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星途逆旅:命运的无尽交响 > 第359章 遗族回响,摇篮微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9章 遗族回响,摇篮微光

“巡夜者”侦察小组在“碎星带”的发现,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在“新生基地”内部激起了新的涟漪。一个失落文明——“启明遗族”的信号残留,其意义远不止于考古价值。在联盟面临多方威胁、急需提升自身实力的当下,任何可能蕴含远古知识或技术的线索都至关重要。

伊娜派出的专家团队搭乘高速穿梭艇,在“巡夜者”小组的远程掩护下,悄然抵达了“巨神兵”残骸区域。近距离的扫描确认了信号的来源——并非生命迹象,而是源自残骸深处一个相对完好的、被层层金属结构保护的封闭舱室。信号是一种低功耗的周期性定位信标,其能量特征与记载中的“启明遗族”能源技术高度吻合。

“舱室结构稳定,外部无明显损伤,但入口被某种能量锁封闭。”考古团队的首席,一位名叫莉亚娜的灵漪族历史学家,通过加密频道汇报,“信标模式显示它处于最低功耗的‘等待唤醒’状态。根据我们对‘启明遗族’有限的了解,这种模式通常用于……时间胶囊、紧急避难所,或者……知识储藏库。”

时间胶囊?知识储藏库?这个可能性让指挥中心的伊娜和凯登精神一振。

“能否在不破坏结构的前提下打开它?”伊娜询问随行的工程专家。

“需要时间分析能量锁的机制。强行破解风险很高,可能触发自毁程序。”工程专家回应,“但它的能量水平很低,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用温和的、同频的能量波动去‘叩门’?如果里面真的有智能系统或预设程序,或许会回应。”

方案被批准。工程专家们小心翼翼地调试着便携式能量发生器,尝试模拟出与信标同源的、极其微弱的能量涟漪,如同轻柔的敲门声,一遍遍拂过那封闭的能量锁。

过程持续了数个小时时,就在众人几乎要放弃时,能量锁表面流淌的光芒突然发生了变化!原本规律循环的光纹停滞了一瞬,随即如同解开的绳结般,以复杂的顺序迅速黯淡、消散。厚重的舱门伴随着一声沉闷的、仿佛积攒了万古尘埃的叹息,缓缓向内滑开了一道缝隙。

没有预想中的陷阱或危险。舱室内一片黑暗,只有空气循环系统启动时发出的微弱嘶鸣。探测机器人率先进入,传回的影像显示内部空间不大,陈设简洁,中心是一个覆盖着厚厚灰尘的控制台,控制台上方悬浮着一个拳头大小、散发着柔和白光的菱形水晶。

那周期性信号,正是由这块水晶发出的。

莉亚娜穿着防护服,在队友的警戒下,小心翼翼地走进舱室。她靠近控制台,发现上面蚀刻着“启明遗族”特有的、流畅而充满美感的文字。凭借着她对古文字的研究,她勉强辨认出了几个关键词:

“……最终避难协议……‘方舟’计划……火种保存……‘摇篮’守望者……”

方舟!摇篮!

这两个词让莉亚娜的心跳骤然加速!这与他们正在追寻的“方舟之钥”以及紫月感知到的“生命摇篮”竟然产生了关联!

她尝试与悬浮的水晶建立联系。当她戴着特制感应手套的手轻轻触碰水晶表面时,一股温和而庞大的信息流瞬间涌入她的脑海!并非攻击,而是一种……传承。

影像、声音、数据……关于“启明遗族”的片段历史,关于他们为何建造“方舟”,关于一场席卷星河的、名为“虚无之潮”的远古灾难,以及……关于“生命摇篮”的模糊记载。

信息显示,“启明遗族”并非“生命摇篮”的创造者,而是如同联盟一样,是“摇篮”中孕育的无数文明之一。他们在“虚无之潮”来临前,倾尽全族之力建造了“方舟”,试图保存文明的火种,逃离毁灭。这块水晶,是某个“方舟”的导航信标或者……钥匙碎片的一部分?信息在此处有些模糊。

而关于“摇篮”,信息中只有一段充满敬畏的描述:“……那是万物的起源与归宿,是生命意志对抗终极熵增的奇迹壁垒,其守护者超然物外,观测万古,只在文明存亡的极限时刻,或许会投下……一丝微光。”

守护者?观测万古?这描述……与“白影”何其相似!难道“白影”就是“生命摇篮”的守护者之一?

信息流结束后,那块菱形水晶的光芒迅速黯淡下去,最终彻底熄灭,仿佛耗尽了最后一丝能量,化作了了一块普通的、透明的晶体。它存在的意义,似乎就是为了将这跨越了漫长岁月的警告与希望,传递给后来的、同样面临危机的文明。

莉亚娜带着震撼与沉重的心情,取下了那块失去活性的水晶,以及控制台内一块保存完好的数据存储核心。这是“启明遗族”留给后来者的遗产,也是联盟拼图中至关重要的一块。

---

就在“碎星带”取得突破性发现的同时,“新生基地”内部,“寻钥”计划也迎来了新的进展。

艾拉团队利用从“启明遗族”水晶中获取的、关于“方舟”能量结构的零星信息,与他们之前破译的“钥匙”碎片“信息封装”结构进行对比,发现了两者之间惊人的相似性!虽然技术细节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的“秩序压缩”与“权限锁定”哲学如出一辙!

这证实了他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方舟之钥”碎片所使用的技术,很可能源于“启明遗族”甚至更早的、与“生命摇篮”相关的某个古老文明体系!

借助这个新的参照系,团队对“基底态”能量波动的解析速度大大加快。他们成功地构建出了一个更加完善的数学模型,能够更精确地描述碎片在“封装”状态下的能量特征。虽然距离完全理解乃至逆转这个过程还很遥远,但他们已经能够设计出一种新的探测滤波器,可以更有效地区分“基底态”碎片与宇宙背景噪音。

而紫月感知到的“生命摇篮”——那棵扎根虚空的白色光树意象,虽然依旧神秘,但却与“启明遗族”信息中描述的“奇迹壁垒”相互印证,为联盟勾勒出了一个更加宏大的宇宙图景。他们并非孤独地挣扎,而是身处一个孕育了无数文明的、名为“摇篮”的宏大体系之中,尽管这个体系的“守护者”可能冷漠而遥远。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隐隐指向同一个方向——理解“方舟”,找到“钥匙”,或许不仅能对抗归墟,甚至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触及到“生命摇篮”的秘密,从而在“白影”这类存在的审视下,为自身文明争取到真正的独立与未来。

基地在“潜渊”中获得的成长是全面的。新式舰船逐渐形成战斗力,士兵们在模拟对抗中愈发坚韧,内部凝聚力空前。一股沉静而自信的力量,正在联盟内部悄然滋生。

然而,宇宙的黑暗森林法则从未改变。就在联盟专注于自身提升,并为新发现而振奋时,遥远的星空深处,一股熟悉的、令人窒息的毁灭意志,再次开始了躁动。

归墟,这个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古老噩梦,似乎并未忘记它的目标。在联盟未能察觉的阴影角落,更多的“影裔”如同无形的孢子,借助宇宙尘埃和引力涟漪,向着联盟控制星域的外围,开始了新一轮、更加隐蔽的渗透。

而这一次,它们的目标似乎更加明确——不仅仅是制造混乱和“蜕变”,更像是……在寻找着什么。寻找着那曾经在“尘埃之环”和“避风港”出现过的、让它们的主人都为之悸动的……“基石”的波动。

潜渊的宁静,即将被打破。初燃的薪火,能否抵挡住来自深渊的又一次寒潮?

答案,藏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