匹既是财富也是负担,而前线部队的燃油补给也确实需要补充。

臣遵旨。不知陛下希望如何处理这些牛羊?

你看着办吧,朱元璋显得很大度,能用这些牛羊马匹换些化肥就再好不过了。重要的是要把前线的将士们照顾好。

臣明白。王卓点头。这种跨时空的物资调配对他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无非是再做一回时空快递员。

朱元璋沉吟片刻,又道:等这件事办完,就该安排皇子皇孙们去东大留学的事了。你提前准备一下,等老四班师回朝,咱们就着手办理。

是,陛下。东大那边已经做好了接收准备。

第二天,一架运-20大型运输机从金陵郊外的秘密机场腾空而起,向着西北方向飞去。机舱内,王卓看着下方渐渐远去的金陵城,心中感慨万千。

从最初战战兢兢地来到这个时代,到现在能够调动大型运输机直飞前线,不过短短一年时间,这个古老的帝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