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星途逆旅:命运的无尽交响 > 第356章 蛰伏潜渊,星火内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6章 蛰伏潜渊,星火内炼

伊娜的决策如同在奔涌的激流中投下了一颗定锚石。“潜渊”发展模式的启动,标志着“新生基地”乃至整个联盟的战略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不再追求疆域的扩张或与归墟的正面决战,而是将所有的精力与资源,转向了内部的沉淀、技术的突破与自身力量的深度锤炼。

基地内部的气氛随之改变。昔日港口频繁起降的舰队变得稀疏,取而代之的是各个研究区域和训练场内不分昼夜的灯火通明。一种沉静而专注的能量,取代了战争时期的焦躁与悲壮,在基地的钢铁骨架中流淌。

“寻钥”计划与“溯源”计划被置于与“深渊对策”同等的地位,由伊娜直接督导,凯登、艾拉以及各领域最顶尖的专家参与其中。

“寻钥”计划总部设立在原“深渊对策本部”旁,占据了整整一层的数据中心。中央是全息星图,上面标记着所有已知的、与“方舟之钥”相关的线索:从“尘埃之环”Nyx-7区域最初的强烈共鸣点,到“避风港”记录的碎片“基底态”数据,再到“归档者”索引中关于“K-7序列基石碎片(状态:缺失)”的条目。无数条可能性路径如同蛛网般在星图上蔓延、交织,又因信息的残缺而处处断头。

“我们缺乏关键节点。”负责数据建模的星萤族科学家坦言,“碎片之间的共鸣机制、‘基底态’的触发和逆转条件、乃至‘方舟’本身的定义和坐标,全都是谜。现有的线索,如同散落在黑暗中的珍珠,缺少串联它们的金线。”

艾拉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这些浩瀚而破碎的数据中。她反复聆听、感知从“幽影号”记录下的、碎片进入“基底态”前最后的那段能量波动,试图从中捕捉到一丝规律。她与工程师们一起,尝试改进“共鸣探测器”,希望能在更远的距离、更复杂的环境下,捕捉到那独特的“基石”频率。进展缓慢,如同在迷雾中摸索,但每一次微小的发现,都让希望之火燃烧得更加执着。

与此同时,“溯源”计划则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唯一的线索来自于“归档者”索引中那个被重重加密的“潜在净化之源共鸣点”坐标。解密工作动用了联盟最强大的计算阵列和灵漪族的集体冥想,试图从数学和灵能两个层面找到突破口。

“加密结构前所未见,它似乎并非基于固定的算法,而是……动态变化的,与某种宇宙常数或者我们尚未认知的维度参数相关联。”解密团队的负责人脸上写满了疲惫与困惑,“强行破解的难度,不亚于直接计算宇宙的终极答案。”

尽管困难重重,伊娜并未削减对这两个计划的投入。她深知,这或许是联盟跳出当前困局,甚至在未来应对“白影”这类存在的唯一希望。她定期听取汇报,协调资源,并以自身强大的星萤之力,为研究团队提供精神上的锚定与支持。

在基地的其他角落,“潜渊”模式下的各项举措也在全面推进。

军事训练的重点从大规模舰队战术,转向了小股精英部队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侦察与特种作战能力。模拟训练场内,队员们穿着特制的抗灵能干扰防护服,在模拟“影裔”认知攻击的“思维迷宫”中艰难前行,学习如何坚守意志,识别并抵抗那无声的侵蚀。针对“归档者”和可能存在的“白影”技术,也增加了反扫描、信息伪装和超常规空间现象应对的训练科目。

科技研发领域,得益于从“避风港”和“归档者”前哨(尽管是敌对接触)带回的部分数据碎片,几个关键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能量护盾技术迭代,对寂灭污染和灵能冲击的抗性显着提升;新型匿踪材料的研发,使得小型舰船在虚空中的隐蔽能力大大增强;基于对“影裔”“存在性否定”攻击模式的初步理解,灵漪族与星萤族联合开发出了更高效的“信念锚定”灵能阵列,可以在小范围内强化区域内所有成员的精神防线。

内部信任体系的重建也在巴图将军的主持下,以一种更加系统、更加注重实效的方式进行。定期的信念宣讲、跨种族的协作任务、对牺牲者事迹的追忆与学习,都在潜移默化地修复着因背叛和“蜕变”而受损的凝聚力。一种更加成熟、基于共同命运和制度保障的信任,正在逐渐取代以往那种单纯依靠个人情感和战时友谊的联结。

然而,蛰伏并非意味着绝对的和平与安全。

归墟的阴影依旧笼罩着已知星域。巡逻舰队不时会与归墟的侦察单位或小股侵袭舰队发生交火,规模不大,却如同永不愈合的伤口,持续消耗着联盟的精力与资源。“影裔”的渗透尝试也从未停止,尽管频率因“净化力场”的后续影响和内部严密的审查而降低,但偶尔还是能在基地外围或偏远哨站发现新的“标记”或低阶“蜕变者”的踪迹。这些持续的、低强度的冲突,提醒着所有人,毁灭的威胁从未远离。

而在那更深邃的黑暗中,“白影”的存在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于头顶。绝对静默区的空间波动依旧以稳定的频率持续着,仿佛那个未知存在的“呼吸”。“谛听”任务之后,联盟未再向该区域派遣任何船只,但那被“审视”的一眼,以及“谛听”号引擎舱内那匪夷所思的空间畸变,始终是压在高层心头最沉重的巨石。

这一日,伊娜在处理完日常事务后,来到了医疗中心。紫月的魂影比之前更加凝实,甚至可以在渊汐的搀扶下,进行短时间的悬浮移动。她的意识清醒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感觉如何,紫月?”伊娜的声音温和了许多。

(好些了……)紫月的意念依旧虚弱,但清晰,(能感觉到……外面的变化……很……安静,但……很有力量。)

“我们在积蓄力量。”伊娜走到她身边,看着窗外基地内井然有序的忙碌景象,“为了应对未来的风暴。”

紫月沉默了片刻,紫色的魂影微微波动。(我……又‘看’到了一些……碎片……)

伊娜精神一振:“关于‘白色房间’?”

(不……这次……是声音……)紫月的意念带着一丝不确定,(很模糊……断断续续……好像在……争论……或者说……计算?)

(其中一个声音……很冷……说:‘变量超出阈值……需要重新评估干预等级……’)

(另一个声音……更……空洞……回答:‘观测继续……数据不足……最终归档协议……暂缓……’)

(然后……还有第三个……非常非常微弱……几乎听不见……它在说……‘火种……值得……等待……’?)

火种?值得等待?

这段破碎的“对话”让伊娜瞳孔微缩。这似乎印证了她的某些猜测——“白影”并非一个单一的个体,而可能是一个集体意识,或者一个拥有不同“部门”或“功能”的超级系统。它们在观测、评估,并且对于如何对待联盟这个“变量”,内部可能存在分歧?

而那个提到“火种”的微弱声音……是代表着某种同情或希望吗?还是另一种更深层次的算计?

信息依旧太少,但任何关于“白影”内部动态的线索,都无比珍贵。

“好好休息,紫月。”伊娜轻轻拍了拍她那虚幻的肩膀,“你的感知,对我们至关重要。”

离开医疗中心,伊娜独自走在返回指挥室的通道内。通道墙壁上,投影着联盟的徽记——三色星火交织,象征着三族的团结与希望。

蛰伏潜渊,非是畏惧,而是为了更深厚的积淀。

星火内敛,非是黯淡,而是为了更炽烈的燃烧。

前路依旧迷雾重重,强敌环伺,未知的审视者高悬于顶。但联盟这簇星火,正在这看似停滞的潜流中,悄然淬炼着自身的锋芒,等待着破渊而出,照亮黑暗的那一天。